第二十一章

换源:

  改命之始,新途开启

电梯的金属壁映照出许凌眼底的冷光。

他用手指在领带夹侧面轻轻敲了三下,眼镜片立刻将贺宇发来的加密文件投射到视网膜上——七家竞争对手昨夜在云顶会所秘密结盟的监控录像正静静地躺在邮箱加密区。

“许总,三号会议室。”前台姑娘捧着咖啡迎上来,杯底压着一张对折的便签。

许凌用无名指划过纸面,隐形墨水遇热显露出黑色坐标:东经12147,北纬3123。

这是他们上个月在崇明岛埋下的时间胶囊的位置。

贺宇已经在对着全息沙盘调整参数,李总带来的六位产业顾问正在破解商会数据库。

“他们封锁了建材运输线。”李总把平板推过来,屏幕上是十七辆卡车在跨海大桥排队安检的实时画面,“陈明德动用了海关的老关系。”

许凌解开西装扣子,袖口擦过沙盘感应区。

原本停滞的物流网络突然在虚拟地图上重新流动起来,红色封锁线被二十三条蓝色支流冲得七零八落。

“还记得上个月收购的航运公司吗?”他调出三十艘标注着水产运输的货轮定位,“每艘船的底舱都预留了标准集装箱卡位。”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贺宇突然笑出声来,把三台笔记本电脑同时转向众人:“建材检测标准在昨晚更新到了第七版,但许哥两周前就让我注册了五个符合新规的专利。”投影幕布弹出专利局的电子印章,日期显示比新规颁布提前了整整十天。

“明早六点,我要看到智能物流园的地基浇筑完成。”许凌敲了敲沙盘边缘,隐藏夹层弹出十二枚数据密钥,“贺宇带三组人攻占新媒体舆论场,李总负责打通六个省的绿色通道。”他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欲言又止的王律师,“司法流程那边,就麻烦您用第九号备用方案。”

落地窗外的暮色还未完全消散,第一车钢筋已经通过摆渡船运抵崇明岛。

许凌站在顶楼露台俯瞰着城市的灯火,指尖摩挲着林悦遗落在会场的翡翠蜻蜓。

这东西在紫外线下显出微弱的荧光,是缅甸军方特供的防伪标记。

“许总,赵记者发来了初稿。”秘书递上平板,娱乐版头条正是他被光网切割成菱形的侧影。

照片下方标注着醒目的技术解析:全息防偷拍系统首次商用展示。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许凌看着来电显示“未知号码”,却准确地按下了接听键:“张局长,您上次说的区块链溯源试点……”他转身时好像无意地碰倒了咖啡杯,褐色液体顺着地砖缝隙流进通风口——藏在管道里的窃听器立刻爆出细微的电流声。

在城市另一端的私人会馆里,陈经理狠狠摔碎了茶杯。

监控画面显示本该被扣押的三十七车特种水泥,此刻正通过刚开通的城际无人机通道运往工地。

更让他心惊的是,商会的元老们突然集体关机,而他们家族企业的股票在收盘前莫名上涨了2.3%。

“让老吴去接触那个姓赵的记者。”陈经理扯开领带,忽然发现西装内衬有一根不属于自己的银色纤维——那是全息幕墙特有的反光材料。

冷汗顺着脊背滑落时,电视新闻开始播放许凌集团获得智慧城市示范项目的专题报道。

许凌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用打火机燎过翡翠蜻蜓的翅膀。

焦糊味里浮出加密频段的电磁波,他对着空气报出十六位验证码:“告诉林小姐,明天中午十二点的世纪大厦顶楼,风向会变成西南偏南。”

楼下车库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五个戴着商会胸章的男人被突然降下的卷帘门困在C区。

许凌整理好袖扣走向专属电梯,墙内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

电梯镜面映出他嘴角转瞬即逝的冷笑,楼层数字即将归零时,某个尘封三年的泰国号码突然在加密频道发来火焰符号。

电梯降到B2层时,许凌已经拨通三个加密电话。

车库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依次亮起,照亮了墙根处蜷缩着的商会成员——他们后颈都贴着指甲盖大小的磁吸干扰器。

“联系极客联盟的人。”许凌把翡翠蜻蜓抛给从暗处走来的身影,“用缅甸军方频段给林小姐传讯。”轮胎摩擦声划破了地下室的寂静,在改装过的黑色商务车后座上,五台全息投影仪正在生成七家竞争对手的资金流向三维模型。

贺宇的虚拟影像突然出现在车窗上:“许哥,新媒体矩阵已经覆盖了三十六个平台。”他背后的电子屏滚动着#智能物流新纪元#的话题,实时数据突破了两亿点击量,“赵记者那边放出了三组对比图,网友们开始深挖陈明德去年强拆城中村的事。”

许凌指尖划过投影模型,将标红的三条资金链拽出来叠成折线图:“让海通证券在开盘前抛空这七支股票。”他忽然注意到模型底部有一簇异常跳动的绿点,“查查这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

手机震动着弹出林悦传来的加密邮件。

许凌用打火机燎过屏幕,火焰特效里浮现出东南亚某港口的卫星云图——二十七个标注着化工原料的集装箱正在装船,实际装载物却是陈明德名下赌场的洗钱账本。

“改道去世纪大厦。”许凌敲了敲隔板。

商务车突然九十度拐进应急车道,车尾扫落了三个正在偷拍的无人机。

后视镜里,某个无人机残骸突然自燃,烧焦的外壳露出了商会专属的鹰隼标志。

赵记者在旋转餐厅调试着全息摄像机。

当许凌带着六个新兴互联网公司的CEO走进来时,他故意将专利证书遗落在镜头前。

直播画面立刻被“超前布局”的弹幕刷屏,有个技术宅截获了证书边缘的防伪编码,验证结果显示专利申请日期比行业新规提前了十二天。

“这是我们与极昼科技共同研发的物流中枢系统。”许凌点击空中悬浮的操作界面,三维投影顿时分裂成数千条发光物流线,“每辆货车都安装了环境自适应装置。”演示画面里,暴风雪中的运输车队突然展开太阳能板,轮胎自动切换成雪地模式。

林悦的电话在此时切入直播现场。

她慵懒的嗓音经过变声器处理,听起来像是AI合成音:“许总不考虑给冷链运输加装湿度感应器吗?”全息画面应声弹出三组数据对比图,显示安装感应器后货损率下降27%。

观看直播的陈经理突然砸碎了平板。

他安插在许凌公司的眼线刚刚传来消息,十五分钟前有批贴着“海鲜急冻”标签的集装箱,实际装运的是突破建材封锁的特种钢材。

更糟糕的是,海关突然宣布要抽检陈氏集团上月进口的二十车红酒。

深夜的智能物流园灯火通明。

许凌站在五米高的观测台上,看着无人运输车像血细胞般在立体路网中穿梭。

贺宇捧着平板冲上来:“七个省市的绿色通道全部打通,极昼科技那边追加了三十亿投资。”

林悦不知何时出现在卸货区。

她今天穿了件墨绿色风衣,抬手接住从传送带飘落的电子标签时,腕间露出半截加密芯片纹身。

“张局长刚给我看了份有趣的文件。”她将电子标签按在许凌掌心,标签遇热显示出海关总署的加密红头文件编号。

许凌突然揽住林悦的腰往右后方疾退两步。

他们刚才站立的位置轰然落下一个金属货箱,箱体上印着陈氏集团的logo。

林悦的翡翠耳坠在剧烈晃动中裂开,掉出微型存储器——里面是陈明德与境外势力往来的加密账本。

“明天开盘前,把这些交易记录拆成五百份匿名投稿。”许凌把存储器抛给暗处的技术团队,“记得用不同的IP地址从七个时区依次发送。”他转头看向正在检查货箱的安保队长,“让质检部门重点抽查陈氏集团上个月出口的医疗器械。”

凌晨三点,许凌独自站在顶楼停机坪。

他手里握着林悦遗落的丝巾,布料在强光下显出纵横交错的导电纤维——这是某种尖端通讯设备的传输载体。

脚下的城市正在苏醒,三十架物流无人机划破天际,机腹闪烁的LED灯拼出他公司的股票代码。

加密频道突然传来刺耳警报声。

许凌眯眼看着突然黑屏的手机,转身时恰好避开从通风管射来的麻醉针。

他对着空气报出十八位动态密码,整层楼的玻璃幕墙瞬间变成不透明状态。

某个尘封三年的加密文档在此刻自动解密,标题赫然是《曼谷港口7·13事件溯源报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