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谢新学的文学功底,加上重生者的超级大挂逼身份,写点儿文章寄给报纸和杂志社。
赚点儿稿费,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因为前些年的那场动荡,很多刊物都被迫停刊。
今年的各项政策明显放松,开始陆续复刊。
到明年初,更是达到了顶点。
既然是重新复刊,肯定需要大量的稿件。
动动笔杆子,就能赚到钱,省心又省力!
唯一的缺点,是变现速度会比较慢。
因为写好的稿件,需要通过寄信的方式发往编辑部。
信件往来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审稿、定稿和出版会有一段时间,有的是定稿就发稿费,有的是出版了才给。
不过,这并不影响谢新学把脑子里的文章写出来。
先攒着,等待合适的时机变现即可。
另外,也是等待一个契机。
高考成绩!
到时候,这绝对是加分项。
第二天,谢新学在大爹的书桌上铺开稿纸。
第一个作品,他打算写一首诗。
随着笔尖沙沙的摩擦声,一行行工整的字体跃然纸上:
这一路上
走走停停
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
迈出车站的前一刻
竟有些犹豫
不禁笑这近乡情怯
仍无可避免
而长野的天
依旧那么暖……
没错,就是后世火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歌。
诗和歌,本来就不分家的。
一句一行,不算是投机取巧,谁让这年头儿写诗是按行计算稿费的呢。
1977年的稿费标准,根据稿件的质量不同,从千字3元起步,最高是7元。
写诗,20行相当于一千字。
有极个别对诗歌重视的刊物,稿费给的比较高,一行1块钱。
等到明年以后,随着喜爱文学的人越来越多,各大刊物的销量越来越好,稿费也会跟着直线上涨。
按照20行一千字的标准,这一首歌可以分成四首诗。
名字就叫《起风了》、《起风了·二》……
一共薅五次羊毛!
前面是四次,通篇合起来,还可以再投一次稿。
而且,只要一家刊物出版了第一首,肯定不会拒绝后面的三首,心甘情愿的被连续薅羊毛。
一天时间,谢新学写完了一本稿纸。
而且,是正反面都写了。
有了这一本现代诗,别的不说,至少相当于开补习班一半的收入。
接下来的几天,谢新学都在努力写作。
除了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常见的文体形式,甚至于通俗易懂的《故事会》题材,谢新学也没有放过。
另一边,两百多公里外的省城。
处在封闭状态的招待所,作为本届高考的阅卷中心。
老师们正在夜以继日的阅卷,认真仔细的评分。
相较于其他科目,语文组的工作量最大。
数学、化学和物理严格对照标准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目了然。
语文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标准答案作为参考,但很多时候并不能死套答案。
就比如说阅读理解,写对一句话给多少分,写对两句给多少分,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意义完全不同。
不同的情况,全都要分别对待。
“各位,周边几个省份的优秀作文都已经见报了,咱们中原省明显落后了呀!”
组长愁容满面,说:“这样太被动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没有文采斐然的考生呢。”
“事实上,我们省的考生接近71万人,超过了全国总人数八分之一,作为高考大省,连一篇拿得出手的范文都没有,说得过去吗?”
一名鬓角斑白,上年纪的老师说:“组长,就因为我们的试卷太多了,工作量大,又想要优中选优,所以才落后了。”
组长苦笑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外界又不知道这些细节,我们还是要加快进度,尽快拿出好的范文来。”
突然有人惊喜道:“这一篇作文不错,考生叫谢新学,来自卫陵县,我觉得可以当做范文。”
然后,他把试卷递给组长。
“是挺不错的,比前几天评选出来的几篇,强太多了!”
组长评价很中肯,又把谢新学的作文给其他老师传阅,得到一致好评。
“要是大家没意见的话,那就暂定这一篇作为范文!”组长就要一锤定音。
“组长,等等!”
坐在角落里的一名老师,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一篇也不错,词句用的更加贴切,立意也更加鲜明,切入点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简直太棒了。”
大家再次传阅。
虽然谢新学占了重生者的优势,但是在绝对的天赋面前,还是不免落了下风。
刚才那名鬓角发白的老师说:“不妥!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好作文,但是我觉得不妥。”
“组长您看,这里面有几句话,似乎涉及到政治立场,有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误解,风险很大。”
“谢新学的这一篇,虽说稍稍逊色,但贵在写的四平八稳,挑不出任何毛病,适合立刻见报。”
“最起码,更适合现在这个时间段,那一篇可以押一段时间,以后看情况再发表。”
旁边的几名老师连连点头。
“前两天,也是卫陵县一名考生的作文,因为带有强烈的政治注意色彩,甚至于公然抨击时政,不就被作为典型,直接判了零分嘛!”
虽说那场浩劫已经结束了,但余威仍在。
别看这几位都是全省教育界的翘楚,但全都在那个特殊时期吃过亏。
多一分小心,方能驶得万年船。
组长连连点头,说:“还是徐老想的周到,这样的确更稳妥一些,上报教委领导,批准之后就上报。”
作为伯乐的那位老师满脸自豪,问:“那,这篇范文的分数呢?”
“先归到满分一档,只要领导们没意见,就按照满分计入成绩。”组长说。
伯乐老师笑了:“这位谢新学同志不简单呢,前面的题目拿到了39分,加上60分的满分作文,就是99分呢。”
语文不像数学,基本不上不存在满分。
就在众人惊叹不已的时候,这位老师再次语出惊人:
“而且,这位考生报考的是竟然理科!”
理科生,语文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