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项目审批受阻

换源:

  挂断电话,杨遵义叹了口气。他拿起茶几上的一份报纸,上面是他年轻时在特区视察工作的照片。

看着照片中意气风发的自己,再对比现在这个需要拄拐杖的老人,杨遵义感到了一丝苦涩。

他放下报纸,拄着拐杖站起身,走向书房。书房里的文件柜整齐地排列着,杨遵义从中抽出一个红色文件夹,上面标着“汉东省新城区民生工程项目”字样。

这是沙瑞金最近重点推进的项目,涉及到新城区的医院、学校和保障房建设,关系到数十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杨遵义坐在书桌前,翻开文件,目光落在项目的审批流程上。

作为省发改委的顾问,他对这些项目有一定的话语权。

以前他从不干预这些事情,但现在,他心里有了别的想法。

“高育良,你想让我配合你,那我就陪你玩玩。”

杨遵义自言自语道,“不过,这把火烧到最后,会烧到谁身上,还不一定。”

-

第二天上午,省发改委会议室。

“杨主任,这是新城区民生工程项目的全部材料,已经按照规定准备齐全了。”

项目负责人李科长双手递上厚厚的文件夹,语气恭敬。

杨遵义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地接过文件夹,慢条斯理地翻看起来。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

“这个环评报告做得太粗略了。”杨遵义突然开口,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在场的人都紧张起来。

“杨主任,环评报告我们是按照标准程序做的,之前的类似项目也是这样。”

李科长解释道。

杨遵义摇了摇头,合上文件夹。“标准在提高,要求在变化。

这个项目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环评必须要做得更细致、更全面。”

李科长面露难色:“杨主任,如果重做环评,至少要推迟一个月才能再次提交。

沙书记很关心这个项目,希望能尽快推进。”

杨遵义拄着拐杖站起身,语气平淡:“正因为项目重要,我们更要严格把关。

材料不合格,我不能签字。”

说完,他看了看手表,又道:“我还有别的事情,今天就到这里。

你们把材料拿回去,按要求修改好再提交。”

李科长无奈地看着杨遵义离开的背影,心里暗暗着急。

沙瑞金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精力,本来计划这个月就开工,现在又要推迟,不知道该怎么交代。

-

省委办公室,沙瑞金正在批阅文件。

“沙书记,新城区民生工程项目的材料被退回了。”

秘书小王走进来汇报。

沙瑞金抬起头,眉头紧锁:“什么原因?”

“杨主任说环评报告不合格,要求重做。”小王如实回答。

沙瑞金放下笔,站起身来,背着手走到窗前。

“又是杨遵义。”他低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最近他怎么变得这么较真了?”

“要不要我去和杨主任沟通一下?”小王问道。

沙瑞金转身,摆了摆手:“不用,这个项目确实重要,把关严一点也无可厚非。

你通知李科长,按照杨主任的要求,尽快修改报告。”

小王点头离开后,沙瑞金坐回椅子上,思绪万千。

他想起最近媒体上关于杨遵义的报道,又想起高育良的种种动作,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具体哪里出了问题。

-

一个月后,省发改委会议室。

“杨主任,这是修改后的环评报告,我们按照您的要求,对每个细节都做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李科长再次递上厚厚的文件夹,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杨遵义接过文件,慢慢翻看,不时点头。李科长和同事们紧张地等待着,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

“环评报告确实做得更细致了,”杨遵义终于开口,李科长松了一口气,但杨遵义紧接着又说,“但是预算方案有问题。”

“预算方案?”李科长一愣,“杨主任,预算方案之前已经过了初审,没有问题啊。”

杨遵义慢吞吞地说:“初审只是初步审核,详细评估显示,你们的成本核算不够严谨,有些项目预算偏高,有些则明显不足。

这样的预算方案,容易导致后期资金短缺或者浪费。”

李科长急了:“杨主任,我们的预算是请专业公司做的,每一项都有详细的依据。

而且这个项目已经推迟了一个月,再拖下去,会影响整个新城区的规划进度。”

杨遵义面色不变:“正因为项目重要,我们更不能草率。

你们回去重新做一个严谨的预算方案,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李科长还想争辩,但杨遵义已经拄着拐杖站起身,示意会议结束。

李科长无奈地带着同事离开,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

-

省发改委走廊上,李科长和同事们正在低声交谈。

“这都第二次了,杨主任以前审批项目可没这么苛刻。”

李科长抱怨道,“环评报告刚改完,又挑预算方案的毛病。”

一位年轻的女同事小声说:“听说最近杨主任和高育良走得很近,会不会是...”

“嘘,这种话不能乱说。”旁边的老同事赶紧制止,“不过杨主任的态度确实变化很大,以前他对沙书记的项目都是全力支持的。”

李科长叹了口气:“不管什么原因,我们还是得按要求改。

不过这次我要直接向沙书记汇报情况,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女同事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李科长,你说这会不会是高层的权力斗争?

我看最近媒体上关于杨主任的报道突然多了起来。”

老同事摇摇头:“别瞎猜了,咱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这种事,不是我们能参与的。”

三人没注意到,走廊拐角处站着杨遵义的助理,正竖着耳朵听他们的谈话。

-

省委大院,高育良的办公室。

“高书记,杨主任让我告诉您,民生工程项目又被退回去了,这次是因为预算方案有问题。”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站在高育良面前,恭敬地汇报。

高育良放下手中的文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李助理啊,辛苦了。杨主任身体怎么样?”

“还好,就是腿脚不太利索。”李助理回答,“他让我转告您,项目至少要推迟两个月才能开工。”

高育良点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杨主任做得很好,请他保重身体。

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李助理告辞后,高育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省委大院里来来往往的人。

他想起沙瑞金上任后的雷厉风行,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结局,心中暗暗发狠。

“沙瑞金啊沙瑞金,你不是喜欢雷厉风行吗?

现在尝尝寸步难行的滋味。”高育良自语道,脸上的笑容渐渐扩大,“让杨遵义帮我做事,这盘棋下得不错。”

他回到座位上,拿起紫砂杯,慢慢地喝了一口茶。

茶水已经有些凉了,但高育良并不在意。他心里很清楚,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

沙瑞金办公室,李科长正在汇报项目进展。

“沙书记,项目又被退回来了,这次是预算方案有问题。”

李科长语气中带着不满,“照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才能开工。”

沙瑞金听完,眉头紧锁。“杨主任具体指出了哪些问题?”

李科长将杨遵义提出的问题一一列举,沙瑞金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杨主任提的这些问题,确实都是项目中的关键点。”

“但是沙书记,这些问题在正常审批流程中完全可以一次性指出来,没必要分两次退回材料。

这样一来,项目至少要推迟两个月才能开工,会影响到新城区的整体规划。”

李科长急切地说。

沙瑞金沉思片刻,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我会亲自和杨主任沟通一下。

你们先按照他的要求修改预算方案,同时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尽量把时间抢回来。”

“是,沙书记。”李科长应道,然后犹豫了一下,“沙书记,最近有传言说杨主任和高书记走得很近...”

沙瑞金转身看向李科长,面无表情:“不要听信传言,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科长不敢再多说,点头告辞。沙瑞金望着窗外,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杨遵义的号码。

“杨主任,我是沙瑞金。关于新城区民生工程项目,我想当面和你聊聊。”

电话那头,杨遵义慢吞吞地说:“沙书记,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明天怎么样?”

沙瑞金皱了皱眉,但语气依然平和:“好的,那就明天上午,我去你家拜访。”

挂断电话,沙瑞金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阻力正在慢慢形成,而这股阻力很可能来自高育良。

他需要尽快找到应对的策略,否则不仅仅是这个项目,整个汉东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放下电话,沙瑞金叹了口气。他走回座位,拿起桌上的文件,但心思已经飞到了明天与杨遵义的会面上。

这次会面,或许能帮他找到一些答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