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实秋站在后台换衣镜前,指尖轻轻拂过衬衫第二颗纽扣——那里用蓝墨水点了个极小的星子,和储物间监控录像的日期印章同色。
顾学长!小莉抱着鼓棒冲进来,发梢还沾着舞台妆的闪粉,李明刚在后台会议上改了顺序!
咱们的《青花瓷2.0》被挪到倒数第三,说是给新生节目腾时间,可那时间段观众都去买奶茶了......她眼眶瞬间红了,鼓棒在掌心攥得发白。
顾实秋转身时,镜中映出走廊尽头李明的身影——那人身穿定制西装,正低头用银色手表对时,表带扣折射的光刺得人眼疼。
他想起昨夜林昭容转述的话:李明说压轴需要更成熟的编排,喉间浮起冷笑。
小莉。他从琴盒里抽出张谱纸,折角处还留着铅笔划的问号,试试这个轻快版《中国话》?
把小军鼓的节奏提三度,间奏加段绕口令。
小莉抽着鼻子接过谱子,扫了眼旋律线,睫毛忽地颤起来:这......这副歌的切分音好活泼!
去把鼓手们都叫来。顾实秋拍拍她肩膀,咱们的节目,该让某些人记清楚是谁写的。
礼堂灯光渐暗时,李明正站在舞台侧幕,对着银色手表低声说:按计划,到《青花瓷》那首就切伴奏。他没注意到,林昭容抱着古筝从他身后经过,琴盒搭扣磕在他皮鞋上,发出清脆的响。
轮到顾实秋的节目时,小莉的小军鼓率先炸响。
原本该是《青花瓷2.0》的婉转前奏,此刻却跳出《中国话》利落的韵律——穿校服的女孩们甩着马尾念绕口令,鼓点敲得礼堂穹顶都在震颤。
观众席爆发出欢呼,坐在第一排的张老师推了推眼镜,指尖无意识地敲打膝盖。
该咱们了。顾实秋对林昭容笑了笑,抱着吉他走上台。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他看见李明站在音响控制台旁,手指正搭在伴奏关闭的按钮上。
前奏响起,钢琴声却突然卡壳。
礼堂里传来零星嘘声,顾实秋指尖在琴弦上顿了半秒——前世录音棚里,方明宇也这么干过,把他的原伴奏换成走调版。
他抬头看向观众席,林昭容正抱着古筝站在台侧,目光灼灼。
天青色等烟雨——他清唱出口的瞬间,吉他扫出更苍劲的和弦,而我在等你。副歌处突然转调,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着少年漂流的痕迹——《起风了》的旋律像溪流撞进青花瓷的釉色里,清越中带着沧桑。
台下林昭容瞳孔骤缩。
她抓起古筝冲上台,指甲划过年久失修的琴弦,泛音混着吉他声炸开来。
张老师猛地站起来,眼镜滑到鼻尖——这融合了古筝摇指与摇滚扫弦的编曲,分明是他二十年前在笔记本上画过无数次的新国风草图!
好!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顾实秋扫过观众席,正撞进李明惨白的脸——那人的银色手表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像只择人而噬的眼睛。
各位。顾实秋按住麦克风,掌声戛然而止,刚才这段改编,其实是为了引出一段监控。他转向大屏幕,请播放音乐社储物间9月20日17分32秒的录像。
画面里,李明猫着腰翻开谱架,快速将《青花瓷2.0》塞进文件夹。
下一张截图是聊天记录:顾实秋的改编曲已到,这次校庆就是试水,等舆论炒热...
礼堂里炸开嗡嗡议论。
李明踉跄后退,撞翻了音响控制台的水杯。
顾实秋望着他发红的耳尖,想起昨夜储物间里那封寄给音乐期刊的投稿信——上面贴着当天的邮票,盖着原创认证的红章。
谢幕时,观众席突然响起尖叫。
林昭容抱着白玫瑰冲上舞台,裙摆扫过麦克风支架,发出刺耳的电流声。
她将花束塞进顾实秋怀里时,指尖轻轻蹭过他手腕:你袖口的蓝墨水,和监控日期是同一天。
顾实秋低头,花瓣上隐约有字迹——是用隐形墨水写的,在舞台灯光下泛着淡蓝:我查过李明的手表,是某唱片公司的定制款。
散场时,秋风吹得礼堂外的梧桐叶沙沙响。
顾实秋抱着琴盒往宿舍走,路过公告栏时,瞥见音乐期刊社的快递单贴在最显眼处——《新国风实验:从青花瓷2.0看传统音乐创新》已通过初审。
深夜,顾实秋揉着发涨的太阳穴推开宿舍门。
走廊声控灯突然亮起,照见楼梯口站着个佝偻身影——是周教授,怀里抱着个用蓝布裹着的纸包,在月光下泛着旧旧的黄。
老人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小顾啊......我翻到了二十年前的手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