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城破,让他不由得想起了方俊。
那人仿佛天生带着几分运气,抵达武安不过数日,城池便被杨端和攻破。
若方俊未死于战火,此战结束后,封赏名单中必然有他一席之地。
想到此处,李斯眼底闪过一丝期待。
他瞥了一眼帛书末尾杨端和的请功之言,心中暗道:这封赏之事,怕是要掀起一番波澜。
“王上,如今武安城破,我军将赵地一分为二,邯郸与井陉关首尾不相顾。”
尉缭作为国尉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向嬴政拱手道。
“此时此刻,邯郸身为赵国都城,粮草兵器充足,短时间内无忧。
然而,井陉关却不同。
李牧率领二十万大军,原本就食于代郡等地,如今被杨端和拦腰斩断,与邯郸的支援彻底隔绝。
二十万大军继续依赖代郡供给,迟早粮尽。
此战之后,优势尽归我大秦,灭赵之事已成定局,再无变数。”
尉缭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军事局势,却未提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心中清楚,此战主将是王翦,王翦得到消息后自会调整部署。
他们身在咸阳,消息滞后,若贸然建言,不仅可能与前线脱节,还会让前方将领无所适从。
他停下话语,目光平静地看向嬴政,等待回应。
他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攥紧,显然对自己的分析颇为自信。
冯去疾身为丞相,此时也开口道:“王上,臣以为杨端和将军所言极是。
军中文吏处理政务经验有限,武安又地处灭赵前沿,急需派遣有经验的文吏前往,稳定城内局势。”
他的声音平稳而沉着,带着几分老臣的从容,目光却始终落在嬴政身上,观察着这位君王的反应。
“嗯。”嬴政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臣,见无人再开口,便道。
“两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派遣文吏一事,由国府官署提出人选,提交寡人批复。
战争之事有上将军王翦主持,寡人不甚担忧。
诸位爱卿,说说这封赏之事当如何处置?”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试探,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似乎在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众臣方才刻意避开了这一话题,此刻却被嬴政直截了当地抛出,避无可避。
他们低头不语,眼神游移,额头隐隐渗出冷汗,显然都感到了其中的棘手。
大秦朝臣皆知,秦王政志在天下一统,欲在功成之后大肆封赏。
然而,杨端和的请求言之有理,且已摆上台面,若不解决,恐影响军心。
殿内的烛火微微跳动,映得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摇曳,气氛愈发压抑。
“王上,臣以为应当封赏。”
尉缭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凝重,向嬴政拱手道。
“若不封赏,攻破武安阵亡如此之众,军心士气难免动摇。
更何况,接下来无论是杨端和南下进攻邯郸,还是北上剑指井陉关,皆是硬仗。
此时此刻,军心士气尤为关键。”
作为军中之人,他自然站在将士立场,言辞恳切,字字为前线考虑。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战场上的风霜,试图说服这位深不可测的君王。
“王上,臣亦赞同对武安方面的大军进行封赏。”
冯去疾紧随其后表态,声音平稳。
“毕竟他们攻破武安,立下赫赫战功,理应赏赐。”
他的目光微微闪烁,显然也在权衡利弊,却未触及具体如何封赏、赏赐何人。
嬴政凌厉的目光从众臣身上缓缓掠过,似要看透每个人的心思。
群臣低头不语,呼吸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们深知,秦王政对这敷衍的回答并不满意。
封赏之事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得罪整个大秦锐士。
要知道,大秦以武立国,锐士强势无比,立国数百年,因军功封爵的贵族不计其数,得罪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殿外的风声透过窗棂传入,带着一丝凉意,却无法缓解众臣心中的紧张。
嬴政的目光最终落在王绾与李斯身上,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威压:“王绾、李斯,你二人自入章台宫便一言不发,对此事有何看法?”
他的语气虽平静,却如同一柄无形的利剑,直指二人心头。
闻言,王绾与李斯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抹无奈。
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谁都不愿接手。
然而,秦王政已点名,他们无法推脱,总不能让君王的面子挂不住。
王绾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拱手道:“禀王上,臣以为当封赏千夫长以下的有功将士。
至于千夫长以上的将士,可将战功累积,待战争结束后再行封赏。
此番封赏旨在提升士气,若全面封赏太过劳心劳力,且战争尚未结束,不宜大规模施行。”
他的语气肃然,字斟句酌,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他心中清楚,大规模封赏不利于大局,眼下灭赵正值关键时刻,嬴政绝不会允许过于铺张的举动。
他说完,微微低头,等待嬴政的反应。
李斯紧随其后,声音平稳而谨慎:“王上,臣附议王绾之言。
千夫长以下将士直接参战,伤亡惨重,封赏他们可迅速安抚军心。
至于千夫长以上将领,战功核实需时,且多为统兵之人,暂缓封赏不会影响大局。”
他低头垂目,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此议虽不完美,却是最稳妥的折中之法,既回应了杨端和的请求,又不至于让封赏失控。
他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紧,显然对自己的应对颇为满意。
嬴政闻言,目光在二人身上停留片刻,未置可否。
殿内的烛火微微跳动,映得他的面容愈发深邃。
他缓缓起身,背对众臣,负手而立,目光透过窗棂,望向殿外的夜空。
那片夜空深邃而辽阔,繁星点点,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沉思。
他的背影挺拔而孤寂,仿佛承载着整个大秦的重量。
殿内鸦雀无声,众臣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君王的决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