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采花

换源:

  从老太君屋里步出的李明远,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全无生气。

守在门外的小丫鬟,瞧见他这副模样,好奇心起,不禁纳闷:方才还精神抖擞的人,怎么转眼间就成了这副德行?

“我得找将军商量商量,这科举之路,可不是闹着玩的!”李明远心乱如麻,终于决定向夏侯勇求助。四书五经?他才不要浪费时间在那些玩意儿上呢。

“喂,李明远,夫人有请,说是有要事相商。”小丫鬟见他失落,语气里满是关切,提醒道。

夏侯夫人待李明远热情似火,显然是得了老太君的吩咐,要他在府上勤学苦练。除非有急事,否则不让人打扰。她还承诺,若是乡试得中,必有丰厚奖赏。李明远无奈,挂着一张苦瓜脸,也应了下来。

回到自己房间,李明远差点儿就打包袱走人了。但他生性乐观,情绪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不一会儿便恢复了平静。“哎呀,着什么急呢,考试还早呢,先享受眼前的好时光再说!”他自言自语。

过了几日,老太君派人送来了文房四宝和一摞书,显然是要在学问上好好栽培他。李明远随手翻阅,意外发现自己竟能读懂不少,虽不至于滚瓜烂熟,却也非一窍不通。提笔写字,竟也有模有样,颇显力度。

确认自己并非无知之后,李明远放宽了心,那流氓的习性又占了上风,成天在府里逗弄丫鬟,不出几日,名声就在丫鬟中间传了个遍。

“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蚊叮咬冬雪飘,要读经书待明年。”他手捧《论语》,摇头晃脑,还真有点儿书生的味道。

“妙哉,妙哉!原来自家兄弟如此才华横溢,唉,我不当状元,那可是大华乃至全人类的损失啊!”李明远边喝茶边自恋地叹息。

“哎呀,看这花儿开得多热闹!”

“是啊,尤其是这牡丹,美得跟李校尉的风采似的。”

“李校尉?哪个李校尉啊?”一个丫鬟眨巴着好奇的眼睛。

“你竟然不知道?就是那个让老太君都另眼相看的李明远啊!”

几位丫鬟七嘴八舌地开始讲述李明远的“英雄事迹”,直把这个名字描绘得天花乱坠。

“真那么厉害?那我可得好好见识见识。”纯情的丫鬟一脸向往。

“哈,你呀,别做梦了!”姐妹们嬉笑着戳戳她的脸颊。

此时,李明远正摇头晃脑地吟诵诗句,耳朵却悄悄竖了起来。

“这些丫鬟们,真是我的开心果。”他暗自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扬。

“喂,你们说,我今天要是找李校尉要点诗,他会给我面子吗?”纯情丫鬟不服气地挺起胸膛。

“你?哈哈,别做梦了!”

院门外,丫鬟们的笑声和李明远的诗句交织在一起,给这春日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息。

“嘿,美女们,今日又来赏花吗?”李明远一袭周星驰式的招牌姿势,单手搭在门框上,风流倜傥。

“瞧瞧,那就是李校尉,首次登门就如此风光,简直帅呆了!”有人忙不迭地向周围的丫鬟介绍,她们早已被李明远的独特风采迷得七荤八素。

这些丫鬟与李明远接触颇多,深知这位府上家将,还是个满腹经纶的秀才,真可谓文武双全。

“李校尉,你怎敢第一天就大摇大摆走正门?”纯真的丫鬟鼓起勇气,羞涩地问。

“有何不敢?”李明远故作惊讶。

“你就不怕挨罚?”另一丫鬟追问。

“怕,当然怕,但与自由、尊严相较,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李明远心头一紧,回忆起前世战友为国捐躯,誓死捍卫尊严的壮烈景象。

丫鬟们一头雾水,对他的自由、尊严论感到困惑。

正待李明远向她们阐释何为“不自由,毋宁死”时,一名家丁急匆匆跑来,高声嚷道:“快,快去,小姐和钦差大人到,即将宣读圣旨,老太君催促大家速速集合!”

“钦差?圣旨?这是唱哪出啊?”李明远一时摸不着头脑。

丫鬟们手忙脚乱,却也有模有样,几个热心的更是把李明远的穿戴打扮得一丝不苟。她们嘻嘻哈哈地围着他,像一支欢快的队伍,一路向着大门进发。

“这是哪家少爷,如此风光?”家丁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一行人,李明远被美女们环绕,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仿佛在说:这待遇,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到了大门,李明远自动靠后站,一副谦逊模样。他眼角瞥见一位素衣长发的姑娘,心中暗赞:“真是个美人儿!”虽然只是个背影,却已叫他心动。

“嘿,真像周周啊!”李明远心里泛起一丝怀念。

仪式繁琐却庄重,夏侯勇一丝不苟地摆桌上香。待一切准备就绪,钦差大臣才从袖中抽出圣旨,声音洪亮:“夏侯勇接旨!”众人肃然起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