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簇拥下,钦差与谢贤步上检阅台,台上仅有三张座椅,显然是为夏侯勇与两位钦差所设。这样的场合,马阳平这样的文官,凉王那样的皇亲,若非特旨,自然是无缘参与的。
夏侯勇这时笑呵呵地开口:“谢大人,您是不是也说两句?”
“哈哈,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军事上的事,就全权交给侯爷啦!”谢贤自嘲一笑,心里明白,今日阅兵不过是走个过场,代表皇帝向边关将士表示慰问,意思到了就行。
“那么,请谢大人这边请,阅兵这就拉开序幕!”夏侯勇一笑,潇洒地挥动手中的令旗,三军将士早已跃跃欲试,立刻动作起来。
号炮!声声震耳,如同天边的雷鸣!
战鼓!阵阵激昂,仿佛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房!
号角!悠扬激越,如同龙吟虎啸,响彻云霄!
晴空万里,阳光正好!
校场上,雪亮的刀枪闪烁,队伍如刀切般整齐,旌旗猎猎,气势如虹。
指挥台下,将佐挥旗如飞,指挥着队伍变换着各种阵型。
四周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对他们来说,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盛况,更是聚会交流的好时机。人群中的欢声笑语,小贩的吆喝声,汇成一片,好不热闹!
“侯爷治军严谨,这等威风气派,怕是皇宫的禁卫军也要自愧不如!”谢贤虽不懂军事,却也看得出,这虎贲军纪律严明,战斗力非同小可。
“哈哈,谢大人您太客气了,还不是皇上教导得好,我不过是尽点绵薄之力罢了!”夏侯勇心中美滋滋的,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
三人便在台上随意聊了起来,谢贤拍着胸脯保证,等回了京城,定要在皇上面前为夏侯勇好好美言一番。夏侯勇也让他转告皇上,只要他还在凉州,匈奴别想跨过玉门一步。
李明远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台下演练的士兵,心里有些复杂。他可是军中的老鸟了,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他都知道,台上演练得再漂亮,实战能力却未必能打。就像玉门关的那二十万大军,守城是没问题,野战就不敢恭维了。夏侯勇偶尔出战,也是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会派出最精锐的重骑去围剿只有自己一半兵力的匈奴,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转眼间,阅兵式进入了高潮,“大华!大华!”随着指挥台令旗的挥动,士兵们举起武器,齐声呼喊,那气势,连号炮、战鼓、号角的声音都被压了下去。“大华!大华!”几万人的呼声冲上云霄,震撼人心。刚才还在场外喧闹的人群,此刻都安静了下来,一片肃然。
指挥台上号角声起,百名箭手如松柏般挺立,拉弓射箭,一串串箭矢伴随着尖锐的鸣镝声,破空而出。
“嗖嗖嗖——”箭矢齐发,声势浩大。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朔风飞扬兮,苍穹飞雪。
旌甲蔽ri兮,笑与君决。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ziyou。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贼子兮,觅个封侯!
将士们齐声高歌《虎贲飞扬曲》,那豪迈的歌声,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谢贤心中暗想:如此壮歌,如此雄师,匈奴又算得了什么?
“谢贤兄,这军歌是何人所作?听起来如此雄壮,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祝枝清两眼放光,他平日里爱收集各种小曲,却从未听过这样的旋律,好奇心大起。
夏侯勇一脸自豪,笑道:“祝大人果然识货,这《虎贲飞扬曲》我亦是偶然得之,觉得与我虎贲军威武的形象颇为契合,便决定将它定为军歌,流传下去!”
“嘿,这歌不是我随便在城头瞎哼的吗?怎么就传遍全军了?”李明远暗自惊讶,心中琢磨,这要是有版权,那可真是发大了。
“这首曲子,究竟是哪位高人所作?”祝枝清好奇地问,眼中闪着探寻的光芒。
“哈,这事儿我清楚,就是这位嘛!”夏侯勇一指李明远,得意洋洋地介绍,“青年才俊,没错吧!”
李明远瞬间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挠挠头,有些不自在,特别是祝枝清那热烈的目光,让他心里直打鼓,这是怎么了这是?
阅兵一结束,人群熙熙攘攘地散去,祝枝清却挤到李明远跟前,笑道:“李兄,才华横溢啊,改日定要拜访请教!”
“祝大人言重了,我这儿哪当得起您的大驾。”李明远赶忙摆手,礼数周到。
两人互相礼让,周围的人看着,心里直感叹:这友谊,真是来得快如闪电,昨天还八字没一撇,今天就亲如兄弟了。
谢贤在凉州一番操劳,终于将兵阅完毕,任务算是告一段落。但这只是歇息片刻,紧接着还得马不停蹄赶往幽州山海关,去宣布那重要的圣旨。这次的封侯名单中,除了夏侯勇,还有那威名赫赫的杨再兴,他可是先皇亲自留下的护国虎将。
这杨再兴,与周泰同是沙场宿将,虽年轻几岁,但战功显赫。山海关外,突厥凶猛非常,战事频繁,杨再兴六个儿子中,就有两个为国捐躯。即便皇帝心中有所疑虑,却也只得给予奖赏。
“明远啊,你可是个聪明孩子,读书万万不可懈怠!”谢贤握着李明远的手,语重心长,“你心里那个人,虽说是身份悬殊,但世事无绝对。你只要勤奋向上,有朝一日权柄在握,何愁不能抱得美人归?”谢贤的话里藏着深意,李明远心知肚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