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抬头,只见一位瘦高僧人,八字眉下透出一股慈祥,破旧的僧袍随风轻摆,稽首之间,笑容可掬,确有几分高僧风范。
那妇人眼前一亮,赶忙上前:“虚风大师,您可来了,快帮俺说说理。”她转向众人,急切地说,“各位乡亲,这位大师可是安宁寺的得道高僧,你们若不信,就请大师来判断,这孩子是不是我家的。”
和尚出现在这,众人自然好奇,对这僧人尊敬有加,毕竟,出家人在他们心中总是有些神秘和崇高。
虚风大师似乎对眼前的情况有些意外,问道:“发生了何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解释起来:“大师,这位军爷说这妇人的孩子不是她的,还怀疑她是拐带孩子的人贩子。不知大师认不认得这妇人?这孩子究竟是不是她家的?”
虚风和尚眼珠一转,故作惊讶地说:“哦,原来是这样。和尚我可是不会说谎的,这孩子和王大娘有没有关系,我可不敢乱讲。不过,王大娘是我们寺里的常客,每次来烧香都是带着这个娃娃。”
李明远斜眼瞧着他,嘴角挂上一抹嘲讽的笑:“哈,你这和尚还真是会说话,拐弯抹角地暗示,利用大家的善心。这么聪明的脑袋,干点啥不好,非得当个人贩子?”
小饭馆老板拍着手笑哈哈地加入:“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对劲。哪有偷了孩子还敢大摇大摆去敬神的,那不是找死吗?我看这位军爷也不是坏人,他拦下妇人也是为了大家好,咱们就不要再追究了。”
众人点头赞同,都去安慰那妇人,叫她别跟李明远过不去。李明远却是不为所动,他冷笑着问:“慢着,这位虚风和尚自称是安宁寺的和尚,你们有谁认识他吗?”
“各位乡亲,这和尚说是安宁寺的,可咱们有几个常去的,真能认清他们的脸?”李明远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环视一周,“既然都不认识,那他的话怎能当真?咱们何不让这个小家伙来说说看,怎么样?”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暗笑,这李明远也未免太较真了些。不过,既然无事,看个热闹也不错。
那小饭馆的老板却是一脸无奈,“我说军爷,这娃娃才一俩岁,还在喝奶呢,话都说不利索,您这不是为难孩子嘛!”
娃娃被妇人的叫喊声吓得小脸苍白,小手死死抓住衣襟,圆溜溜的大眼睛恐惧地盯着四周的人群,那模样,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抱在怀里好好安慰。
李明远却是一脸温柔,他弯下腰,笑眯眯地对着孩子说:“小家伙,告诉叔叔,这个人是你的娘亲吗?”
小家伙眼睛瞪得圆圆的,清澈如最亮的黑宝石,小嘴儿抿得紧紧的,一脸的胆怯,直愣愣地盯着李明远。
李明远心里有数,这个年龄段的小家伙们,说话还带着奶气,除了简单的“爹娘”、“要吃”,别的词儿多半是含糊不清。
旁边那位妇人,嘴角挂着冷笑,显然对这种情况了如指掌,看着李明远和孩子,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但她哪里知道,李明远可是经过大风大浪的,营救行动中不知救过多少孩子,跟小家伙交流,他有的是办法。
只见李明远笑眯眯地掏出一颗糖果,声音温柔得能挤出水来:“小家伙,想吃糖吗?可甜啦,告诉叔叔,喜不喜欢?”
孩子眼里的恐惧慢慢褪去,小手攥成了小拳头,鼓起勇气,蚊子般小声地说:“宝宝,吃糖。”
“真是个好孩子,”李明远乐了,就像得手的小狐狸,眼睛亮晶晶的,“那告诉叔叔,妈妈在哪里?指给叔叔看,糖就是你的啦!”
小胖墩儿晃着圆滚滚的脑袋,左瞧右瞧,最终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奶声奶气地说:“不是啦,娘娘。”
话音刚落,周围的人群就像煮沸的开水,喧闹声四起。李明远两眼瞪得铜铃大,怒火中烧地盯着那两个人贩子和和尚,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他心里暗想,若手里有把刀,定让这俩家伙脑袋搬家。
那妇人脸色苍白如纸,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小娃娃竟然会吐露出真相。多年来,她做这买卖从未失手得如此狼狈,今天却栽在了李明远这个粗犷汉子的手里。
妇人心里发虚,想到自己做下的那些亏心事,若是被抓,那可是死路一条。她慌张地环视四周,只见众人还在状况之外,唯有李明远明白了真相。逃跑的念头在她心头闪过,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等会儿怕是要被这群愤怒的百姓给打成了肉泥。
妇人猛地尖叫一声,“嘿!”把孩子像抛球似的朝李明远扔去,趁机像兔子一样蹦跳着逃跑。可李明远哪能让这种小把戏得逞,他稳稳接住孩子,仿佛在做游戏一般,同时一脚踢出,那妇人刚起步,就被他踹得在雪地上滑出老远,模样狼狈极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