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转过身,细细打量起自家那老旧的房屋。
这屋子横竖不过十米见方,配上周围一圈矮矮的院墙,才勉强显得宽敞些。
屋顶上的瓦片陈旧不堪,有好几个角落都盖着茅草,像一块块补丁,用来抵挡风雨。
地面的泥土坑坑洼洼,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小坑里。
他心里不禁感叹,自己拒绝了谢晨阳的帮忙,没想到绕来绕去,修缮房屋的事儿还是又回到了眼前。
不过,他也没再拒绝,想着以后要是不方便回家,去武馆凑合一晚也不是不行。
至于当山神祭主祭这事儿,听起来不算麻烦,还能在乡亲们面前露个脸,他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再次向里老朝再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后,众人便热热闹闹地离开了。
好不容易得了点空闲,李煜还没来得及关门练武,好好检查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大门就又被敲响了。
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朝叔卖完鱼回来分账了。
朝江青满脸兴奋,眼睛里都闪着光,从褡裢里摸出二十粒银豆子,“哗啦”一声放在桌上。
他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着卖猎物的事儿:“好家伙,一千九百六十七文!那梁宝一听说是你的猎物,二话不说,直接给了我二两银子!咱们一天就赚了二两银子,这可太让人高兴了!”
看到朝叔这么开心,李煜的心情也跟着更好了。
他把桌上的银子分成两半,然后轻轻推开,说道:“朝叔,咱一开始可说好了五五分账,这一半是你的,一两银子。”
“那可不行,一两太多了,我不能要。”朝江青连忙摆手,从自己那一半里拿出六粒银豆子,放回褡裢,“六钱就够了,我们六个人,一人拿一钱就行。”
“朝叔,咱们之前不是讲得明明白白的嘛,五五分账。你拿五钱,另外五人一人一钱银子,就这么定了。
你现在要是不收,不是让我失信于人吗?这不是把我往不义的路上推嘛,传出去,我的名声可就毁啦!”李煜早就摸透了朝叔的性子,所以也不跟他客气,直接拿大义来“压”他。
心想,一天能有五钱银子入账,每天至少能攒下四钱,照这样下去,朝叔医馆的钱,用不了两三天就能还上了。
果不其然,朝江青就吃这一套。他没读过多少书,可那些舍生取义、为了大节不惜牺牲性命的故事倒是听了不少。
一听李煜这么说,当时就被吓住了,只好收下银子,嘴里还嘟囔着:“实在是过意不去。刚好快到晚饭时间了,要不,你去我家吃个饭?”
“好嘞,那就麻烦朝叔了,我这就去!”李煜笑着应道。
“行,我这就去让我婆娘多烧几个好菜!”朝江青乐呵呵地说道。
...
第二天一大早,李煜就看到谢晨阳派人在集市边支起了一个简单的粥棚。
浓稠的菜粥在冷风中冒着腾腾热气,像一群欢快跳跃的小精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个个冻得直哆嗦,眼巴巴地等着领粥喝。
队伍里有之前在巷子里见过的小孩、女人,还有瘸腿的老汉、没牙的老太。
人群里,有几个想混进去骗吃骗喝的,偷偷往衣衫上抹了些灰,装作穷苦的样子,却被一旁的梁宝眼尖给发现了,直接给赶了出去。
梁宝叉着腰,扯着嗓子喊道:“狗日的,敢来这儿骗吃骗喝?知道这是谁的摊子吗?煜哥!梁煜!
那可是叶武师的亲传弟子,以后可是要当老爷的人!你们要是不怕死,就尽管过来试试!能瞒得过你梁爷,我算你厉害!”说着,他还高高竖起大拇指,朝着人群比划着。
李煜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他并没有走上前去,只是远远地看了几眼,便转身离开了。
到了下午,李煜带上腰牌、护臂,找出一身干净衣服穿上,然后跟着车队来到了敖平书院。
通过前天报名时见过的老头,他顺利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开始从认字学起。学的都是些像《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启蒙读物。
坐在座位上,李煜看着周围一群七八岁,最大不过十二三岁的孩童,心里一阵无奈。
自己这个年龄才来识字,在这儿可算是“高龄学生”了。
好在他作为一个正儿八经考上名牌大学、经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学习能力超强。
再加上这个世界的文字和他记忆中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识字的速度快得惊人,快到连老师都不敢相信。
“李煜,你之前真的从来没读过私塾?”老师满脸疑惑,忍不住问道。
“真的,先生。我从小就跟着家里当猎户,一天学都没上过。
不过我平时路过镇上的店铺,总会多留意几眼,来来回回的,也就认识了一些字。
就说那桂花斋吧,我路过几次,就把这几个字给记住了。”李煜一脸诚恳地回答道。
教书先生听了,心里不禁给李煜贴上了“好学”的标签,感慨道:“你这孩子,要是当初没选练武,而是去考功名,说不定还真能有一番大作为呢!”
一旁的小娃娃们,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崇拜地看着李煜。
这目光让李煜浑身不自在,心里直犯嘀咕:“这算什么呀,在一群小娃娃面前显摆,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真尴尬。”
“你是练武之人,所以还有额外的学习任务。既然你识字基础还不错,不妨试着读一读这两本书,要是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问我。”教习一边说着,一边递过来两叠书。
一本是《妖魔鬼怪精怪杂记注版》,足足有六卷;另一本是《武修,天命感》,也有两卷。
在大周,国家崇尚武力,就算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武道也有很深的了解。
甚至还流传着大儒当场点醒武道宗师的佳话呢。
李煜双手接过书,翻开目录简单看了看。这两本书都是元婴境武者写的。
《妖魔鬼怪精怪杂记注版》汇集了作者和他朋友们一生的所见所闻,里面讲的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妖魔精怪,怎么辨认灵植,还有一些寻宝的奇遇。
因为是从个人经历出发写的,读起来特别有意思,就像在听一个个精彩的冒险故事。
《武修,天命感》也差不多,不过这本书的作者年代更久远一些。书里讲了很多战场上的事儿,还有他对武者修炼的独特见解,对一些境界的描述特别准确、到位。
就拿龙象结丹境来说吧,传说这个境界的巅峰强者,能力挽数十匹龙象,稳如泰山。
可这龙象到底是啥样的,以前大家都只是模糊地知道个大概,现在看了这本书,心里就清楚多了。
“这两本只是入门读物,后面还有一大堆书要看呢。书里对妖魔精怪、妖兽的记载,大部分都是准确的,要是有不对的地方,后人也留下了注解。
这些可都是前人的宝贵经验,珍贵着呢!”教习语重心长地说,“你可以先带回去慢慢看,但一定要小心,千万别弄坏了。
不然,不仅得按原价赔偿,还得额外付一笔不敬书籍的费用。这书都是手写的,一卷得十两银子呢!”
李煜听了,认真地点点头,心里暗自感叹:“当武者可真不容易啊,没点文化,走到哪儿都吃亏。
武功秘籍看不懂,碰到宝贝也不认识,要是倒霉遇上些奇怪的妖魔精怪,不知道怎么应对,说不定小命就没了。”
接下来的一连几天,李煜就在敖平镇和芙蓉市之间来回奔波,忙着读书、习字。
他没去武馆,毕竟二十天突破境界,现在缩到不到三天,这事儿太夸张了,还是缓两天再去比较妥当。
在镇子上,路山虎的事儿渐渐被大家淡忘了,那妖鬼好像也销声匿迹了,镇民们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
不过,李煜在研读《妖魔鬼怪杂记注版》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关于妖鬼的记载。
上面说这种妖魔通常三天就得吃一次东西,照理说不该这么长时间都没动静。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没人再出事,那就是好事。
李煜也不想冒险,来回两地的时候,都尽量避开那些偏僻的小道。
敖平镇和芙蓉市的水路是连通的。
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支流,穿过整个大镇。
这条河有七八米宽,水深十几米,就在敖平楼门口,上面还架着一座青石桥。
听老一辈人说,这河是大蛟过境的时候趟出来的,弯弯曲曲的,水路比陆路还长呢。
中间,李煜还跟着两妖兽上了两趟山,在芙蓉市山脉附近寻找其他宝藏和灵植,可惜每次都是空手而归。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天,李煜正临摹着字帖,活动着手腕呢,突然收到了玄平的传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