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平静的背后

换源:

  在那茂密幽深的丛林最深处,只见清水“大鼻涕”正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顺着额头不停地滑落下来。他那张原本就有些狰狞的脸此刻更是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嘴里还气急败坏地叫嚷着:“八嘎呀路!老子需要更多的援军啊!”

与他同样狼狈不堪的佐佐木此时也是满脸晦气,听到清水“大鼻涕”的话后,不耐烦地回道:“有本事你自个儿去找细川中将申请去!别在这儿冲我嚷嚷!”

清水“大鼻涕”听了这话,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到了极致,但又深知眼前这个佐佐木并非自己所能直接管辖之人,所以尽管恼怒异常,却也只能无可奈何。他紧紧咬着牙关,脸色铁青得如同一块寒铁,一言不发地站立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之上,双目死死地盯着前方。

突然,他那双如毒蛇一般阴鸷的眼睛里再次闪过一丝寒光,紧接着猛地抬起手臂用力一挥,并大声吼道:“全体都有!目标——豹子崮!立刻出发!”随着他这声令下,众人纷纷行动起来,脚下的草丛被踩得沙沙作响,四周的树林间不时传来阵阵呼啸而过的风声,仿佛也在预示着一场激烈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

时近正午时分,阳光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一切都烤焦似的。

此时的豹子崮营地里,一群土匪正围坐在一起,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他们手中端着粗糙的瓷大碗,里面盛满了热气腾腾的食物。

只见铁拐李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满满一碗饭,然后猛地站起身来,动作异常迅速和利落,径直朝着饭堂冲去。那矫健的步伐让人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跛子。

一旁的猫耳朵见状,不禁心生疑惑,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怪哉,看他这腿脚,哪像曾经受过伤的样子啊?难道真是饿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时,旁边的一个年轻土匪凑过来搭话道:“叔,您有所不知啊!铁拐李他的腿已经痊愈啦!就在前些日子,八路军里有位医术高明的神医老太太出手帮他治好了腿疾。您没瞧见他这几日整天活蹦乱跳、四处闲逛嘛,而且逢人便夸赞八路军有多好多好呢!还有哦,叔,咱们早就听闻铁拐李想要加入八路军这事了吧!可奇怪的是,最近却一直没啥动静,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张小坏嘴里嘟囔着,顺手把自己碗里的面条拨了一半到猫耳朵碗里。“咋啦?你这小鬼头,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我看你呀,八成是瞧上人家那个童养媳八路了吧?”猫耳朵打趣道。

张小坏脸皮薄,小脸“唰”地一下变得像红苹果似的,赶忙反驳:“我才没有呢!倒是你,整天把好吃的都给你那小师叔,我看你是看上他家的胖娘了吧?”

远远瞧见这一幕的秃三炮,把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心里暗暗嘀咕:大家都想投奔八路,可大哥不发话,自己也不好做主啊!虽说没了二哥捣乱,大哥见八路军刚刚打了大胜仗,也有点心动。

但这关键时刻,孙大哥躲到门子洞闭关是啥意思?这几天,探子来报,山底下那股鬼子到处乱窜,万一让他们发现了后山绝壁的小路,那可就麻烦大了!

赵大鲁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也顾不上这群娘们和孩子了。是不是得提醒他一下?不然,投不了八路,自己和一枝花的事可就黄了!

一群人吃完饭,瞅见秃三炮在那儿发愣,就都凑了过来,叽叽喳喳地问:“三爷,咱们还投八路不?”“三爷,咱们啥时候投八路啊?”“三爷,要是投了八路,是不是就不能喝酒吃肉啦?听说他们规矩可严了!”

“三爷,这事儿到底该咋办啊?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八路的孩子们陷入危险之中呀!”一名手下焦急地喊道。

“别吵吵啦!老子心里有数!我现在就去找大当家的商量商量对策!”秃三炮眉头紧皱,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也是心急如焚。只见他大手一挥,迈开大步就朝着山上急匆匆地走去。

然而,刚走出没几步远,秃三炮突然又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来对着身后的铁拐李大声吩咐道:“铁拐李,你给老子听好了!一定要叮嘱其他兄弟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多留点神!我看那伙小鬼子贼心不死,肯定还会想办法搞事情。咱们绝对不能有丝毫松懈,否则一旦出了什么纰漏,让八路的那些孩子们受到一丁点伤害,就算到时候把我们全部千刀万剐,也都无法挽回这个局面了!听到没有?”

铁拐李连忙点头应道:“三爷您放心吧,我一定照办!保证不会让任何一个兄弟掉以轻心,一定会保护好八路的孩子们!”

得到铁拐李的答复后,秃三炮这才放下心来,再次转身加快步伐向山上奔去。

……

虎头冲虽被称为山头,但实际上其周边原本存在着众多村庄。而那临时搭建起来的野战医院,便坐落于距离虎头冲东边不足一里之处的一座村落之中。这座村庄名为尹家岗,乃是东边通向虎头冲的唯一路径所在。

说起这尹家岗,着实有些奇特。它的三面都环绕着山峦,唯有东面连接着宽阔的道路。沿着这条大路往上走一段陡坡之后,便能抵达尹家岗。

尹家岗宛如一个高悬于山间的平台般的山峁,面积大概有五六亩左右那么大,其间错落分布着数十户人家。村子的南面和北面皆是险峻的悬崖峭壁,而朝西方向,则有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可以通往虎头冲。

值得一提的是,在虎头冲的山上,有着一眼山泉,被人们称作虎头泉。这眼泉水的水量并不大,泉口仅有一尺来宽。然而,它却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响,终年流淌不停歇,汇聚成涓涓细流,穿过尹家岗,向着遥远的地方奔涌而去。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或许正因为有了虎头泉源源不断的滋润与哺育,才得以孕育出尹家岗村里这几十户人家,并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尹家岗村坐落在一座高耸的石头岗之上,这是一个完全由石头构成的地方,几乎没有一寸可供耕种的土地。然而,勤劳坚韧的村民们并未因此放弃种地为生的传统。他们需要沿着村子东边那陡峭如悬崖般的大斜坡小心翼翼地下行,一直走到深深的沟谷底,那里才有一小片可以开垦种植的土地。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一季都见证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春天播种的时候,他们带着希望与憧憬,背着沉重的种子和农具,艰难地跋涉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秋天收获之际,同样的路途又被沉甸甸的粮食所填满,他们或是推着装满谷物的小车,或是用肩膀扛起一麻袋一麻袋的收成,一步一步,气喘吁吁地将一年的辛苦所得运回村庄。这样来来回回,一趟就足有十几里路之遥。

就是这样一个仿佛与世隔绝、交通极为不便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小村庄,却在今年年初遭遇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日本鬼子血洗了整个村庄!除了少数几个当时正好外出跑单帮做小生意以及上山打猎的幸运儿得以逃脱魔掌之外,村里的男女老少,几百号人口,竟无一人幸免。

如今,虎头冲的队伍中有几位英勇无畏的战士正是从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尹家岗村村民。每当提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讲述起日本鬼子令人发指的残暴行径时,他们无不咬牙切齿,双眼圆睁,愤怒使得眼珠子似乎都要瞪出来一般,对敌人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

而今日的尹家岗村,表面看上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温暖的阳光轻轻洒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轻柔的微风缓缓拂过,带来一丝恰到好处的凉爽。

一面刷着醒目大字“救死扶伤,保家卫国”的土墙上,几株翠绿的竹子静静地挺立着。微风轻拂而过,竹叶相互摩擦发出细微而清脆的沙沙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悲惨故事,同时也激励着人们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勇前行。

远离了医护人员救治伤员那急切的呼喊声,赵大鲁轻轻地嗅着弥漫在空气中那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赵大鲁心中忽地一动,消毒水的味道?不对,这里没有,那是记忆中医院的味道。而这里,充斥着的只有石灰水那令人作呕的味道!

系统虽然给了一部分消炎药,但是更多的却没有!系统又不是无所不有的医药仓库,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且还是根据杀敌情况毫无头绪地分配,医药所占比例少得可怜,有时候甚至都没有。

眼下,就连基本消炎用的酒精都没有,基本全是用盐水代替。在这种缺医少药、营养不良的恶劣环境下,受伤的战士要想存活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个不到一亩地的前后两个院子里,此时有五百多名伤员,而医护人员只有包括吕振邦和刘云秀在内的区区六个人。这个医院成立后,仅有祁政委让人带来的那少得可怜的外伤药剂和简易手术刀剪等器具,药品器械严重匮乏。

医护人员忙得像陀螺一样,脚不沾地,每天不停地在各个病房之间穿梭忙碌。说是病房,其实简陋至极。除了手术室里有几张做手术用的临时用木板铺成的床外,其他病房就是直接在民房的土炕上搭上柴草而已,有的甚至更直接就是地铺。

赵大鲁有时也颇为钦佩刘云秀此女!这位生于大户之家的娇柔千金,竟也能承受这般苦楚。且战士们皆言其体贴入微,不辞辛劳,此点着实令赵大鲁对其印象大为改观。

虽说她未应允加入八路军,仅以特聘医生之身于医院就职,然赵大鲁深知她绝非为那微薄薪酬!那她究竟所为何事?究竟是别有企图还是为了赵大鲁本人?

赵大鲁倒非妄自尊大地认为自己貌若潘安,引得此女青睐,而是疑她是否已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故而,才执意不肯离去。托孤!这可恶的郑秉诚,你这是给我留了一颗定时炸弹啊!

“禚院长,不好啦!消炎药又没货啦!吕医生让我赶紧来找您,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呐!另外啊,酒精和纱布这些东西也都快用完了,急需要补充呢,还有......”还未见其人,便先闻其声,伴随着一阵轻柔婉转的话语和丝丝缕缕的香气,刘云秀快步走来。赵大鲁只觉得眼前忽地一晕,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只见这个女人身着一袭洁白的护士装,身姿婀娜,步履轻盈,竟生生走出了一种仿佛来自天上人间般的迷人韵味。

平日里,只要远远瞥见刘云秀的身影,赵大鲁都会选择绕道而行。然而此刻,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他实在无法再对这位前来商谈工作要事的女子视若无睹。毕竟,她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关乎着众多战士们的生死存亡,容不得丝毫耽搁。

“行,我晓得了!你赶快回去跟吕医生讲一声,叫她放宽心,用不了几天,我就亲自进城去采购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来!”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漫不经心,但实际上,赵大鲁的内心早已焦急万分。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事儿,而是关系到千千万万战士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争分夺秒地想办法解决才行!

“那您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哦!”刘云秀满含关怀地轻声叮嘱道,随后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如弱柳扶风般袅袅娜娜地离去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