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昭那间医馆,就是石泉镇跳动的心脏。他在这儿搭脉开方,治病救人,每一次药杵起落,每一笔写下药名,都像在乱世的土里撒下信任的种子。山匪伤了,找他。流民病了,求他。镇上的老人孩子,说起陆大夫,都竖大拇指。这份信赖,比刀剑好使,把他稳稳地钉在队伍最中间。
镇子慢慢有了活气。之前藏起来的乡绅富户,也探头探脑地冒出来了。他们看着黑风寨的人,挺规矩,不烧不抢。再一打听,管事儿的叫陆昭,还是个读书人,做事儿有章法。这下,胆子大了,寻思着来搭个线。
镇上最大的米商,张德海,手里拎着几袋米面,揣着些散碎银子,紧张地摸到镇衙门口。
“陆、陆大人……”
张德海躬着身子,脸上堆着笑。
“小人张德海,卖米粮的。听说大人接管石泉镇了,特地来拜见,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他小心翼翼地说,指了指带来的东西。
陆昭坐在上头,手指轻敲桌面。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张老爷有心了。镇子现在穷得叮当响,正缺人手。张老爷是米商,这方面肯定懂。”
张德海提起一口气,以为陆昭看上他的家底了。正要赌咒发誓表忠心。
陆昭身子微微往前倾了点。
“话得说在前头。这石泉镇,我说了算。规矩就是规矩。”
“谁敢囤粮涨价,发国难财,别怪我陆昭翻脸。”
张德海的笑容凝固了,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话里的寒意让他打了个哆嗦。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他赶紧点头哈腰,赌咒发誓,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商人,绝对干不出那种黑心事。
带来的米面,陆昭让人收下了。银子他没全要,只留了一部分当镇子重建的启动钱。剩下的让张德海带回去。说以后按规矩缴税就行。
这操作让张德海愣在原地,但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回去一说,其他乡绅富户坐不住了。纷纷拎着东西来“捐献”。陆昭照单全收,但也给每个人派了任务。让他们在自己的营生上帮忙,搭把手管管镇子里的事儿。
这些老狐狸,心里都装着小九九。但他们的财力人脉确实好用。镇子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门儿清。组织人手干活,也熟门熟路。陆昭没完全信他们,但得让他们把家底儿都吐出来。
石泉镇一天天变样。街上的垃圾扫干净了,破房子有人修补。镇民脸上没了之前的惊恐,有了点光。简陋的集市也支棱起来了,开始有人拿东西换东西。
陆昭登上镇子最高的墙头。风吹过来,视野很开阔。镇子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是活着的味儿。是希望。脚下的地盘越来越稳,手里的力量也一天天大起来。
斥候队回来了,带回来不少消息。黄天军进了望京城,里头乱成一锅粥。各地反贼互相打,朝廷残兵四处跑。这是个烂透了的时代。也是个遍地是机会的时代。
陆昭的目光越过远山。他终于踩到地了。不再是飘来飘去的浮萍。石泉镇只是个开始。他得在这儿攒够本钱,招兵买马,拉出一支能打的队伍。
父母倒地的样子,小满哭哑的嗓子眼儿,像刀一样刻在他心窝子上。那些穿官服的,那些藏在暗处的,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脸。
那股子恨,没停过。乱世的血风腥雨,反而把这火苗子拱得更高了。他要走出去。用这乱世的血,洗干净父母身上的冤屈。
下一步怎么走?需要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石泉镇得变成一块硬骨头。一个能支撑他走到复仇尽头的后盾。
那张名单,在他心里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添。那些名字,早晚得在这乱世里,迎来他们的结局。
石泉镇慢慢喘过气来。有了生气。只是这生气里带着乱世特有的警惕。街上不再死寂。偶尔能看到镇民小心翼翼地出门买点东西。集市在镇衙组织下恢复了。东西不多,多半是拿东西换东西。镇子外头的田里,流民在陆昭的指点下试着春耕。工具简陋得很。但撒下的种子,是实实在在的希望。
这点小打小闹,晃不晕陆昭。石泉镇,在他眼里就是个棋子。一块跳板。他真正的目标,是血海深仇。
镇衙后院。一间不起眼的屋子成了陆昭的情报窝点。他从收编的流民镇民里挑人。看着老实,但眼睛活泛,嘴皮子利索。这些人以前多是小商贩、脚夫。甚至有乞丐。他们熟悉底层。会打听事儿。也不容易被人盯上。陆昭给了他们足够的粮食还有几个铜板。许诺办好了还有重赏。让他们分成几批。悄悄离开石泉镇。往不同的地方去。
重点打听两个地方。一个是父母遇害的山林和附近的村子。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当年看到的人。或者落下什么线索。另一个是青州城。那是原身陆昭的老家。也是他父母遇害前去过的地方。陆昭特别交代。要盯着那些以前跟他父亲有过往来的官吏粮商。他父亲是个读书人。也做过些买卖。可能得罪过谁。还有。那个在茅草屋附近出现的马头儿。这个身份必须查清楚。陆昭反复强调。
陆昭看着准备出门的几个斥候。
“出去打听的时候,别说是替黑风寨办事。”
“就说你们是逃难的,顺道打听亲戚下落。嘴巴给我严实点,耳朵放灵光点。”
“最要紧的,是活着回来。”
斥候们领命走了。身影很快消失在镇子外的荒地上。陆昭知道这趟活儿危险。乱世人命贱。但他必须冒这个险。为了查清真相。
日子就在这种平静又紧张的气氛里过去。陆昭一边管着镇子,练兵,准备打仗。一边焦急地等消息。他继续完善镇子里的各种规矩。组织人手修围墙,挖护城河。把石泉镇变成个好守难攻的地方。医馆还是他笼络人心、攒人缘的重要渠道。他还琢磨着利用石泉镇挨着山的优势。恢复一点小买卖。拿山里的草药、弄好的兽皮。换点外面急需的东西。像铁器、盐巴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