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安宁的保障

换源:

  广场上没见着小满的身影,可陆昭能觉出她就在附近,那股子缠绕在周身的悲恸,还有一种像是终于卸下千斤重担的松快,她感受得真切。

回到住处,小小的身影默默迎上来,伸出稚嫩的手,一把攥住他冰凉的指尖。

陆昭反手握紧,感受着那份暖意和全然的依赖,心口那块石头,总算挪开了。

仇是报了。

可他清楚,这还早着呢。

青州虽在手里了,可外头乱成一锅粥,才刚刚开始。

他得更厉害,护住小满,护住青州,还得建个不一样的活法儿,让老百姓能喘口气儿。

青州城,挨了这一刀,换了个主儿,总算能歇歇了。

陆昭没陷在报仇那点痛快里,他明白,这世道崩了,活着,护着,比那点恨意沉得多。

他坐在州衙里,手起刀落,整改的事儿一件接一件,跟大祥朝那套烂规矩,跟外头那些只会抢的军阀,完全两样。

他想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就得有套干净利索的班子。

陆昭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冒出来,他没看你家祖上是谁,也不问你过去干嘛的,就看你这个人行不行,有没有点本事。除了管吃喝拉撒的,管地里收成的,管打仗的,管判案的,管看病的,各管各的。

有个老先生,以前因为说了句公道话,被那些大户人家给挤兑得不成样子,可他对青州这块地的水啊土啊门儿清,陆昭直接就把他拎出来,让他去管种地的事儿。

几个在流民堆里说话管用,办事也公平的汉子,也被叫去,让他们帮着管管街坊邻里那些琐碎事儿。

地里的庄稼,是眼下最要紧的。

陆昭亲自带着人去田埂上踩,看哪块地荒着,带着人去开,哪条水渠坏了,就去修。

他把脑子里那些什么深挖土啊,换着种啊,拿东西堆肥啊,这些听着有点怪,可管用的法子,一点点教给那些大字不识,却一辈子跟地打交道的农夫。

家伙事儿是简陋,可看着地里新翻的土,撒下去的种子,老百姓的眼里又有了盼头。

城里的太平,是能睡个安稳觉的前提。

陆昭下了狠手,把城里那些趁乱摸鱼的,兵痞子,小混混,一股脑儿全给收拾了。

他颁布了简单易懂的规矩,不许抢,不许打架,不许欺负老实人,还弄了队人马,白天黑夜地在城里转。

夜里青州城里有了灯火,不再是黑黢黢的一片。

街面上能瞧见人了,门闩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里三层外三层的锁着。

谁要是敢伸手,敢动刀子,立马就得吃牢饭,这日子,心总算能放到肚子里了。

城里还开了个大大的医馆,不单是给兵爷们看伤,老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去,不要钱,还能抓药。

陆昭特意挑了些机灵的小伙子,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瞧病,怎么伺候病人。

街上的垃圾都清走了,臭水沟也通了,喝水得烧开,说是能避开不少病气。

市面也活泛起来了,外地的商队敢往这儿跑了。

陆昭把税收减了不少,还派兵护着他们,这下胆子大的都来了。

青州靠着大江,地理位置好,慢慢地,城里又有了人气,南来北往的货物堆满了码头。

那些紧俏的盐巴、铁器、布匹,都能买到了,咱们青州的药材和手艺货,也跟着运了出去。

陆小满在青州的日子,总算安稳了。

她不用再跟着哥哥东躲西藏,每天提心吊胆的。

陆昭给她请了个温和的女先生,教她认字,学些女孩子家该会的。

小姑娘脸上渐渐有了笑模样,有时候能听见她跟新认识的小伙伴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的声音。

可她还是喜欢黏着陆昭,哥哥在哪里,她就像条小尾巴跟到哪里,只有挨着他,她才最踏实。

陆昭做下的这些,像给青州这块干裂的土地下了场春雨,滋润着熬过苦日子的百姓。

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个年轻的主君带来的不一样:有口饭吃,有衣裳穿,晚上能睡个安稳觉,病了有人管,出门也不怕被人欺负。

老百姓的心,比城墙还牢实。

青州百姓都叫他陆青天。

这名声,跟着那些跑南闯北的商队和流民,慢慢传了出去。

不少在乱世里实在没活路的人,听说青州这地方好,就拖家带口地往这儿来。

陆昭心里清楚,外面乱着呢,没点硬扎的本事撑着,眼前这点好,都是空花。

他在州衙后头的那块空地上,开始鼓捣起一支队伍。

“大人,人手倒是好找,可这刀枪甲胄……”老先生有些迟疑,搓了搓手,“咱们底子薄啊。”

陆昭手指敲了敲桌案,发出沉闷的响声,“钱粮不是问题,人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练出一支真能打仗的队伍。”

他从黑风寨那帮旧人里挑,从投降的兵里挑,从新来的青壮年里挑,挑得格外严。

训练也不光是站队形,捅刺,陆昭更看重这帮人的规矩,听话,还有对青州,对他陆昭的忠诚。

他自己写了简单的操练法子,强调一起行动,让干啥就干啥。

青州城,在陆昭手里,像沙漠里冒出来的一块绿地,慢慢有了生气。

它成了无数在乱世里跑来跑去的人们想来的地方。

可这块在黑夜里显得亮眼的地方,也像是黑夜里的灯火,难免引来那些在边上转悠的豺狼。

青州这份安宁和富足,会引来什么样眼红的敌人?

陆昭又怎么守住他亲手弄起来的这一切,守住他身后的上万百姓,还有他唯一的妹妹?

新的麻烦,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

青州城像从火里飞出来的凤凰,在陆昭的治理下,活过来了。

以前破破烂烂的街,现在挤满了人,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城外的地里,陆昭教的法子管用了,绿油油的秧苗看着就让人觉得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医馆里,来看病的人排着队,陆昭陆青天的名声在城里传得飞快。

四面八方的流民百姓,听说青州日子好过,都拖家带口地来投奔。

青州城里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着的房子都住满了,城墙外头甚至搭起了简陋的棚子。

陆昭一件件地安排这些新来的人,年轻力壮的去当兵,有手艺的去作坊,种地的分到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