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邪王王庭就在羌人的北部。
青海的北部是匈奴,西部就是羌人的地盘。
朝着西方极目远眺,雄伟壮丽的昆仑山巍峨耸立,仿若一道天然的巨屏,分隔着不同的地域与文化。
塔里木盆地里生活着大汉人广为人知,却分不清的三十六国。
这些小国林立,各有其独特的风俗与文化然而外界却始终难以清晰地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详情。
经过乌孙和大宛,就来到了大月氏。
吉加尔哇,若要从大月氏重新回到河西之地,漫长的旅途需要耗费大半年的时光。
比起历史上要到汉武帝时期张骞花费十几年的时间通西域,伴随宗教信仰的传播。
吉加尔哇身份带来的便利性,让他获得部落里极大的信任。
毕竟,他是不带政治性的传播文化,又有谁不会欢迎呢。
……
他的身上带着蓝芥给他的玉佩,是可以通话的。
然而,吉加尔哇心中对那位生理意义上的父亲蓝荇,怀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蓝荇倒是对这个孩子没有一丝愧疚,该使唤就使唤。
就像他在河湟迷路的时候,就直接问吉加尔哇有没有认识的人帮助自己。
吉加尔哇只好派了自己驻扎在河西之地的徒弟赶来。
吉加尔哇从大月氏再回到河西,也需要大半年时间。
玉佩可以通话,但是吉加尔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蓝荇发信息的。
………
太学…
大汉的选才制度继承了秦朝,从太学生里面选拔人才只是其中的一种。
“小叔父。”蓝与对蓝珑施礼,面上露出一丝难色。
蓝珑放下竹简:“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他微笑着看着蓝与。
蓝与在咸阳长大,接触最多的人的确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姑母蓝玲。
蓝珑回到咸阳的时候,蓝荇也回来了。
蓝珑会带一些少年人的玩意送给当时已经八九岁的蓝与,蓝珑本质上是把这个侄子当弟弟看待的。
谁让他是二代中男生最小的。
蓝与静静地站在蓝同身旁时,或许会给人一种稍显稚嫩青涩之感。
可一旦将他独自置于众人之前,他那独特的气质与风范便会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同辈之人。
蓝与生得一副好相貌,面容俊美绝伦,双眸明亮而疏朗,整个人散发着典型贵公子的优雅与从容,其举手投足间的礼仪更是恰到好处,尽显世家子弟的风范。
“可是遇到了什么棘手之事?”蓝珑在太学挂名,为的便是能便捷地查阅各类资料。此时,他看着面前的蓝与,关切地问道。
“小叔父,您觉得我能够参军吗?”蓝与鼓起勇气,轻声问道。
其实,他并未敢坦言是父亲询问了自己的想法。
可蓝珑瞧见他那面色忐忑不安的模样,心中便已明了大概。
蓝珑巧妙地回应道:“蓝氏一族,向来并不单纯以家族子弟的功成名就来评判优劣。你可还记得我们的家训?”
蓝与微微一愣,随即回答道:“不求富贵,只为繁衍。”
蓝珑微笑着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未知的事物固然会令人心生恐惧,可蓝氏子弟绝不应被逼迫去做自己内心抵触之事。”
“叔父……”蓝与听了这话,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委屈之情,眼眶也微微泛红。
他暗自思忖,小叔父想必已然洞察到自己内心的怯懦了吧。
“与儿,可是你的父亲给你施加了压力?”蓝珑目光柔和,轻声问道。
“父亲他……”蓝与陷入了沉默。
蓝荇一生都在为了蓝芥以及他自己心中的理想奋力拼搏,对家庭的关心实在是少得可怜。
数年前玛吉尚在人世之时,蓝荇每年还会前往河套巡视,一待便是一两个月,常常不在咸阳家中。
蓝与幼年时,心中唯有母亲的温柔身影,十岁之后,陪伴他的也只是父亲那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身影。
到最后,家中迎来了同父异母的庶弟,还有那夺去父亲所有关爱的堂兄。
他深知自己这般想法或许有些矫情,可堂兄蓝珵为何就能拥有大伯、伯母以及父亲毫无保留的爱呢。
蓝珑轻轻摇了摇头,缓声道:“你父亲乃性情纯粹之人,满心只牵挂蓝氏一族的气运兴衰,至于其他琐碎之事,他一贯是疏忽大意的,你莫要介怀。。”
蓝与听闻,不禁愣住,下意识地重复道:“气运?”
他那满是疑惑的神情,清晰地映照在蓝珑的眼眸之中,蓝珑的面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你竟无法主动感知蓝氏的气运吗?”话一出口,蓝珑似觉言辞过重,赶忙又补充了一句,“你尚未加冠,确实还不能主动去运用它。”
蓝珑继而耐心解释道:“蓝氏的气运蕴含着庇佑之力,至少在你们幼年时,可护佑诸位健康无虞,趋吉避凶,这般力量,你理应有所察觉才是。
蓝与神情略显恍惚,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曾险些被拐走,可那拐子竟倒霉地被马车撞伤,这便是气运的效用吗?”
蓝珑面色愈发凝重,此事他着实未曾知晓,且他料想蓝荇恐怕亦是毫不知情。如此看来,这便是和氏对蓝与控制欲极强的缘由之一了,果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与隐情。
“嗯,没错,此即蓝氏气运之功,待你加冠之后,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蓝珑轻声安慰着蓝与。
“我们蓝氏与其他家族相较,独具特质,你定要对自身满怀信心。”蓝珑微笑着给蓝与加油鼓劲。
经此一番交谈,蓝与心中纠结许久的疙瘩仿佛松开了些许。
………
秦朝是没有选拔人才的制度的,大部分都秦人的人才都来源于齐国的稷下学宫。
在秦朝还存在的时候,秦人的朝廷中,出身秦国的大臣是很少的。
商鞅变法采用的是愚民政策,因此,说是六国的人才灭亡了六国是一点不错的。
……
来自贵族官员世家的默契,人才选拔方式有好几种。
最早的是学宫制,后来又出现的客卿制,军功授爵制,以及爵位继承,还有举荐制度,也就是察举制。
太学是一条通天路,蓝与如今在太学年轻一代中的威望很高,蓝珑一直很看好这孩子。
只不过,性格比起上一代,的确是懦弱了些。
蓝珑走的同样是文道,当淮南子修完,他和刘安都会因为这本书流传青史。
从而给蓝氏带来巨大的气运。
他的路,已经清晰了…
……
“你难道未曾打算在与儿加冠之际,把蓝氏主系玉佩赐予他吗?”蓝珑满是疑惑地询问道。
蓝荇微微一怔,显然未曾料到蓝珑特地前来相见,竟是为了问询此事。
“珵儿将会成为下一任家主,至于与儿……主系玉佩未曾给予同儿。”蓝荇平静地回应道。
蓝珑放下了心,这表示蓝同被排除在外了,而下一代只有这几个孩子,主系玉佩不管怎么样,还是蓝与的。
家主玉佩可以调动家族80%的气运,并且拥有封锁的权限,剩下的主系玉佩只有20%的权限,家族底蕴宝库里的大部分东西,只用这20%已经足够了。
像蓝珑这样的旁系,使用神器需要家主的同意,只有神器使用时,对气运抽取的感知才会明显一些,平常虽然也有“祖宗庇护”,但是几乎没办法主动使用神器的。
“与儿是个极为乖巧的孩子。”蓝珑轻轻将写好的竹简置于蓝荇怀中。
“这是何物?”蓝荇满是疑惑地问道。
蓝珑缓声道:“此乃我为与儿精心拟定的规划,你可拿去当作参考。”
蓝荇苦笑着回应:“他可是我的亲生儿子啊。”
蓝珑亦随之笑道:“诚然是你的儿子,却并非你唯一的子嗣,而于我而言,却仅有这一个亲近的晚辈。”
蓝荇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应道:“我自会仔细阅看。”
………
“这孩子……”蓝秀一边帮蓝芥悉心梳理着头发,一边瞧着那二人的交谈,面容之上隐隐浮现出一丝无奈之色。
人心自是有亲疏远近之分,蓝荇这孩子着实太过罔顾家族之事了。
蓝芥仅是淡然一笑,转而向蓝云问询:“老祖宗,您觉着我弟弟担当家主之位以来表现如何?”
蓝云正惬意地躺在那把太阳椅之上。
闻得蓝芥之言,微微侧了侧头,悠然说道:“你可是心生悔意了?只是你已无法重返人间,且耐心观望吧。”
“父亲!”蓝秀听到蓝云那略带揶揄的语调,不禁有些恼怒。
当初她对这对双胞胎,更看好蓝芥的原因就在这里,纵容武力和智慧不差几分,但孩子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却没想到蓝芥走的比她还早。
在桃花源里等她这个老母亲上来。
蓝芥脾性极为沉稳平和,轻声劝解道:“母亲,祖父都尚且不急,您又何必如此焦急呢。”
蓝秀听了儿子之言,嗔怪地刮了蓝芥一眼,情绪倒也渐渐平复下来……
……
贵族们是不关心军事战争的,但是对于大军团带来的利益,他们是非常关心的。
蓝玲拨出来了超百万的军费,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争的齿轮一旦转动,便带动了无数产业的运转。
这些军费会用在粮草和武器上。
还有一部分的脱产军队的军费。
只有一小部分军队是可以领军饷的,大部分的军队都是由百姓服兵役而来的。
木头,马匹,粮草,还有麻衣,甚至是醋布这般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在行军打仗的漫长征途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承包了任意一项,皆可获取极为可观的利润,足以令人赚得盆满钵满。
在咸阳经商的大商人,往往身后都站着大贵族大势力。
战争前和战争后都是一场贵族的狂欢,高层的利益再分配。
………
王姪已经入宫有两个月了。
颇受刘启的宠爱。
这时代,寡妇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生过孩子的女人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二婚在这个时代比比皆是。
因为很多女人都卡在了生孩子这一关,而生过孩子的女人代表着健康和有福。
王娡阅罢母亲臧儿的来信,目中隐隐泛起一丝不悦。
王姪的母亲叫臧儿,是项羽分封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嫁给平民王仲,生下一子王信,两女王娡和王皃姁,王仲死后改嫁长陵田氏,又生田蚡和田胜.
长陵田氏经营木材和石料,本身长陵就是一个巨大的墓群,周遭聚族而居者多涉足此两项营生。
臧儿来信意图将田氏引入朝廷军需采办事务之中。
虽然只是刘启一句话的事情,不过王姪确实是非常不情愿的。
因为这非常影响自己在刘启面前的形象。
她的理想是做到吕后,或者说是如今蓝玲的程度,她的野心是非常大的。
生出皇子,巩固地位,成为太后!
她的目标非常清晰。
她不能肆意挥霍帝王的宠爱,就算要给家族要好处,那也是要让自己的兄弟做到丞相或者是御史大夫这样的位置,而不是让他们去当一个小小的商人或者是军需官!
王姪把信件放到蜡烛上,燃烧起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