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望着战场上那宛如魔神般傲立的杨宇,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汹涌。他曾经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在这绝对的武力面前被击得粉碎。此刻,他肥胖的身躯颤抖着,脸上的横肉也因恐惧而不停抽搐。
“这......这杨宇竟如此恐怖,吾董卓一生纵横,从未见过此等人物。”董卓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身旁的李儒脸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主公,如今之计,唯有臣服,方能保住性命和些许势力。”李儒颤抖着说道。
董卓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此乃天意。”
在董卓的命令下,残军们收拾起残旗,缓缓朝着杨宇的方向前行。董卓坐在马车里,内心忐忑不安,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当董卓的队伍来到杨宇面前时,董卓战战兢兢地走下马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头深深地低下,不敢直视杨宇的目光。
“杨宇将军,吾董卓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的威严。从今往后,吾愿臣服于您,听从您的差遣。”董卓的声音带着颤抖和谄媚。
杨宇冷冷地看着董卓,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董卓的灵魂。
“董卓,你作恶多端,本不应留你性命。但今日本将军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若你再有二心,定斩不饶!”杨宇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董卓连连叩头:“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多谢将军。吾董卓定当洗心革面,忠心耿耿。”
而十八路诸侯这边,气氛同样凝重。孙坚坐在营帐中,面色阴沉。他回想起战场上杨宇那无敌的身姿,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吾孙坚自认为勇猛善战,却不想在杨宇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孙坚长叹一声。
其部下黄盖说道:“主公,如今形势比人强,那杨宇武力盖世,我们若不臣服,恐有灭顶之灾。”
孙坚沉思片刻,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也罢,为了兄弟们的性命,为了江东的百姓,暂且臣服。”
袁绍的营帐内,谋士们争论不休。
“主公,杨宇势不可挡,我们若不低头,必遭灭族之祸。”
“哼,难道我们要向一个无名之辈臣服?吾袁绍不甘心!”袁绍怒拍桌子。
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骄傲。袁绍带着部下,来到杨宇面前。
袁绍拱手道:“杨宇将军,吾袁绍愿率部臣服,望将军能给我们一条生路。”
杨宇扫了一眼袁绍,说道:“袁绍,你虽兵多将广,但却无济世之才。今既已臣服,当真心悔过,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袁绍连连称是,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表露半分。
曹操则显得较为坦然。他深知杨宇的强大,也明白此时的形势。
“吾曹操愿辅佐杨宇将军,共创太平盛世。”曹操说道。
杨宇微微点头:“曹孟德,你的才能本将军早有耳闻,若你真心效力,必有一番作为。”
其他诸侯如公孙瓒、袁术、马腾等也纷纷前来表示臣服。他们或诚惶诚恐,或心有不甘,但在杨宇的威严下,都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杨宇看着这些曾经趾高气昂的诸侯如今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心中感慨万千。
“从今往后,尔等当齐心协力,共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若有二心,休怪本将军无情!”杨宇高声说道。
诸侯们齐声应道:“谨遵将军之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卓和十八路诸侯开始整顿兵马,听从杨宇的调遣。董卓收敛了自己的残暴,努力约束部下,试图改变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形象。
十八路诸侯也不敢再有丝毫的异心,兢兢业业地执行杨宇的命令。他们深知,杨宇的眼睛时刻在盯着他们,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杨宇开始着手重建秩序,他派遣将领治理各地,推行仁政,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耕和商业发展。在他的治理下,原本满目疮痍的大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然而,一些潜在的危机仍在暗中涌动。
董卓的部下中,仍有一些人心怀不满,认为董卓向杨宇臣服是一种耻辱。他们暗中勾结,企图寻找机会推翻杨宇的统治,重新恢复董卓的权势。
十八路诸侯中,也有部分人表面上顺从,背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杨宇深知这些隐患,但他并未急于采取行动。他一方面加强对董卓和诸侯的监视,另一方面继续巩固自己的势力,培养亲信,扩充军队。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杨宇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
“吾知道,尔等之中仍有人心存不轨。但本将军告诉你们,只要你们真心为天下百姓做事,过去的过错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敢有丝毫背叛之心,定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杨宇的声音冰冷而坚定。
董卓和诸侯们心中一凛,纷纷表示忠心不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宇的统治日益稳固。他的威名传遍天下,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但杨宇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要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天,杨宇收到密报,称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正在密谋造反。杨宇立刻召集亲信将领,商讨对策。
“董卓这老贼,果然还是不安分。”杨宇怒道。
“将军,不如趁此机会,彻底铲除董卓的势力。”一名将领说道。
杨宇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好,此次定要让董卓再无翻身之日。”
杨宇亲率大军,迅速包围了董卓的营地。董卓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
“李傕、郭汜这两个蠢货,坏了吾的大事!”董卓骂道。
此时,杨宇已经来到营门前。
“董卓,你的末日到了!”杨宇高声喊道。
董卓无奈,只得带着亲信走出营帐,再次向杨宇跪地求饶。
“杨宇将军,吾董卓管教无方,求将军饶命。”董卓涕泪横流。
杨宇冷冷地看着他:“董卓,你屡教不改,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罢,杨宇手一挥,士兵们一拥而上,将董卓及其亲信全部斩杀。
消息传出,十八路诸侯皆惊。他们更加明白,杨宇绝非心慈手软之辈,若再有二心,下场将和董卓一样。
从此,十八路诸侯彻底安分下来,全心全意地开始辅佐杨宇。未来将在杨宇的领导下,国家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