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皇帝的决心!

换源:

  听说皇帝要试射一发,于谦本来是十分抗拒的,但是在朱祁钰的强烈要求下,只得同意。

一旁的军士取出了火药,然后小心的将火药装填压实,最后嵌入铅丸,准备工作才算完成。

朱祁钰举起鸟铳,用引火点燃火绳,然后等待火绳击发火药,最后瞄准击发,向着十余步外的靶子射去。

砰的一声巨响之后,铅丸射出之后,伴随着的就是刺鼻的火药燃烧的味道,然后剧烈的烟雾弥漫开来。

呛的朱祁钰连连后退,挥手驱散了烟雾,连忙向着靶子看去。

这鸟铳的威力确实不俗,但是这烟雾实在太大,而且准头也很有问题,这么近的距离尽然脱靶了。

而且发射之前的准备工作,十分的繁复,射击速度实在堪忧。

朱祁钰仔细观察着手上这把鸟铳,射击之后没有形变,也没有炸膛,质量还是不错。

“这现在是咱们大明制式装备了么?”

“陛下,你手拿着的是兵仗局刚研究出来的新式火铳,不在需要引火物引火了,不过数量有限,也只有京师现在有一些。

“神机营常用火铳,还是以老式的为主。”

朱祁钰听完,点了点头。

确实在他以前看的纪录片里,这种依靠火绳点燃的鸟铳,大概在嘉靖年间才会普及。

现在的大明确实还是以老实的火门枪为主。

看到朱祁钰对于火器貌似非常的感兴趣,于谦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陛下,这些年兵仗局研究出来不少新玩意,什么万人敌,神火飞鸦,千里炮等等,不过大部分都是有名无实,靡费巨大,没什么大用。”

靡费巨大,没什么大用,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皱了皱眉头。

刚才于谦已经提过了一次,他并没有在意。

现在听来他有些琢磨出味道来了。

虽然于谦平时所思所为,已经是很敢于天下先的读书人了。

但是传统文人的依然禁锢这他。

连续两次的进言,关键还是在哪靡费巨大上面,花钱太多,造出来的东西却不适用。

于谦看了皇帝没说话,又继续说道。

“很多人巧立名目,随便有个想法,就敢到兵部索要钱帛,浪费大量的钱财和火药。”

这个套路朱祁钰到是明白,这不就是很常见的骗经费么。

不过对于于谦的看法,他确是很不认同。

“于尚书啊,对于你所说巧立名目之事,肯定是有的。”

“但是这没什么大用之语,确是大大的不对,万事万物要发展创新,不都是一点点摸索改进出来的么。”

“就拿我手上这火铳来说,相比于旧式的来说,光是一个引火方式的改变,就能让节省一个专门用来点火的人员,这就是大大的进步啊。”

“所以,火器还是得接着造,接着改,造出来再说,我大明的诸多火器,不都是一点点改出来的么。”

于谦听完之后,一时之间也有些错愕,这新皇帝看来对于火器倒是有些研究。

思索了片刻之后,皇帝的话不无道理。

“臣愚钝了,陛下言之有理。”

朱祁钰顺手将火铳,递还给兵士,回头对着于谦说道。

“不过你手这巧立名目也是要防备的,加强监管就是,因噎废食之举肯定是要不得的。”

于谦拱手称是。

两人继续巡视,朱祁钰今天心情大好。

这一路看来,当今的大明,无论是科技、资源还是制度,依然领先于周边各国。

只需要一些细微的改动,更强的监管措施,那大明依然站在世界之巅!

一路走走停停,在一处视野极佳的角楼之上,于谦驻足说道。

“陛下请看,我们现在所处城门,防御之力如何。”

朱祁钰环顾四周,大致估算了一下。

“除非敌军数十倍于我军,要不然绝无攻下的可能!”

于谦闻言继续说道。

“这还是只是一处,再往前走便是德胜门和安定门,其中德胜门更是设置了三道瓮城,瓮城之上还有更宽广的运兵道和跑马道。”

“其防御能力,数倍于此处!”

“陛下,臣今日请陛下巡视城防,就是想让陛下亲眼看看,我大明京师固若金汤!”

说罢,重重的拜在了地上。

于谦不是拎不清的腐儒,自从他主掌京师防务之后,关于他的流言和弹劾从没听过,这些流言和弹劾最终目的,还是南迁之议。

想要南逃的朝臣、勋戚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虽然皇帝从没提及过这些,但是他还是有些怕,万一新帝刚刚继位,承受不住压力,那可就万事休矣。

所以他今天请皇帝亲眼来看看,用实际行动证明,京城守的住!

朱祁钰看着跪拜于地的于谦,走上前去将他扶起,顺便帮他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

“于尚书,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别忘了朕曾经有过诺言。”

“你放手去做就行,不用顾忌其他,只要朕还在,这大明京师就在,大明就在!”

说罢,他扶着城墙看向了远处。

城外浓烟滚滚,一片片树木被砍倒,满目都是疮痍之色。

“只是可惜了这大好河山啊。”

于谦一时有些不解。

“陛下,九边重镇都还在我们手里,大明河山还在啊。”

朱祁钰摇了摇头。

“九边确实还在,瓦剌人还没南下破关。”

“可是,这坚壁清野,清的是我们自己的土地啊,砍伐焚烧的可都是我们自己树木啊。”

“百姓虽然都可迁入城内,可到时候村寨被毁,万民流离失所,而且即将入冬,他们在城内的安置都是大问题。”

“瓦剌人还没到,兵祸却已经烧到了百姓的头上。”

“若是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一仗无论如何,大明都将损失惨重。”

说罢,一拳重重的砸在了城墙之上。

于谦没有说话,他也抬起头看向城外。

陛下没说错,无论战局如何,大明都败了,从土木堡之战起就已经败了。

手上吃疼的朱祁钰,也冷静了下来,挥手打断了刚要开口的于谦,继续说道。

“放心,朕不会冲动的,眼下守住京师,确实乃是第一要务。”

“不过,我大明这十数万军民的血,可不会白流的。”

“待他日,缓过这一口气来,定要让瓦剌人血债血偿!”

于谦听着皇帝的豪言壮语,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高呼吾皇万岁。

他只是默默站在朱祁钰的身后。

这段话,同样是他心中所愿!

(求鲜花,求评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