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早朝。

换源:

  “王爷,今天有朝会,您该准备入宫了。”

听到兴安的催促,朱祁钰百般不愿的下了床。

“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寅时了,王爷您先洗漱,我去给您备车架。”

我的天,这还不到凌晨五点...

难怪明朝的大部分皇帝都不愿意早朝,这是人干的活么。

百官们更是惨,估计三点就得到午门外候着,最狠的资本家也不敢这么剥削员工啊。

抱怨归抱怨,事还是得做。

不大功夫就已经收拾停当,出门上车直奔皇宫。

自从前日从太后宫内回来,朱祁钰如愿获得监国摄政的大权,不过至于自己到底能把这权利用上几分,他自己心里还真没底。

顺便也是恶补了下朝堂礼仪,尤其是早朝规矩,还真是大开眼界。

大明的朝会分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性质更像是官员们对于皇帝的祝贺,是礼节性的,不涉及政务。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性质与大朝相似,只是朝贺,不谈政事。

常朝,就是日常大家口中的早朝了。

今天就是常朝了,主要商议瓦剌南下,防务京师的大师,耽误不得。

车架行至午门,门前百已经是齐聚了,夜色之中黑压压一片,很是壮观。

朱祁钰到到达奉天门,太后早已经端坐于帘后了。

“臣,拜见太后娘娘。”

“郕王免礼,朝内诸事,就托付郕王了。”

“臣子本分。”

朱祁钰行完礼,一旁的的内监金英连忙凑了过来。

“王爷,您的位置已经准备好了。”

顺着金英所指,龙椅之旁放了一把椅子,对比那一旁的龙椅,显得有些扎眼。

这时殿外传来三通鼓声,上朝的时间到了。

鼓声之后,午门开二门,官军旗校先进入摆列好仪仗,在等钟声响起,文武百官进列队进入。

“王爷,可以开始了么?”

金英在一旁询问道。

“嗯。”

朱祁钰应了一声,心里面则是异常紧张,虽说开始之前做足了功课,但是这毕竟是二世为人头一遭,紧张要是在所难免。

只见金英走到殿门前,喝道:“百官进殿,乐起,鸣鞭。”

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进入殿内,行一拜三叩头礼节。

不过这众臣叩完头后,这才看到了龙椅旁边坐着的朱祁钰,不由的都大感惊奇。

虽然都知道这郕王钦定的京城居守,不过平日里也没人当会事,毕竟皇帝就这一个兄弟,别人也干不了这活啊。

今天怎么着还上殿来了?

随着百官进殿,朱祁钰也是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对旁边的成敬道:“上朝!”

对比朱祁钰,成敬则是平静的多了,中气十足的喊道:“上朝!”

殿内文武,齐声唱:“吾皇万岁!”

不过这声万岁可不是对着他朱祁钰,而是对着那把椅子喊的。

这会朱祁钰也感觉适应了下来,这朝会也就那么回事呗。

金英率先一步,对着群臣喊道:“太后口谕,陛下御驾亲征,国事不可轻废,自即日起,朝中大小事务,具有郕王统筹。”

听完金英的传谕,除了前日传召到宫内的老大人之外,其余群臣则是惊疑起来。

先是九城戒严,然后就是郕王监国,这是有大事发生啊,嗅觉么敏锐一些的,更是已经联想到了关外的战事了。

不过怀疑归怀疑,这口谕还是要遵行的。

“臣等领太后懿旨。”

金英继续喊:“有事启禀,无事退朝。”

朝会终于正式开始了。

“臣有事启奏。”

最先出列的是右都御史赵谦。

“禀王爷,今陛下亲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请王爷以江山社稷为重,定立储君以安天下。”

这立太子之事,前日已经商议妥当,也算是让朱祁钰掌权所要付出代价之一。

也是孙太后同意让朱祁钰监国的条件之一,这天下还是朱祁镇的啊。

既然以提前定好,朱祁钰示意一旁的金英,按约定来即可。

圣旨已经备好,金英上前一步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皇长子朱见深,天资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

“授朱见深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传播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杂事完毕,朱祁钰清了清嗓子,该干正事了。

“今日朝会,实是有因前日传来紧急军报,兹事体大,需得群臣合议。”

“于侍郎,你先将军报念于诸位大人,大家随后再行研判。”

随后于谦领命出列,军报已经备齐,对比前日宫内,又多了几份。

昨天朱祁钰与于谦已经仔细协商过了,后续送来的军报更加齐备,皇帝被俘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还不如彻底告知群臣,大家早做准备。

于谦整理了下手中的军报,开口道:“前夜丑时,兵部收到急报,言我大军作战不利,损失惨重。”

听到这里,百官们也开始议论了起来,不过堪大家神情也并不是很意外。

胜败乃兵家常事,尤其一些文臣甚至有些幸灾乐祸,既然战败那武将们肯定是要担重责的。

于谦继续念道:“八月十三日,也先大军袭击我军后部,恭顺侯吴克忠,广义伯吴克勤领一万五千兵马阻击也先,不敌,全军尽没。”

“贼酋势大,上领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带兵四万五千人断后,于鹞儿岭中伏,全军覆没。”

念到这,群臣在也按捺不住了,就这两仗就这折损了六万余人,其中还有三位勋戚。

尤其成国公,更是大明定海神针,就这么没了?

这下无论文武都能感觉到大事不妙了,虽说文武相轻,但是败成这样,大明立国这么多年对于漠北所建立的优势,彻底毁于一旦。

奇耻大辱啊!

当下已经有数位臣子出班,要求诛杀国贼,矛头直至内宦。

看着朝堂之上乱哄哄的一片,成敬连忙上前高呼:“肃静!”

朱祁钰随后起身说道:“诸位大人,莫急,等于侍郎念完军报在行讨论。”

(有老哥再看,给留个评价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