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别院。
朱瞻墡身边的小太监吓得瑟瑟发抖。
自古皇帝驾崩乃天大的事。
一年之内,两位皇帝驾崩,无异于天塌了。
“皇孙殿下,这....这是真的吗?”
朱瞻墡很淡定,这才哪到哪。
从永乐朝开始,祖孙三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死的早。
朱瞻基的英年早逝才是最可怕的,叫门天子还不得把朱棣给气死?
“王昶,莫要慌张,父亲和皇爷爷并不在此。”
太监王昶不是装给谁看,而是发自骨子里的颤栗。
朱瞻墡小声嘟囔道:“皇帝有什么好做的?真不如当个逍遥王爷,天天山珍海味,偶尔欺压一下良家妇女,小生活不要太惬意哦。”
王昶腿都打颤了,“皇孙殿下,这......”
...
东宫,正院。
朱高炽、朱瞻基和太子妃张氏站在院中。
三个人都石化了。
朱高炽肥胖的身躯喘着粗气,眼睛蹬的像铜铃,满脸的不可置信。
“我.....我......”
朱瞻基连忙搀扶住老爹。
这要是不小心摔一跤,连那十个月都没有。
“爹,这都是无稽之谈,爹莫要相信。”
朱瞻基嘴上劝慰,心里对天幕是相信的。
朱高炽好容易顺过气来,轻轻叹了一口气。
“小子,你我都知道天幕定是所言非虚,你爹我不是贪恋权利之人。你皇爷爷是马上天子,从靖难之役起便是我来监国,与皇帝只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我担心的是你呀!”
“爹,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皇爷爷看重的是朝堂的稳定,一年时间,两个皇帝驾崩,对朝堂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你皇爷爷会无动于衷吗?”
朱瞻基大惊,“您的意思是,爷爷有可能会改变立储之心?”
太子妃张氏走过来说道:“太子,你多虑了吧?瞻基从小在陛下身边长大,现在又是皇太孙身份。”
“妇人之见!老爷子是什么人?一生戎马,心肠最是狠辣,岂会因为江山社稷而有恻隐之心?”
“那该怎么办呀?”张氏着急了。
“唉,先看看吧,看看事态的发展!”
.....
紫禁城,乾清宫。
朱棣满脸惊骇,杨荣等人似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脸上的表情凝重。
任谁都知道朝堂稳定的重要性。
杨荣金幼孜等人之所以支持朱高炽,正是不希望争夺皇位的事情发生,会让朝堂乌烟瘴气。
“好在还有瞻基!”
朱棣轻声说道,不知是自我安慰还是说给众臣听的。
【公元1425年,朱瞻基继位,年号宣德。】
【继位后,他平息了二叔朱高煦的反叛,把二叔做成了瓦罐鸡,继续沿用朱高炽与民休息的政策。】
朱棣的情绪激烈的变化着。
从悲到喜,再从喜到悲,接着又从悲到喜。
朱棣脸上的表情急剧变化。
当看到好圣孙继位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欣喜。
次子朱高煦反叛,他怒火中烧。
朱瞻基将朱高煦做成瓦罐鸡,朱棣出离的愤怒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
只要是大明宗室后裔,出生时就含着金汤匙。
护犊子这方面,朱棣是一脉相承的。
靖难之时,他曾对朱高煦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虽然是画饼,却也足以说明朱棣对朱高煦的喜爱。
“好圣孙!果然是好圣孙!”
“陛下,汉王造反,太孙许是无奈。”
朱棣一摆手,“无奈什么?汉王毕竟是他的亲叔叔,给个痛快也就罢了,为何要如此侮辱,让汉王死的这么没有尊严?”
众人语塞,心里也觉得朱瞻基属实过分了。
哪怕诛杀汉王一家他们也能理解,做成了瓦罐鸡是什么鬼?
朱棣不再说话,目光继续看向天幕。
.....
皇城,汉王府。
朱高煦的脸色白一阵红一阵。
赵王朱高燧喝了一杯酒,脸上浮现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啧啧啧,瓦罐鸡,二哥,你可真惨!朱瞻基那小子别看平常对你我恭顺,心可黑着呢!”
“啪”的一声,朱高煦一巴掌拍在案几上。
“这个小王八蛋!绝不能让太子和这小子登上皇位,要不咱哥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二哥,我支持你!日后你当上皇帝,给弟弟一块好的封地就成。”
“好说好说!就算你我二人共治天下,也不无不可!”
朱高煦是个莽夫,朱高燧的脑子还是好用的。
二哥愿意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
自己躲在暗处,看朱高煦和朱高炽鹬蚌相争,说不好自己能成为那个渔人。
.....
东宫,正院。
“你.....你小子手段竟如此残忍!”
朱瞻基讪笑道:“爹,我还什么都没做呢!这都是天幕的一面之词,可做不得准。”
朱高炽一脸颓然,“唉,也不知道你皇爷爷怎么想的,他最痛恨亲人之间自相残杀。”
朱瞻基嘟囔道:“不自相残杀哪来的天下?爷爷不会真相信自己是太祖爷传位得来的吧?”
“噤言!这话也是你能说的?讨打!”
朱高炽扬手做出打的姿势,朱瞻基连忙嬉笑着跑向一边。
“哎呀,你们爷俩别闹了,想想这事该怎么解决吧!”
朱瞻基梗着脖子说道:“还能怎么解决?只许他汉王造反,还不许后世的我杀他了?”
“杀归杀,但是不该用这种手段,你不是给老爷子添堵吗?”
朱瞻基总体来说心情还是不错的。
自己和老爹顺利登上皇位,这比什么都重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