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随丫鬟来到堂厅的徐辉祖只见一身青衣素裙,松松挽着的堕马髻上除了并蒂的两朵素银珠花外别无他物,却更衬得肌肤如雪的她清丽动人。年纪虽小但也可看出将来必定是一位倾城倾国的丽人儿。
这位将来被称为明成祖仁孝皇后的徐妙云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精通四书五经,被人们称为“女诸生”,后被朱元璋许配给明成祖朱棣,靖难时曾登上城墙督战。
此时虽未成年,但也颇具威仪,徐国公府的大大小小事务皆是由徐妙云一手打理,在徐府,徐妙云说一不二,弟弟妹妹们更是敬重畏惧!
“辉祖,父亲三日后即将领兵北伐,近几日就在军营无法抽身回家,要我叮嘱与你,切记莫要惹事生非,父亲不在时你身为长子就是我们徐府的顶梁柱,你知道吗?”徐妙运转头和徐辉祖叮嘱
“姐,你就放心吧,弟弟我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保证安分守己与人和气,绝不惹是生非”徐辉祖闻言赶紧拍着胸脯保证
“那你便回去休息吧,明日记得去大本堂不可迟到”
徐妙云的话音刚落,徐辉祖就面如死灰,皮笑肉不笑
“知道了,姐姐,无事的话弟弟回去休息了”徐辉祖说完见徐妙云点头后转身离开了堂厅
“娘的,上一世上了一辈子学,刚刚毕业可以自由的感受生活时给我弄到这里来,来了第一件事又是上学,还谈什么血战沙场,封侯拜将,封狼居胥?”
想到这里,徐辉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想想就已经令人绝望了,尤其是古代的学堂都是一些之乎者也圣人学说,让现代来的徐辉祖更无法接受。
思来想去实在没什么办法可以名正言顺的逃学,这可是封建时代,真的会被打板子、鞭子抽,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天早早被丫鬟喊起来一顿捯饬,吃过饭后的徐辉祖一脸绝望的坐在去往大本堂的马车内。
颠簸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听到车厢外“吁”的一声,紧接着马车便慢慢停了下来
“少爷,到了”车厢外传来车夫的声音,紧接着车夫拉开了帘子,徐辉祖深吸一口气跳下了马车。
只见空地上已经停放了不少马车轿子,都是来上早课的功勋大臣之子,两三成群的少年们正在互相交谈寒暄着。
环视一圈后的徐辉祖发现,基本武将和文臣之子分为两个阵营,在这之下又分成了几个小圈子,由此可见大明后来的党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父辈们的党争也在影响着下一代
“辉祖,这里这里”徐辉祖正思考着就听见一阵呼喊声,打眼望去,三四个少年正朝着自己挥手叫喊
“你们来的还挺早啊”徐辉祖迈步走上前去说道
这几人为首的正是曹国公之子,后世封号大明战神一代目的李景隆,六十万大军被燕军杀的丢盔弃甲。
永乐登基后的永乐二年,被各部官员接连弹劾,遂被褫夺爵位,抄没家产,软禁于家中,后死于幽禁之中。
“辉祖,过几日你父亲即将领兵出征北伐,实在叫我等心生羡慕,不知何时我等才能独自领兵征战沙场”李景隆满脸艳羡高声说道
“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成天只会打打杀杀,匹夫之勇只会劳民伤财,怎如我等每日饱读诗书,将来治国理政平天下”
就在这时传来一道让众人勃然变色的声音,转头看去不远处四五个少年,一个个穿着光鲜华丽,满脸傲然,身边还跟着模样像是书童的小厮。
“这帮子人模狗样的东西,一天天觉着自己读了几年圣贤书就看不起我等武将之子”
“算了算了,少说几句吧!”
“咱们可惹不起这些人,回头跟家中添油加醋的告状,第二天朝会上肯定要参我们父辈一本,最后定个管教不力,倒霉的还是咱们!”
身后响起来一阵嘟嘟囔囔的声音,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反驳。
“哼”李景隆怒哼一声,却也同样不敢再多说什么,曹国公李文忠的鞭子可不跟你嘻嘻哈哈。
虽然李文忠和皇室沾亲带故,可他平时谨小慎微,对李景隆的管教也颇为严格,如果在外面惹出什么事端,最后倒霉的还是他李景隆。
“哈哈哈,笑煞我也,真是丢了尔等父辈的脸,只有一身腱子肉,脑袋里面装的全都是浆糊?连话都不会说了吗?”
“拉倒吧,他们父亲看到我等父辈都不敢多说几句,更何况这些臭番薯、烂鸟蛋?”
“是极是极,理这些废柴做什么?”
“哈哈哈.....”
听着对面轻蔑的话语和笑声,所有勋贵之后统统变了脸色,虽然武将之间平时也多有不和,但是对面的一番话语好像一个大巴掌狠狠的扇在了所有人脸上。
正在这时,一身着绿色官袍中年官员走了出来喊道:
“肃静,有序排队入堂”
众人只好赶紧闭嘴排起长队准备入堂开课,正在这时李景隆凑到身旁咬牙切齿的说道:“辉祖,这些人太放肆了,说我们也就算了,连我等长辈都牵扯进来,气煞我也!!”
“无妨,跳梁小丑就是了,不急,现在争论也只是浪费口水,我自有计划”
徐辉祖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这些所谓的读书人他本来就厌烦的很,更别提大明末期那些东林党所做的事情,想起来更是恨的牙根痒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