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硬闯工部衙门,你的规矩不算数!

换源:

  农事改良总司,后堂。

气氛,压抑得有些沉闷。

杨林将工部衙门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完毕,脸上依旧带着未消的怒气与憋屈。他本以为手持主事手令与陛下口谕,去办这第一件差事,必然是畅通无阻,风光无限,却没想到,一头便撞上了工部那块又臭又硬的官僚铁板。

“主事大人,那虞衡司郎中张绍,分明就是故意刁难!他嘴上说着规矩,实则就是看我们总司是新设衙门,看您年岁尚轻,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好让我们日后凡事都得求着他们工部!”

杨林气愤地说道:“依下官之见,此事只能按他说的,先列出文书,层层上报,再由下官去各处打点关系,慢慢磨了。只是这样一来,怕是会大大延误了陛下交办的差事啊!”

这便是官场的老规矩,也是最让人无奈的“潜规则”。

然而,坐在主位之上的陈渊,听完他的汇报,脸上却无半分怒色。他只是端着那杯尚温的热茶,轻轻地吹了吹气,仿佛在听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趣闻。

“打点?排队?等候批复?”

陈渊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杨副使,看来,你是忘了我们农事改良总司,是做什么的了。”

杨林一愣:“下官不敢忘,我等是为陛下分忧,为……”

“不。”陈渊打断了他,站起身来,一双眸子在瞬间变得锐利如鹰,“我们这个衙门,不是来跟他们讲人情、论资历、排队办事的。”

“我们,是来办事的。是来办陛下亲自交代的,十万火急的差事!”

“他们想讲规矩?”

陈渊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

“那我们就去跟他们,好好地讲一讲,到底谁的规矩,才是在这大明朝,真正算数的规矩!”

他一甩袖子,沉声下令:“杨副使,备车!随本官,亲赴工部衙门!”

……

工部,乃是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交通、土木、营造等事,位高权重,衙门之内,官吏往来,气派非凡。

当陈渊和杨林的马车停在工部衙门口时,立刻便有守门的小吏上前盘问。杨林亮出自己的腰牌和陈渊的官印手令,那小吏见是新设的“农事改良总司”主事亲临,倒也不敢怠慢,一路引着二人,来到了主管营造、物料的虞衡清吏司。

司内的官衙大堂里,数十名官吏正在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算盘声、翻纸声、低语声不绝于耳,一派繁忙景象。

虞衡司郎中张绍,正端着一杯热茶,优哉游哉地听着下属的汇报。他看到杨林去而复返,还带来了一个面生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他慢悠悠地放下茶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哟,这不是杨副使吗?怎么,这文书……这么快就写好了?”

杨林脸色一沉,正要开口,陈渊却上前一步,对着张绍淡淡地拱了拱手。

“农事改良总司主事,陈渊,见过张郎中。”

“哦,原来你就是陈主事。”张绍拖长了语调,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却连屁股都没挪一下,“陈主事年轻有为,真是后生可畏啊。只是……不知陈主事今日亲临我这小小的虞衡司,所为何事啊?”

这副明知故问的倨傲姿态,让杨林气得牙痒痒。

陈渊却依旧平静,直截了当地说道:“为‘神工犁’的工匠与物料而来。此事,乃陛下昨日于皇家农苑,亲口下达的旨意,想必张郎中,不会不知吧?”

“知道,当然知道。”张绍笑了笑,摊手道:“可知道归知道,规矩归规矩啊。陈主事,您是新入官场,可能有所不知。我工部家大业大,每日里经手的项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若是个个都说自己是‘紧急要务’,那本司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了?所以啊,凡事,都得有个先来后到,都得按章程办事嘛。”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引得周围不少工部官吏,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他们看来,这新来的愣头青,怕是要吃个大大的闭门羹了。

“规矩?”

陈渊闻言,不怒反笑。

他向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堂,让所有人的动作,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张郎中,本官也正想与你好好论一论这‘规矩’!”

“敢问张郎中,在这大明天下,是工部衙门的内部章程规矩大,还是当今陛下钦发的圣旨口谕,规矩更大?!”

此言一出,如平地惊雷!

整个大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张绍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敢如此锋利,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了“抗旨”的高度!

“你……你休要血口喷人!”张绍又惊又怒,猛地站了起来,“本官何时说过陛下的旨意规矩不大了?”

“哦?是吗?”陈渊步步紧逼,眼神如刀,“那本官再问你!陛下命我总司,火速试制神工犁,以利秋后推广,此事,关乎的是天下农事之根本,是陛下心中最记挂的百姓民生!而你,却以‘规矩’为名,要将此等‘天子要务’,排在那些修墙补瓦的寻常工程之后,慢慢‘排队’、‘等候’!”

“这,难道不是说,你心中的‘规矩’,比陛下的‘忧心’,还要大吗?!”

“我……我没有!”张绍的冷汗,下来了。

这顶大帽子,扣得太狠!他根本承受不起!

“没有?”陈渊根本不给他喘息之机,他猛地一回头,对身旁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的杨林,厉声下令:

“杨副使!取笔墨来!”

“是!”杨林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给本官当场记录!”陈渊的声音,冰冷而又决绝,响彻大堂!

“就记:洪武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农事改良总司主事陈渊,奉旨赴工部协调神工犁试制一事。工部虞衡司郎中张绍,当众明言:‘圣上旨意,亦需按工部规矩排队等候,不可擅动!’”

“你……你敢!”张绍吓得魂飞魄散,指着陈渊的手,抖得不成样子。

陈渊理都未理,继续喝道:“记完之后,将此‘工部见闻录’,立刻裱好!本官这就亲自进宫,呈于御前!请陛下他老人家,亲自来圣裁一下,他这道旨意,到底该不该……守这张郎中口中的‘规矩’!!”

“不!不要!”

当听到“呈于御前”、“请陛下圣裁”这八个字时,张绍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

他“噗通”一声,竟是双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脸上那点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无尽的恐惧。

他毫不怀疑,这番话若是真的传到那位铁血帝王的耳朵里,他这个郎中的官帽,今日就得掉在地上!

“陈……陈主事!陈大人!下官……下官知错了!”

前一刻还倨傲无比的张绍,此刻竟是带上了哭腔,连滚带爬地跑到陈渊面前,脸上堆满了比哭还难看的谄媚笑容。

“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是下官狗胆包天!下官该死!下官说的那些,都是混账话!都是屁话啊!”

他“啪啪”地就给了自己两个响亮的耳光。

“误会!这都是天大的误会啊!陛下交代的差事,就是天大的事!哪有什么规矩?陛下的旨意,就是规矩!”

他转过头,对着堂中那些早已吓傻了的下属,声嘶力竭地咆哮起来:

“都还愣着干什么?!瞎了你们的狗眼吗?!”

“快!立刻去!把咱们司里,不,是整个工部最好的铁匠、木匠,全都给老子调过来!还有那库房里存着的上等精铁,上等梨木,全都给陈大人送去!要多少给多少!一个时辰之内,若是人手和物料还到不了皇家农苑,你们……就全都给老子滚回家种地去!!”

整个工部大堂,瞬间鸡飞狗跳。

陈渊冷冷地看着眼前这出闹剧,心中波澜不惊。

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已经烧起来了。

而且,烧得很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