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兵部暗递橄榄枝,御苑琐事藏玄机

换源:

  送走了兵部千户蒙泽,陈渊手持那封字迹苍劲的密信和那块入手冰凉的兵部腰牌,回到了自己的公房。

杨林紧随其后,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激动:“主事大人!恭喜!贺喜啊!有了兵部侯尚书的青眼,咱们总司日后在京城,可算是有了真正的靠山了!”

新设衙门,最怕的就是根基不稳,四面受敌。如今,陈渊竟不声不响地,就与六部之中权柄最重的兵部,搭上了线!这等手段,在杨林看来,简直是神乎其技!

陈渊却只是将信笺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一缕青烟,神色平静地说道:“杨副使,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出了这道门,就当它从未发生过。”

他顿了顿,又将那块黑铁腰牌收入怀中:“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我们自己的根基,才是最要紧的。”

“是,是,下官失言了。”杨林连忙躬身,心中对陈渊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愈发敬佩。

接下来的日子,皇家农苑在一种外人看来略显枯燥,内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节奏中,平稳地运行着。

陈渊的“神工犁”作坊,早已步入正轨。

那套被工匠们私下里惊叹为“仙法”的流水线作业,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恐怖效率。负责切割的木匠,闭着眼睛都能将曲辕的弧度控制得分毫不差;负责锻打的铁匠,每日挥锤数千次,打造出的犁铧、犁壁,竟能做到大小如一,宛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半个月后,第一批整整二十架崭新的“神工犁”,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仓库之中。

每一架,都闪烁着精铁与硬木结合的完美光泽,其结构之精巧,线条之流畅,都远非大明朝那些傻大黑粗的直辕犁可比。

杨林抚摸着那光滑的犁把,感受着那恰到好处的重量与平衡,口中啧啧称奇:“神器!当真是神器啊!主事大人,依下官看,凭此一物,我大明的农税,二十年内,至少能翻上一番!”

而在另一边,百亩“仙薯田”的景象,则更是喜人。

时值七月,薯苗早已疯长到了半人高,彻底封住了田垄。那肥厚油绿的叶片之下,一簇簇淡紫色或白色的小花,悄然绽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煞是好看。

李善和张正两位老农博士,如今已是彻底抛弃了他们那套“祖宗农法”,心甘情愿地当起了陈渊的“小学徒”。

他们每日天不亮便守在田边,一人拿着炭笔,一人捧着麻纸,将薯苗的高度、叶片的颜色、花开的时辰、乃至垄间土壤的干湿度,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遇到不解之处,便会像最虔诚的学生一般,恭恭敬敬地向陈渊请教。

“陈先生,”这日,李善指着那些盛开的薯花,好奇地问道,“老朽种了一辈子地,也见过不少开花结果的作物。只是,这仙薯乃是食其根块,为何……为何也会开花?此花,是否会与地下的薯块争抢养分?”

陈渊背着手,慢悠悠地走在田垄间,闻言笑道:“李博士,此言差矣。仙人曾云:‘阴阳交感,方成造化。’这开花,便是仙薯的阴阳交感之举。花开,是为了授粉,是为了结出真正的‘种子’,以传万代。此乃天地正理,非但不会争抢养分,反而说明,地下的根块,正在积蓄着最磅礴的能量,离真正的成熟,不远矣。”

一番话,说得李善和张正连连点头,又连忙在小本本上记下“阴阳交感”、“能量积蓄”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词汇,如获至宝。

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的一切——仓库里崭新的神工犁,田地里盛开的仙薯花,还有那三个对自己言听计从、已然成为左膀右臂的下属——陈渊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棋,算是走稳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

这日傍晚,他独自一人,站在那口被他命名为“渊泉”的神井旁,看着清澈的井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这片土地,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神工犁,解决了耕作的效率问题。

仙薯,解决了粮食的产量与适应性问题。

但,这一切的基础,都建立在一个字上——水!

他想起了蒙泽所描述的,那片干旱、贫瘠、千里赤地般的北疆。在那里,别说是一口井,便是一条河,对于广袤的屯田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看来,光有良种良具,还不够啊……”陈渊喃喃自语。

他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转动起来。后世那些大型的、高效的、能够改变地形地貌的水利工程,一一闪过。

引水渠、坎儿井、水库……

不,这些工程都太浩大,以大明朝眼下的国力,很难在短期内大规模推行。

有没有一种更简单、更巧妙、更适合眼下这个时代,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办法?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条被羽林卫士们挖出来的、从“渊泉”引水下山的小小沟渠上。

水,正顺着地势,哗哗地向下流淌。

流淌……

一个灵光,如同闪电般,猛地劈开了他的思绪!

对啊!水往低处流,这是天理!

可如果,能让水……自己从低处,往高处走呢?

陈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快步走到一片空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借着夕阳的余晖,在松软的泥土之上,飞快地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轮廓。

紧接着,是轮轴、辐条、以及一个个挂在轮缘之上的竹筒……

一个在这个时代,本不该存在的、结构精巧而又充满了某种朴素机械美感的巨大水利工具的草图,渐渐成型。

“杨副使!”陈渊头也不回地高声喊道。

“下官在!”早已习惯他随时召唤的杨林,立刻跑了过来。

陈渊指着地上的草图,眼中闪烁着比天上星辰还要明亮的光芒。

“神工犁,解决了‘力’的问题。”

“现在,本官要你,帮我解决这天下间,所有农人,都梦寐以求的……‘水’的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