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玉米就是田地里的天花板了,想不到还有高手?!】
【姚广孝和蓝玉顿时停下了啃玉米的动作,双眼顺着朱棣所指的方向望去。】
【就见前面那块地,长满了绿叶秧苗,可就是没见到果实。】
【蓝玉和姚广孝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连忙跑了过去,蹲下身,仔细打量。】
【“这,这作物呢?”】
【两人扒拉秧苗扒拉了半天,也没见到苗上长的有作物。】
【还以为朱棣又在骗他俩。】
【“切,我就说嘛,哪里有亩产五千斤的作物,肯定是殿下在吹牛。”】
【姚广孝也作了一揖,颇有些不满道:“燕王殿下,你这可不厚道啊,哪儿有这样耍人的?”】
【朱棣把手头的玉米啃完后,随手扔在地上,旋即没好气的说道:“本王什么时候跟你们开过大玩笑?”】
【“是你们没眼界,倒反过来把脏水泼本王身上了。”】
【“谁说作物就一定要长在地上的?不知道扒开地里瞧一瞧?”】
【被这么一提点,蓝玉恍然大悟。】
【于是在姚广孝震惊的目光中,蓝玉瞬间在这些秧苗的下面,扒拉出了一颗又一颗硕大的果实。】
【“这么多?”蓝玉随手拎了根地里的秧苗起来,在秧苗下面的茎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土豆。】
【少的有七八颗,而多的则是有十几颗呢!】
【一根秧苗就能有这么多土豆,那放眼一排排望过去,这么多的秧苗,亩产达到五千斤就不足为奇了!】
【“此物名叫土豆,亩产四千到六千斤,极具饱腹感,成年人一次性最多吃两颗就能吃饱。”朱棣咽了口唾沫,继续科普道:“不过,此物不像玉米那般能够生吃,必须煮熟食用。”】
【“对了,放置太久发了芽的也不能吃,有毒。”】
【一听到有毒二字,蓝玉下意识的就把手中的作物扔在了地上。】
【朱棣见状,直接上去给了他一脚。】
【“你在瞎糟蹋什么粮食呢?本王说的是放置久了会有毒,没说刚长出来的有毒!”】
【对于两人的打骂,一旁的姚广孝没有理会。】
【比起土豆有毒没毒,他更想知道另一个问题。】
【“殿下,这些作物是大明没有的吧?你从哪儿来弄来了这么多的?”】
随着姚广孝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的朱元璋,也是不由的眼睛微张,目光死死的扎在了荧幕上,丝毫不敢有分神。
开玩笑。
亩产两千斤的辣椒。
能够生吃的主食玉米。
甚至还有一个亩产高达五千斤的土豆!
这些作物究竟是哪儿来的?他真的很想知道!
那个世界的大明有这些作物,那这个世界的大明,按道理来说,也应该会有!
“抄手呢?抄手何在?!”
随着朱元璋一声大喝,宫廷御用抄手,连忙小跑到了台阶下等待皇命。
“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甚至没正眼瞧这个抄手一眼,语气冰冷的说道:“把燕王接下来说的话,全都记下来,一个字都不能差!”
“如果有误,咱诛你九族!”
抄手闻言,不敢怠慢。
连忙摊开纸,并磨起墨来。
就等朱棣接下来开口说话了。
【面对姚广孝的提问,朱棣把蓝玉叫了过来,并让他为姚广孝答疑解惑。】
【蓝玉挠了挠头,一脸懵逼:“殿下,标下这哪儿知道?要是知道这些作物哪儿来的,标下还至于那么吃惊吗?”】
【朱棣闻言,人都气炸了。】
【你丫要是不知道,自己干嘛让你来解惑?】
【“你就不知道动动你脑子想想?跟本王跟了这么久,除了打打杀杀,你还学到了个啥?!”】
【“这....”蓝玉一脸为难。】
【他是真不知道啊,自己武夫一个,怎么想得明白这些东西?】
【见对方实在是笨的像头猪,朱棣扶额叹息道:“本王在出南京城之前,特意去了什么地方,你难道真没印象了吗?”】
【“当时你就在本王身边,你特娘的眼睛长在狗肚子上了是吧?”】
【被这么一骂,蓝玉顿时醒悟了,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
【察觉到不对劲的姚广孝,连忙询问蓝玉道:“怎样?是想起什么了吗?”】
【蓝玉点了点头,说道:“殿下出了南京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藩地,而是去往了江东门外的新河码头。”】
【“新河码头?那里不是有一个大型贸易市场吗?”姚广孝倒吸了口凉气,若有所悟。】
【虽然朱元璋前两年下了禁海令,但施行的并不严格,禁的也是濒海百姓。】
【而对于海外番商主动前来大明进行货贸交易的,这一点还是没有禁绝。】
【也就是说,这些种子全都来自于洋商手里?!】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