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君真的如此不作为,那大明的未来,岂不是更加黯淡无光?
只有朱由检自己,在走出皇极殿的那一刻,嘴角才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甩锅成功!”
他在心中暗道,“这‘甩锅的艺术’,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只是初级,但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他能感觉到,那些官员们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至少在表面上,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
这说明,他的示弱和“甩锅”,已经初步取得了成功。
“接下来,就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朱由检在心中盘算着,“摆烂皇帝的第一步,就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待遇!”
朱由检不理会身后皇极殿内那些大臣们复杂而探究的目光,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那令人窒息的朝堂。
一踏出那象征着权力与责任的殿门,他便觉得浑身一轻,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枷锁。
他径直返回了平日里处理政务和居住的乾清宫。
一路上,那些随侍的太监宫女们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显然也被他今日在早朝上的反常举动给惊到了。
朱由检对此毫不在意。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更好地“摆烂”,如何才能将皇帝这份“苦差事”,过得舒舒服服,有滋有味。
一回到乾清宫,他连龙袍都懒得换,直接往那张宽大的紫檀木御案后一坐,第一件事,便是对身边的侍立太监吩咐道:“去,把御膳房的总管给朕叫来!”
那太监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皇帝回宫后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这个。
但他也只敢在心中腹诽,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躬身应道:“奴婢遵旨。”
说罢,便小跑着出去了。
朱由检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前任崇祯的记忆中,宫中的膳食,虽然也算是精致,但大多是一些固定的菜式,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样,吃久了,实在是有些腻味。
而且,为了彰显皇帝的节俭(或者说,因为国库空虚),膳食的种类和分量,也受到了诸多限制。
这对于一个立志要“摆烂”享受生活的皇帝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民以食为天,皇帝也不例外。
如果连吃都吃不好,那还谈什么享受人生?
不多时,一个身材微胖,穿着一身蓝色总管太监服饰的中年太监,便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殿,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道:“奴才,御膳房总管刘承恩,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睁开眼睛,打量了他几眼,淡淡地说道:“起来回话吧。”
“谢陛下。”
刘承恩战战兢兢地站起身,依旧躬着腰,不敢抬头。
朱由检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刘总管,朕对目前的伙食,极不满意!”
刘承恩闻言,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又跪了下去,磕头如捣蒜:“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不知是何处怠慢了陛下,还请陛下明示,奴才一定立刻改进!”
朱由检看着他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心中有些好笑,但表面上依旧板着脸,说道:“每日都是那些老几样,什么清炒时蔬,什么白水煮肉,看着就没胃口。
朕是皇帝,不是苦行僧!这宫里的伙食,也太寒酸了些!”
他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
在他看来,皇帝就应该享受最好的待遇,吃最好的东西。
至于什么节俭,什么与民同苦,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他自己,可不想受那份罪。
刘承恩听了,心中叫苦不迭。
这宫里的膳食标准,都是有定例的,而且,前朝熹宗皇帝在位时,因为魏忠贤的把持,宫中用度本就奢靡。
到了崇祯皇帝这里,虽然新君登基,但御膳房也不敢擅自更改。
只是,这位新君的口味,似乎与前几位皇帝,大相径庭啊。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觑着朱由检的脸色,试探着问道:“那……不知陛下想吃些什么?奴才一定吩咐下去,尽心竭力为陛下准备。”
朱由检见他上道,脸色稍缓,说道:“给朕换!多上些新鲜菜式!什么山珍海味,熊掌鹿茸,燕窝鱼翅,只要是好吃的,都给朕弄来!还有那些时令果蔬,什么荔枝龙眼,葡萄樱桃,也都给朕备足了!总之,朕不想再看到那些寡淡无味的菜肴了,明白吗?”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堆,都是他记忆中,或者想象中,属于顶级美食的范畴。
他也不管这个时代有没有,反正,先提出来再说。
刘承恩听得是目瞪口呆,冷汗直流。
这位新君的口气,可真不小啊!熊掌鹿茸,燕窝鱼翅,这些东西,倒也不是弄不到,但如此铺张浪费,若是被那些言官知道了,恐怕又是一番口诛笔伐。
但他哪里敢反驳,只能连连点头哈腰道:“是,是,奴才明白了!奴才一定照办!一定让陛下满意!”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另外,这宫中也太过沉闷了些。
每日里除了处理政务,就是枯坐发呆,实在是无趣得很。
你去传旨,让教坊司多安排些歌舞戏曲,每日里轮番上演。
朕要听曲儿,要看戏,要松快松快筋骨!”
他觉得,一个合格的“摆烂皇帝”,除了要吃好喝好,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必不可少的。
歌舞升平,醉生梦死,那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刘承恩听了,更是心惊肉跳。
这位新君,不仅要大肆改善伙食,还要沉迷歌舞享乐?这,这简直是要效仿前朝那些以荒唐著称的昏君啊!
他心中虽然腹诽不已,但表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流露,只能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是,奴才遵旨。
奴才这就去安排。”
“嗯,下去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