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秦王之意

换源:

  就在晋王朱棡来借粮不久之后,令朱樉没有想到的是,就连老五朱橚周王也来借粮了,这下好了,除了自己大哥太子朱标之后,这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这都违背了父皇的皇明祖训,擅自离开封地,跑来向他借粮了。

望着周王朱橚,刚来不久的晋王朱棡笑着就迎了上去,“哈哈,老五啊,你也来向你二哥求助啊,我告诉你啊,你来找你二哥朱樉,那就是算是来对了,你二哥朱樉的粮仓,我可数都数不过来。”

被晋王一把拉过去的周王朱橚一听,顿时就向朱樉看了过去,眼里那神情,自然像是见了宝贝似的。

望着他,朱樉只觉得自家家底都被人看光了。

这老三周王就是个大嘴巴子,朱樉知道,自己这里有粮的事情,多半是他传出去的,要不然,呆在自己这里的这些天,他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书信往来,自己那专门设置的栈道使者,都快忙疯了。

整天都在帮晋王传书信,而这些书信里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在说秦地有多么的富裕,还在书中向其他的潘王夸赞他秦王朱樉治理秦地的能力有多厉害。

晋王这家伙,那人际关系,在他们几个弟兄中,算是人家关系最广的,而且也喜欢结交朋友,他的消息,只要传出去,过不了多少时间,基本上周边的人都知道了。

对此,朱樉也没有办法。

毕竟他晋王就这种性格,大口吃肉,爽快做事。

“五弟啊,你那地方受灾因该不严重吧,我记得父皇救济的,可就是你那里。”

朱樉望着正跟晋王叙旧的周王朱橚,问了一句。

听着自己二哥问话,朱橚这才松开了晋王搭在自己身上的手,然后小步向朱樉跑了过去。

“二哥啊,我哪里受灾之后,确实是父皇最先开粮仓救济我的,但是啊,二哥你又不是不知道,父皇那点粮,也就是杯水车薪而已,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啊,我这不听三哥说你这粮食有多余的,便来向你求救了,二哥,开始五弟老不信你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把秦地这样贫瘠的地方,打造如此之繁荣,现在五弟来你这秦地一番,亲眼所见之后,才明白三哥真没骗我,二哥,你真是厉害,五弟得好好向你学习这治理之道。

其中,特别是这秦地的放风沙治理,二哥,你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竟然能让这片风沙之地,现在变得绿草如茵,这本事,五弟真想向你请教一番,二哥,你可别吝啬啊。”

相比于其他人,周定王朱橚倒是对他这个二哥朱樉治理秦地风沙一事,颇为感兴趣。

因为以前在小的时候,周王曾将来过秦地,那时候秦地完全是一片风沙,只要一起风,基本上看不见眼前的人,有一次,他和老关家出来玩耍,就差一点在风沙中走丢了,为此,周王对秦地的环境印象十分深刻。

而到了自己的封地之后,为了让自己治下的百姓有更多的农田可以耕作,他也是想了许多办法,但是对于治理风沙一事,只是取的了一小点成果。

与自己二哥在秦地的这一番作为,简直相差甚远,所以,一到秦地,见着这秦王城,竟然掩映在这山清水秀之中,当时周王朱橚都以为是自己走错地方了。

但后来向给自己带路的下人一问,这才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走错地方,眼前的城就是秦王城。

秦地之所以有了如此的景象,皆是因为自己这个二哥秦王朱樉在来到秦地之后,不仅励精图治,而且还大力植树造林,在荒漠之地,竟然也种上了树,这就有了如今的秦地。

“哈哈,五弟啊,这治理风沙一事,那你尽管按照我给你的方法去做就是,只要五弟你肯下功夫,这荒漠也是能变成绿林的。”

听着周王朱橚这么一说,朱樉笑着道。

朱樉很清楚,这五弟所管辖的地方,也和秦地一样,环境比较恶劣,如果不好好治理一番,确实,别说对抗旱灾了,就是平日里,那土地贫瘠地很,百姓种得粮食往往收成都很少。

“二哥,有了你这话,那五弟就放心,以后在治理一事上,我还得多和你书信往来。”

对于自己这个二哥朱樉,周王朱橚也是没有想到,以前在京都,就属于二哥最不听话,上课的时候,还经常被大学士的老师打板子,但现在到了潘地上,却做出的业绩,那比谁都还好。

一时间,在京都时,最为最听话的周王朱橚,倒是有点怀疑自己所学的那些知识,到底是真是假,不然,自己治理的潘地,竟然还比不上经常挨父皇揍的二哥了。

虽然心里有些小小的意外,但对周王对于自己的二弟朱樉,那还是相当敬佩的就凭借着如今这秦王城内百姓欣欣向荣的景象,朱橚都觉得他这个二哥,做出这番成绩,在所有潘王中,怕也因该是榜样的存在。

与老五话痨了一番后,朱樉便让老五朱橚选了几仓的粮食,赶紧运往他的潘地,毕竟现在可以说整个大明,能够拿得出粮食的地方,除了自己父皇那靠江南水乡积累的库存之外,就只剩下自己这里的了。

而且父皇要赈济这么多地方,那粮食自然也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出一份力那也是出一份力。

不过,通过五弟朱橚来借粮的情况,朱樉现在也是明白了一些情况,那就是现在整个大明的情况,或许比他想要的要严重一些。

这个旱灾给大明带来的灾难,可能还不小。

先前,因为朱樉凭借着自己穿越前带来的科技知识,让秦地不仅富裕了起来,而且还存储了大两的粮食和物资,这才让他治下的秦地在大明这次罕见的旱灾之中,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而与他不同,自己的这些兄弟,因为没有了这样的科技知识,所以在面临这样的旱灾之时,才只能听天由命。

于是,想了一下,朱樉便对眼前的三人道:“三弟,四弟,五弟,你们把粮食运回到各自的封地时,也顺便告知一下沿途的各位潘王,让他们缺粮的,来我这里领粮便可,作为大明的潘王,不可让大明的百姓受饿于路野。”

“二哥,你这么大方?”听了朱樉这句话,燕王顿时一惊。

“二哥,你能有如此胸怀,确实是百姓的福运,可是,这旱灾咱们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你若把都把粮借出去了,那万一直迟迟不下雨,你这秦地的百姓吃啥?”

作为老五的朱橚,听说了自己二哥要把粮都借出去时,倒是思索一番。

“是啊,二哥,你借给咱们几个兄弟,那还好说,毕竟咱几兄弟,都是一个娘生的,关系在这,可是,你要是借给其他的潘王,那万一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抢了你,怎么办?”

作为晋王,朱棡可是很清楚,虽然说大家都是大明的潘王,可是除了他们这几个亲兄弟之后,其他的潘王,虽然说也是父皇的骨肉,但毕竟不是一个娘生的,他们的心思,谁能猜的清楚。

就在前些日子,他就听说有其它地方的潘王,为了争夺粮食,竟然大打出手呢,要不是书信传得快,父皇早些知道了此事,派人压了下去,要不然,这两地争抢粮食,还真说不一定会惹出什么更大的乱子啊。

在生死存亡面前,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顾得了什么礼仪,谁的拳头硬,谁能抢东西,这才是王道。

而且,除了明面上的,现在整个大明旱灾这么严重,在暗地里,有些地方,两敌人互吃的情况,没少有发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这二哥要是把自己有多余的粮食的消息放出去,那些不坏好心的人,多半会惦记上的。

那样,二哥这秦地不久危险了。

作为老三的晋王,是绝不允许自己的二哥因此陷入危机之中的。

所以,当得知了朱樉这一想法之后,几人都是尽力劝解着他。

不过,面对几人的劝说,朱樉还是决心开仓放粮,毕竟,在怎么危险,与这大明万万的百姓相比,他的朱樉的危险算不得什么。

而且,朱樉也很明白,要想打造一个真正富强的大明,绝不仅仅是将自己发展起来就行了,更多的是,要让整个大明的百姓,都能够和秦地的百姓一样富裕,那这才是他真正的理想,大明强大的基础所在。

所以,不顾几人的反对,朱樉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存储的粮食全都拿出来,然后分给那些急需要粮食的地方,至此,就算会产生什么危险,那他也独自承担这其中的责任。

不过,朱樉也很清楚,就算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想来抢劫他秦王,那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自己这几个弟弟不知道是,他们来秦地时,只看到了秦地的繁荣,更没有看到秦地军队的强大。

而当初燕王朱棣来的时候见到的护卫队,那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如果真有人敢来抢劫秦地的粮食,那他有十分的把握让这些人有来无回。

毕竟,他秦王朱樉的目标,可是建立一个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疆土的大明王朝,如果这点实力都没有,那怎么实现这个伟大的抱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