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一片白茫茫的雾中。
朱棣张大嘴巴,瞪大着双眼,仔细的凝视着眼前之人。
艰涩的嗓音从喉咙间涌出。
“爹!真的是你吗?!”
言罢。
朱棣抬手摸了摸自己滚烫的脸颊,感受着还残存的痛楚,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是咱!”
朱元璋微微点头。
随后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对他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老四,仗打的不错!”
“之后的事情就听你弟弟的,他会帮你完成你心中所想,实现你心中所愿的!”
朱棣愕然。
“回去吧。”
“咱爷俩还会再见的,记住,听你弟弟的,他会帮你……”
渐渐的。
随着声音的落下。
朱元璋的身影逐渐在朱棣眼前模糊起来。
“爹?!”
朱棣忽然大叫一声。
想要伸手去抓,却是扑了个空,四周也只留下浓浓的白雾。
眩晕感再次传来。
朱棣瞬间两眼一黑,再次醒来时,发现已经回到了熟悉的中军大帐。
挣扎着从棺材中坐起来。
看着手中质地普通,甚至边缘还有些毛刺的灵牌,神情呆滞,眼神无光。
他简直无法相信方才眼前发生的一切。
但是。
记忆又是那样的清晰明显。
朱棣从棺材里边攀爬出来,迅速来到水盆前,再次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照着盆中清水,却没发现任何的血印子。
“怎么可能?!”
朱棣惊疑不已。
“不对!”
“刚才我爹那一巴掌那么狠,扇的我一时半刻都疼的说不了话。”
“怎么现在脸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朱棣震惊万分。
呆呆愣愣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望着水盆中的清水,抱着老朱的灵牌,默默发呆。
作为一个文化水平苦大仇深的大老粗。
虽然朱棣脑子很好使,绝对是一等一的聪明,但无论他如何揣摩,却还是完全想不明白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或许。”
“我得找一个在鬼神这一道上有着很大造诣的人来为我解惑!”
想到这,朱棣不再犹豫。
“马和!”
郑和从帐门外边探进身子。
刚要躬身行礼,便看见了一脸呆滞的朱棣。
“什么情况?”
郑和心中嘀咕一声。
他跟着朱棣少说也有十几年了,记忆中,似乎还没见过这位燕王殿下有过这副模样。
沉默呆滞,眼神无光。
郑和又偷偷瞧了一眼,想仔细看看这位燕王殿下,却不料朱棣忽然开口说道:
“张宇初走了没有?!”
郑和闻言一愣。
随即连忙躬身一礼,恭敬答道:
“张天师还未走!”
“让他过来见本王,快点,本王有急事需要询问他!”
这所谓的张宇初。
正是这一代的龙虎山正一道天师!
此人博览群书,学问深厚,有道家硕儒之称。
前两天。
就在朱棣即将打下镇江之时,这位龙虎山的当代天师,便火速下山赶来拜见朱棣。
朱棣当时满脑子里都是怎么快准狠的宰了大侄子朱允炆。
再加上作为他朱棣左膀右臂的道衍和尚,是闻名天下的佛门大师,为了不再靖难的最后关头整出幺蛾子来。
所以朱棣也就把他晾在了一边。
“遵命,这便让他来见殿下。”
郑和答应一声,转身快步走出大帐。
不多时。
身穿道袍的当代张天师,就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帐来。
“贫道见过燕王殿下!”
张宇初恭敬行礼,却是像个儒生一般作揖。
“嗯……”
朱棣抬头打量他两眼。
“你就是张宇初?当代龙虎山正一道天师?”
“是,贫道便是。”
迎着朱棣那审视般的目光,张宇初姿势愈加恭敬。
“修道之人讲究个清心寡欲,怎么十几年不见,你如今倒成了这副模样?”
朱棣轻声嘀咕,眼神有些古怪。
早年间,在洪武朝的时候,朱棣曾经在京城和张宇初见过一次。
当年的张天师虽然年轻。
但是那仙风道骨之姿,与时不时流露出来的书卷气,确实非常符合他天师的身份。
不过现在……
兴许是年过四十。
张宇初体型变得很是“雄伟”。
远远看上去,和朱棣手底下整天提刀砍人的凶悍汉子没啥区别。
仙风道骨之感荡然无存。
朱棣咧了咧嘴。
“想来龙虎山的吃食是不错的……”
心中嘀咕一句。
随后收敛起各种杂念,指着旁边的这口棺材,沉声询问道:
“张天师,本王有一事,需要询问于你。”
“你且来看。”
“棺材中有一尊我大明太祖洪武皇帝的灵牌,方才本王拾起灵牌,想要擦拭一番时,却意外的昏睡过去。”
“在梦中,本王竟然与太祖皇帝相见!”
张宇初闻言瞬间大惊失色。
脑中念头如电般闪过,紧接着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纳头便拜!
“此乃祥瑞之兆!”
“贫道恭贺燕王殿下,燕王殿下才是我大明的真龙天子啊!”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