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
“爹,原来这人是俺表哥李景隆啊!”
大帐中。
朱高煦伸手指着李景隆。
手指指尖几乎已经直挺挺的戳到李景隆的鼻子。
只要朱高煦想。
随时可以化指为拳,一拳头把李景隆打得昏厥过去,不省人事。
“哦!”
“原来是本王的表侄景隆啊。”
朱棣故作恍然大悟状。
诸多燕军将领闻言哈哈一笑,大帐内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李景隆:……
李景隆心头有些不爽。
却终究没啥办法,毕竟自己确实是他们的手下败将,在拿拳头说话的军队里,似乎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不过。
李景隆终究不是泥捏的。
修长的身形伫立在大帐中央,环视周遭,甚是英俊的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哼!”
李景隆冷哼一声。
闪身挪步绕过朱高煦,径直走到朱棣面前,微微躬身,沉声道:
“四叔。”
“我这次来,不是替建文当说客的!”
“哦?!”
朱棣闻言来了兴趣。
“让这些无关人等全部下去,我有要事,需要和四叔密谈!”
“人多眼杂,很是不便!”
言罢。
李景隆也不在乎周遭数道吃人般的目光。
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那里,颇有一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意境。
只不过。
李景隆的一颗心却在咚咚作响,惴惴不安。
“嗯……”
朱棣沉默片刻。
最终点了点头,轻轻挥手,不多时,大帐中就只剩下二人。
“景隆,你到底想说什么?!”
朱楹的眼神冰冷冷的看向李景隆,吓的他一个哆嗦,强撑着才没扑通跪地。
“不行,我得显得刚正一点!”
李景隆心中暗暗自语。
眼神一寸寸的向上移动,最终挪到了朱棣的身上。
“四叔……”
“我安王叔让我来传消息,说他…要响应四叔靖难,助您破城!”
朱棣一拍扶手,霍然起身
“当真?!”
锐利的目光扫视而来。
仿佛要径直穿透李景隆脆弱的心防,直指他的内心深处。
“侄儿不敢胡言乱语!”
李景隆慌忙点头,语气诚恳,随后又苦笑一声,道:
“侄儿知道自己得罪过四叔。”
“所以此次是想将功补过,他日四叔坐了那个位置,还请念在今日情分,留侄儿一条性命!”
李景隆神色坦然而真挚。
“如今。”
“安王叔已经在南京城中布置好了一切,只等他日四叔攻城。”
“届时,我等必会内开城门,助四叔一臂之力!”
说罢。
李景隆抱拳行礼。
此刻朱棣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南京城。
那是靖难四年以来,朱棣最根本的目的地。
他清楚的知道。
自己离南京城中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只差这最后一道高耸的城墙而已。
本来朱棣已经做好了付出巨大代价拿下南京的准备。
但现在。
李景隆却告诉他,南京城,他朱棣唾手可得!
“天助我也……!”
朱棣心中长叹一声。
汹涌而来的喜悦之情,已经在短短时间内占据朱棣的身心内外。
“好!好好!”
朱棣连道三声好。
伸手放在李景隆的肩头,用力的拍了几下,眼神中藏匿着兴奋与激动之色。
至于李景隆说的是真是假,朱棣自然早有判断。
“李景隆与我在战场上为敌,得罪过我。”
“如今,我兵临城下,就算没有他作为我的内应,我也可以在七日之内拿下南京!”
“呵。”
“大难临头,李景隆这是在自救啊……”
朱棣暗暗盘算。
心中打定主意,如果自己顺利入城,坐上那个位置,那么饶他一命,也未尝不可。
念及至此。
朱棣顿时又是哈哈一笑。
刚想开口询问响应的具体事宜,却听见李景隆的声音在耳畔想起。
“四叔。”
“这是安王叔让侄儿带给您的信!”
“另外,还有东西要送给您!”
朱棣闻言一怔。
“看来我的这个弟弟也是个聪明人啊。”
伸手从李景隆手里拿过书信,只见信封上写有“四哥亲启”,随后扯开信封,把里边的信件掏出来后再开细细阅读起来。
信中写道:
“弟朱楹拜上!”
“听闻四哥兵临城下,弟不胜欣喜。”
“如今,虽然四哥兵锋正盛,但建文小儿仍然具有一战之力,并且已经诏令宋晟、沐晟入京,四哥若不趁早攻破南京,恐会生变!”
“于是,弟与徐辉祖、徐增寿和李景隆三人合谋,愿为四哥的内应,趁乱打开城门,助四哥成就大业!计划如下……”
信不长,只写了一页纸左右。
涉及到的内容虽然很重要,但是却不复杂。
只是向朱棣说明了一下南京城中如今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城防兵力。
此外。
再就是朱楹几人昨日商讨出来的计划。
语言通透,文字直白。
所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清晰明了,哪怕是朱棣这个大老粗也能看的明明白白。
不过片刻。
朱棣就已经把这封信件看了好几遍。
“金川门……”
“此门在南京城东北方向,距离江畔不过几里路程。”
“提前把水师部署在城北,以及城西北两侧的江面上,营造出大军将次北攻入南京的假象,把建文小儿的注意力吸引至此。”
“届时。”
“出其不意兵临金川门下,里应外合,南京必破!”
朱棣双手一合。
晦暗的瞳孔中迸射出锐利的光芒。
嘴唇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残忍而兴奋的笑容。
“大侄子,四叔我要来了……”
“郑和!”
朱棣吆喝一声。
就守在帐外的郑和转身钻了进来,微微躬身,听候吩咐。
“你去,把曹国公带来的东西抬进来!”
“是!”
不多时。
朱楹吩咐李景隆带着的棺材,就被人小心翼翼的抬了进来,停放在大帐中央。
看着眼前这物件,朱棣皱了皱眉头。
向李景隆投去一抹略显危险的目光。
“四叔见谅,掩人耳目用的,东西在棺材盖子的夹层里……”
李景隆敲了敲棺材盖,发出咚咚几声响动,示意里面别有洞天。
“安王叔说了,让您自己看看。”
“如此,侄儿就不打扰了,且先出去待命,听候吩咐。”
朱棣挥手。
李景隆转身退下,来到帐外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细密冷汗。
“呼…吓死我了……”
李景隆长舒一口气。
呼吸着帐外的新鲜空气,吹着江畔柔和清爽的微风,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表哥!”
一只大手突然袭来,落在李景隆肩膀上,让他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
正是朱高煦。
“你这不行啊,一看就是秦淮河去多了!”
“确实!”
又是一只手搭在肩头。
李景隆扭头看去,发现是燕王朱棣的三子,朱高燧。
帐内。
环视四周,空空荡荡。
伸手用力一推棺材盖,随着吱呀一阵作响,棺材盖内侧顶端忽然露出一条缝隙。
朱棣探头望去。
只见在棺材的夹层中,摆放着一件东西。
伸手钻进去取出,然后定睛一看,双眼顿时瞪得溜圆!
一尊灵牌!
正是朱楹家中那尊大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灵牌!
“朱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棣暗暗嘀咕。
心中思索着自己这弟弟此番行事的含义,却忽然眼前一黑,就像被人偷袭敲中脑袋一般,一阵天旋地转!
“扑通!”
朱棣整个人瞬间向前一倒,随后重重摔在棺材里!
片刻之后。
朱棣挣扎着张开双眼,警惕的打量着四周。
周围一片白雾蒙蒙,三丈之外的景象就已经看不清楚。
脚步声从不远处传来。
朱棣转身,抬眼望去,顿时目瞪口呆。
一个人从迷雾中走来。
“爹……?!”
朱棣艰涩开口。
“啪!”
来人一巴掌扇在朱棣的脸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打人者。
正是太祖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