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吆喝,这不李景隆吗?!

换源:

  南京城,皇宫。

“砰!”

面容憔悴的朱允炆,伸手把桌上的砚台狠狠地掷在地上,随后将桌上杂物一扫而空。

神色愤恨,眼瞳中几欲喷出怒火。

“梅殷!”

“朕之前还以为他是我大明忠臣!故此,召他前来勤王救驾,却没想到……!”

朱允炆又是狠狠地一拍桌案。

吓的伺候在周边的宦官个个噤若寒蝉,慌忙跪倒在地,不敢吱声。

“没想到,他居然阳奉阴违,拒绝勤王!”

“哈哈哈哈,好一个大明忠臣啊!”

朱允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仰头望着金碧辉煌的屋顶,眼神空洞,笑声蕴含着无限的怒火和苦涩。

就在昨日。

他下旨让驻守在淮河地区的驸马梅殷率军勤王。

本来。

朱允炆以为他梅殷毕竟是大明驸马,或许不能为他舍生忘死,但是率兵勤王救驾还是没问题的。

再不济,截断朱棣归路,扰乱朱棣后勤也行。

却没想到,此人居然领旨后没有半点动作。

完全没有一点要进京勤王,我是扰乱朱棣后方,减轻建文朝廷压力的意思。

妥妥的逆臣!

“唉……”

朱允炆长叹一声。

想起如今他这朝廷所面临的糜烂局势,脑袋就忍不住一阵发晕。

“陛下!”

就在此时。

忽然有一翰林学士蹿入大殿中。

“陛下,曹国公抬棺出城!”

“声称要竭尽全力,将燕逆挡在长江以北,让他停战罢兵,以报陛下圣恩!”

“此番和谈,不成功,便成仁!”

这位翰林学士面露喜色。

连忙从头到尾,把刚才发生在城门口的一切说与朱允炆听。

片刻之后。

朱允炆那憔悴无比的脸上,渐渐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虽然笑容依旧很苦涩……

“没想到,没想到啊……”

朱允炆蔚然长叹。

“没想到今时今日,站在朕身边,还愿意为朕尽忠的,居然是这么一个败军之将!”

“可笑!”

“可笑啊!”

朱允炆心中一阵感概。

李景隆这一番表现,实在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本来当年李景隆战败回朝,以方孝儒为代表的文官奏请将他诛杀,朱允炆念在二人之间的情谊,所以饶了李景隆一命。

没想到今日。

这位曾经的败军之将,某种意义上的大明之耻,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一番行为。

甚至于抬棺出城,议和谈判。

而且,这还是在驸马梅殷拒绝率兵进京勤王救驾的背景下。

如此。

就显得更加可贵了。

实在让朱允炆心中涌出一股感动之情。

“来人,传旨褒奖李景隆!”

“另外。”

“把这件事情在京城上下宣扬一番,让文武百官和勋贵皇亲们都看看,这才是我大明朝真正的忠臣啊!”

朱允炆哈哈一笑。

原本积压在胸中的阴云,在这一刻,退去三分。

“李景隆此人,虽才能平平,但忠心可嘉。”

朱允炆暗暗盘算。

“此人,可为我大用!”

想到这。

朱允炆双手一合,心中已然打定主意!

“他日守城,就让李景隆负责南京城东侧的防务吧!”

“朕相信他,不会再辜负朕了……”

……

就在朱允炆踏出迈入坟墓的第一步之时。

他口中能力平平,却很忠心的李景隆,就已经乘着长江水师的小船,来到了北岸朱棣的大营。

战马的嘶鸣声和马蹄声不绝于耳。

烟尘密布,飞沙走石。

来往骑兵大声呼喝,那明晃晃的长枪战刀,让使团诸多文官一阵提心吊胆。

李景隆当先而行。

虽然面不改色,但一颗心却是在胸腔中上蹦下跳。

汗珠从脖梗向后滑落。

不知不觉间,后背内里的衣裳已经湿了大半。

朱楹对他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强了。

郑村坝和白沟河两战,已经成了这两年多来,李景隆难以忘怀的心魔。

“燕王殿下有令!”

“召谷王殿下和曹国公入帐议事!”

一亲兵出来大声吆喝。

使团诸多文官一听,顿时议论纷纷,立刻就有人严加斥责。

“我等也是使臣,奉陛下之令而来!”

“燕王如何能不见我等?!”

“闭嘴!”

那亲兵一个箭步上前,腰刀瞬间出鞘,冰冷的刀刃下一刻已然就在说话那人的脖颈旁。

“谷王与曹国公乃是燕王殿下的亲戚。”

“你们是什么东西,也不瞧瞧这是哪里,若是在有半句废话!”

“呵……!”

一众文官顿时嗫嚅不语。

李景隆心中冷笑,斜着眼瞅了他们一眼,随后就和谷王朱橞走进大帐中。

帐内。

只穿着一身轻甲的朱棣坐在正中间椅子上。

这位大明王朝的燕王殿下面容坚毅,无情的岁月从他身上掠过,留下沧桑与摄人心魄的威严。

李景隆内心一阵乱颤。

在朱棣身边,还站着一个身高九尺,脸上满是络腮胡子的魁梧大汉。

厚重的甲胄穿在他身上。

刀砍斧劈的痕迹遍及全身,细微处,甚至还残留着些许乌黑血迹。

此人。

正是燕王朱棣的二子,朱高煦!

除了他之外。

大帐内还站着不少人,李景隆打眼瞧过去,就看见了朱高燧,朱能等人。

朱棣背后还站着个人。

没有喉结胡须,面色倒是不算白,身形同样很是高大。

正是李景隆在郑村坝一战的苦主。

未来的三宝太监,郑和!

“好嘛……”

“全是熟人啊!”

李景隆悠悠一叹。

躬身行礼完后,刚要开口说话,听见身旁发出扑通一声。

却间谷王朱橞跪在地上。

“四哥!四哥啊……!”

“几年来,弟弟我过得苦啊,天天被那小兔崽子严防死守,出门买个物件都要向他报备!”

“呜呜呜,四哥啊……”

朱橞痛哭流涕。

就跪在大帐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朱棣哭诉着几年来的遭遇。

言语中充斥着对朱允炆的愤恨。

“起来!”

朱楹忽然大喝一声。

朱橞顿时吓得硬生生止住哭泣,木讷着跪在地上,不知该如何是好。

“咱爹怎么生出你这种废物?!”

“哭哭哭,就知道哭!你有本事在本王这里哭,怎么没本事跟本王一块反了?!”

“哼!”

朱楹冷哼一声。

豁然起身,抬起一脚,狠狠的踹在朱橞的身上,把骨王殿下踹的一个趔趄,瘫坐不起。

“你惨,你受委屈!”

“老子当年被那小兔崽子逼得睡猪圈,吃猪屎,装疯卖傻,撒泼打滚,都没说过一句惨!”

“滚!”

朱楹大手一挥。

顿时就有两个亲兵冲进来,还不待朱橞作出任何反应,便三下两下把他拖出帐外。

瞬间。

帐内清净了。

朱棣重新坐了回去。

斜着眼瞅着站在那不知所措的李景隆,忽的呵呵一笑。

“欸,这怎么还站着一个人啊?!”

“老二!”

“去看看这人是谁,来咱这里又要干什么?!”

听见自己父王吩咐。

身高九尺的魁梧汉子朱高煦,便咧嘴狞笑一声。

“得令!”

朱高煦咧嘴,露出一排大牙。

在李景隆骇然的眼神中,朱高煦就像阎罗王麾下的阴差牛头一般,一步步的朝他走来,最终直挺挺地站在他的面前。

离他不到三尺远。

“嗝……”

李景隆忍不住打了个嗝。

瞅着眼前论起来是自己表弟的朱高煦,抿了抿嘴,勉强笑道:

“表弟,好哈……”

“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