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道理讲不过就来硬的?
说到此处,朱元璋脸色阴沉得可怕,劈头盖脸便是一顿严厉斥责。
朱允熥满心都是委屈,如同一团乱麻堵在胸口。
他这段时间殚精竭虑,一心扑在对付陈祖义这件事上,耗费了无数心血,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
可如今,朱元璋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将他的所有努力都全盘否定了,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憋屈?
如今沿海地区的局势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大明作为堂堂大国,竟然因为沿海的问题而不得不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朱允熥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因为沿海的这些乱象,或许大明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凭借着海上贸易带来的财富和资源,就有可能打败那些势力。
虽然他对那段历史的具体细节并不完全清楚,但也听闻崇祯皇帝在京城筹集粮饷时,仅仅筹集到了几十万两银子。
这可是皇帝亲自开口啊,下面的大臣们却敷衍到了这种程度,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归根结底,还不就是因为一个“钱”字吗?
看到朱元璋似乎已经骂得有些疲惫了,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皇爷爷教训得极是,孙儿也觉得您说得在理。”
朱元璋原本以为朱允熥会继续顶嘴,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认错了,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小子莫不是转了性子?
刚才还和自己据理力争,怎么突然就服软了?
其中必定有古怪!
于是,朱元璋干笑了两声,开口说道:“认错了就好,你还年轻,阅历尚浅,以后要多观察、多学习,这才是正途。”
说完,朱元璋便等着朱允熥向自己保证,会改变策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然而,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朱允熥刚刚认错,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惊得目瞪口呆。
朱允熥神色诚恳地说道:“皇爷爷,如今的形势与以往不同。”
“沿海各地的百姓生活困苦,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大明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孙儿后续的计划也才能顺利实施。”
“所以,孙儿认为,自己的方略并没有错。”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怒从心头起,猛地一巴掌拍在茶几上,将茶几上的茶碗扫落在地。
瓷器碎裂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一时间,整个房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一旁的胡万吓得浑身一颤,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两步,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上了。
朱元璋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合着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全当耳旁风了是吧?”
朱允熥心里明白,朱元璋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北方边境的防御上,对于南方则采取相对保守的守势,这也是他颁布不征之国诏令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沿海诸国的支持。
朱允熥起初并不理解,为什么大明官员的俸禄会定得那么低。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了解,他才渐渐明白其中的缘由。
沿海城市频繁遭到侵扰,海上贸易被迫中断,而元朝虽然已经覆灭,但残余势力依然盘根错节,西域一带更是战乱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重新开通丝绸之路,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仅仅依靠农业税,根本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国家财政开支。
其实,朱元璋心里也清楚这个道理。
所以在大明基本实现统一之后,他先后三次给官员们增加俸禄,这一点倒是让朱允熥有些意外,与他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情况不太一样。
事到如今,朱允熥明白,必须想办法说服朱元璋才行。
于是,他心思飞转,看着满脸怒气的朱元璋,说道:
“皇爷爷,您有没有想过以后的事情呢?”
正在发怒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微微一愣,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上散发着一股凌厉的杀气,冷冷地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行礼,说道:
“当年宋朝凭借着海上贸易的丰厚利润,即便偏安一隅,也能够维持多年的统治。”
“由此可见,海上贸易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像孙儿这样的藩王,以后子孙后代会越来越多,朝廷要养活我们,必然会耗费大量的财政支出。”
“如果天下太平,那还可以勉强维持,但若是遇到什么变故,朝廷的财政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
“皇爷爷英明神武,目光如炬,想必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朱允熥先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屁,看到朱元璋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这才继续说道:
“因此,发展海上贸易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最好能够果断采取措施,迅速解决问题。”
“如果能够让大明的对外贸易畅通无阻,朝廷就能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有了这笔钱,北方的鞑靼就不足为惧了。”
“我们大可以花费大量的钱财,雇佣民夫沿途修建城池,控制交通要道,步步为营,这样一来,鞑靼必定会在皇爷爷的手中被彻底击败。”
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虽然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
他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突然站起身来,冷冷地看了朱允熥一眼,说道: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我就给你半年的时间。”
“要是你做不到,到时候就让锦衣卫把你押解回京。我可把这些账都给你记着,到时候一并清算。”
“可别怪我不顾及亲情。”
说完,朱元璋便拂袖而去。
朱允熥站在原地,有些发愣。就这么简单?
朱元璋的态度转变似乎比他想象的要容易一些。难道是自己的实力真的增强了,口才也变好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走到门口的朱元璋转头对胡万说道:
“从今天起,你们锦衣卫派人进驻他的王府,把他的一举一动都详细记录下来。”
“将来这些都要作为他的罪证,给他留着。”
胡万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一紧。
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啊。
他对宝安王今天杀人的事情可是了解得清清楚楚,这位爷可不是好惹的。
自己夹在中间,这算怎么回事?
而且,锦衣卫向来都是暗中调查,现在朱元璋却让他们公开监视,这又是什么道理?
朱允熥听到这话,也是大吃一惊。
这不是讲道理讲不过,就来硬的吗?
自己这上哪儿说理去?
他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
“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伴君如伴虎吗?”
消息传开后,宝安县顿时炸开了锅。
人们纷纷猜测,这位刚刚被封为宝安王的人,是不是要大祸临头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