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你说破天也不成
朱元璋的双眼微微眯起,锐利的目光如鹰般紧紧盯着朱允熥,气氛瞬间凝固。
过了许久,他咬字清晰、一字一顿地开口问道:
“你真的想好了,不打算改变主意?”
“你可知道一旦坚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朱允熥毫不退缩,目光坚定地迎上朱元璋的视线。
起初,他对这位老朱同志的脾气摸不透,所以说了些自暴自弃的话。
但此刻情况已不同。
赵敏儿刚刚的一番举动,如同神来之笔,不仅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也让朱允熥心中有了新的想法。
他毕竟是有系统加持的人,既然朱元璋将他置于这样的位置,他绝不能成为任人随意摆弄的傀儡。
倘若如此,这王爷之位不当也罢,又有何意义?
等将来朱元璋龙御归天,没了这大靠山,他这个傀儡王爷还能有什么价值?
不趁着现在建立自己的势力班底,更待何时?
大不了换个地方从头再来。
想通了这些,朱允熥的态度愈发强硬起来,斩钉截铁地说道:
“孙儿心意已决,绝无更改。”
“除非皇爷爷将孙儿调离宝安县,否则我仍坚持这样处置。”
朱元璋的眼神如同一把利刃,带着杀伐之气,紧紧笼罩着朱允熥。
就这样一直凝视着,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一旁站立的胡万早已心惊肉跳,心中暗自对朱允熥竖起大拇指,佩服得五体投地。
敢在老朱同志面前如此硬气的人,朱允熥可是独一份。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在大明的藩王中,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有这般胆量的人。
然而,出风头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很明显,朱元璋此刻已然动了杀心。
胡万在心中暗暗叹息:宝安王啊,你又何必如此固执呢!
就在胡万暗自感慨之时,朱元璋看着如同一柄利剑般挺立的朱允熥,突然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他伸出手指着朱允熥,开口说道:“有骨气!”
“不愧是咱老朱家的子孙,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有这份气魄。”
“咱也看出来了,你小子脾气够倔。”
“那咱问你,陈祖义那贼寇,你有把握对付得了吗?”
朱允熥刚要开口作答,朱元璋抬手制止了他,脸上笑容一敛,语气低沉地说道:
“咱可提醒你,说话之前得想清楚了。”
“不管你之前的做法是对是错,可都与大明律法相悖。”
“现在咱给你个机会,你要是能做到,就给咱保证一句。”
“要是做不到,咱就直接换人,你回京城老老实实待着,以后别再想着离京就藩的事儿了。”
局势瞬间峰回路转,朱允熥立刻反应过来,感情朱元璋说了这么多,就是在试探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这老朱同志,果然是老谋深算。
还好自己顶住了压力,不然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下场。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皇爷爷放心,孙儿有十足的把握,定能将陈祖义那贼子拿下。”
朱元璋见他如此自信,眼神微微一凝,说道:
“你可别小瞧了陈祖义,他能在沿海称霸多年,可不是省油的灯。”
“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好还是从长计议。”
“不过咱可把话撂这儿,以后做事得把大明律法放在心上,不然咱饶不了你。”
朱元璋终究还是希望他能做个规规矩矩的藩王。
可朱允熥心里清楚,朱元璋之后的继任者们,可都不是循规蹈矩的主儿。
朱允炆削藩手段狠辣,不少藩王被逼死、吓死;
朱棣更是打着靖难的旗号,入主京城后大肆清洗。
但此刻,朱允熥自然顺着朱元璋的意思说道:“事出紧急,才不得不从权处理。”
“其他事情,孙儿必定遵守大明律法,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朱元璋听了,冷哼一声,说道:“你之前说要断了陈祖义的财源,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你现在不但不稳住他,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何道理?”
说到关键处,朱允熥自信一笑,解释道:“陈祖义常年在海上漂泊,那地方除了鱼虾蟹,没什么产出。”
“顶多拿些海边的宝石珍珠换钱,就这些东西,想养活他手下万把人可不容易。”
“而且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谁愿意去干苦力?”
“所以,他要赚钱,还得从大明这里获取源源不断的物资。”
“这次他出了昏招,想逼我就范。”
“我就将计就计,派人跟他私下商谈,只要他放了巧云,我们就私下交易。”
朱元璋一听,顿时怒火中烧,重重一拍椅子扶手,猛地站起身来,怒喝道:
“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种事你也敢做!”
“私通海匪,你把咱颁布的禁海令当成什么了?”
朱允熥心中暗自吐槽,这老朱同志怎么就不能好好听人把话说完呢,刚说两句就要发火。
他轻轻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皇爷爷,孙儿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孙儿手中兵力不足,养兵又需要大笔钱财。”
“孙儿之前向您保证过要自给自足,所以才想借陈祖义的势力谋利。”
“等他放松警惕,咱们就能一举将其歼灭。”
“示敌以弱,才能出其不意,反败为胜。”
“而且他们在海上,搜寻起来困难重重,这也是孙儿深思熟虑后定下的策略。”
朱元璋却满脸固执,毫不通融地说道:“那也不行!”
“私通海匪这先例一开,还得了?”
“要是藩王们都学你这一套,咱还不得活活累死?”
“总之,规矩不能破,你说破天咱也不会同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