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敢说咱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才一回到王府,朱允熥便瞧见满脸愠色的朱元璋在后院等着他。
朱允熥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恭敬地躬身行礼:“孙儿拜见皇爷爷。”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满,斥责道:“你眼里还有没有咱?”
“抓到人犯,说杀就杀,还私自领兵出海。”
“这大明律例在你眼中,是形同虚设吗?”
朱允熥听了这话,脖子一梗,抬头理直气壮地回应:
“皇爷爷,孙儿的女人被歹人掳走,我带人去营救,何错之有?”
“况且这关乎皇家颜面,若不第一时间给对方点颜色瞧瞧,陈祖义怎会轻易放人?”
朱元璋见他竟敢顶嘴,冷笑一声,重重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反了你!”
“咱定下的律法,在你看来就是儿戏?”
“要是每个藩王都学你,那大明岂不是要变成一个个国中之国?”
“再说了,咱只是让你练兵,可没让你带兵出征,这又作何解释?”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心中明白朱元璋这是来找茬的,便毫不退缩地反驳道:
“事出紧急,只能从权处理。”
“我刚在王府门前宣布,既往不咎那些与陈祖义有往来的人。”
“若此时不采取行动,让他们对大明心生敬畏,日后他们还会与陈祖义勾结,沿海必将再次遭受袭扰。”
“倒不如给陈祖义来个下马威,让他有所忌惮。”
“投鼠忌器之下,他自然会有所收敛,这样局面才能打开。”
“要是一味拘泥于律法,那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皇爷爷心里也清楚,为何沿海多年来一直不得安宁。”
“所以,孙儿认为自己做得没错。”
一旁的胡万听得冷汗直冒,心中暗忖:这爷孙俩今天算是杠上了。”
“他真担心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将朱允熥拿下。”
“而且胡万心里也明白,朱允熥此番行事并无大错。”
“如今沿海局势混乱,消息四通八达,若能用强硬手段震慑人心,或许能扭转局面。”
“可这些话他不敢说出口,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朱元璋被气得不轻,手指着朱允熥,怒声骂道:
“你草菅人命,还在这里强词夺理、信口雌黄。”
“咱算是见识了,竟有你这般目无王法、毫无孝道之人。”
“来人……”
话刚说到一半,朱元璋突然住了口。
原来是赵敏儿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走了进来。
赵敏儿仿佛没察觉到屋内紧张的气氛,面带微笑,盈盈一礼后说道:
“陛下,前些日子王府添丁,孙媳妇也算不负众望,为皇室诞下子嗣。”
“若陛下能为孩子赐个名,那将是这孩子莫大的福分。”
朱允熥心中暗赞赵敏儿聪慧。
这话说得恰到好处,不仅打断了朱元璋的话,还打起了重孙这张亲情牌。
即便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烧,可看着那与朱标颇为神似的重孙,心中也不禁一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
他心里明白赵敏儿此举是在为朱允熥求情,可他朱元璋向来吃软不吃硬。
不过此刻让他给孩子起名,他实在没那个心情,便长叹一口气,看向赵敏儿说道:
“你刚生产完,回去好好休息吧,你的心意咱知道了。”
赵敏儿又行了一礼,谢道:“那孙媳妇就谢过陛下了。”
待她抱着孩子离开房间,屋内陷入一片寂静,气氛压抑得落针可闻。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开口问道:
“你抓的那些人打算如何处置?为何不交给官府?”
朱允熥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从容说道:
“官府里的人是否可靠,谁也说不准。”
“所以孙儿打算用自己的办法来处理此事。”
“如今问题积重难返,必须用非常手段才行。”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说道:“那你倒说说,你准备怎么处置这些人?”
朱允熥迎着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毫不畏惧地回答:
“有悔过之意且未曾作恶的人,可以留下性命,其余的一概斩杀。”
朱元璋脸色瞬间又沉了下来,冷声质问道:
“那刚才咱说的话都白说了?”
“你把朝廷律法置于何地?”
“如此行事莽撞,怎能成就大业?”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朗声说道:“古语云,行大事者不拘小节。”
“只要能解决陈祖义这个心腹大患,即便在程序上有些不合规矩,也无妨。”
“陈祖义在沿海盘踞多年,势力庞大,根深蒂固。”
“对付这样的人,不能用常规手段,孙儿刚才已经说过了。”
“所以,只要孙儿还在这儿,就会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
“否则,就算再过个五年十年,沿海恐怕还是如今这混乱不堪的模样。”
“难道我大明要因为这些小小的海匪,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成?”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
“可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如何能让他们心向大明?”
“因此,孙儿才会如此行事,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眼睛微眯,脸色愈发难看,冷笑一声道:
“咱倒是小瞧你了,竟敢说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行啊,那咱现在就问你,那些人你是交给官府,还是自己处置?”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心中一横,反正自己有金手指,又有炮舰在手,大不了被逼急了就开船远走。
他脸上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目光坚定地直视朱元璋,说道:“孙儿还是决定自行处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