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多少?!

换源:

  第18章多少?!

宝安县内,王府频繁举办婚宴之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众人对此甚至都有些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街巷之中,小孩子们常常唱着一首顺口溜:

“做人要做宝安王,铁打的体魄,雕花的卧床,天天着新衣,夜夜伴娇娘。”

朱允熥听闻后,不禁哑然失笑,感慨道:

“这顺口溜编得倒是挺顺口的。”

他走到王府门口,舒展了一下身体,目光四处逡巡,总感觉今日有些异样,似乎少了些什么。

正巧这时,刘安快步走来。朱允熥顺口说道:

“今日怎么感觉有些不一样呢?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刘安闻言,向四周张望了一番,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主子,今日那些锦衣卫都撤走了。”

朱允熥眉头微蹙,撇了撇嘴,疑惑地说道:

“他们不是奉了旨意来监察的吗?怎么,现在打算违抗命令了?”

就在此时,胡万匆匆赶来。朱允熥挑起眉毛,略带调侃地问道:

“千户大人,怎么来得这般迟?你的那些手下呢?”

胡万苦笑着,躬身说道:“王爷就别打趣下官了,下官也是左右为难啊。”

“今日京城刚传来口谕,还请王爷接旨。”

刘安一听,急忙退了出去。

朱允熥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行了一礼。

胡万这才开口宣读:“陛下说了,让你以后收敛些心思,多把精力放在正事上。”

“要是这件事办不好,要你定好看。”

宣读完后,胡万垂手站在一旁。朱允熥挑起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就这些?”

“这说得没头没脑的,我实在有些听不明白。”

胡万见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赶忙低声补充道:

“王爷,今后若是有娶亲的打算,还是暂且缓一缓吧。”

朱允熥心中暗自思忖,原来朱元璋对自己不满是因为这娶亲之事啊。

他缓缓摇了摇头,在心里想:

自己能有如今的局面,靠的就是系统,不依靠系统,难道还指望朱元璋不成?

靠他,怕是连西北风都喝不上!

不过朱允熥心里也清楚,如今朱元璋对陈祖义极为重视,之所以还未对自己动手,无非是因为自己提出的计策颇具可行性。

想通了这一点,朱允熥心中有了底气,冷笑着说道:

“何时娶亲竟也成了罪过了?”

胡万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也是担心王爷的身体吃不消啊。”

朱允熥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放心,本王身体硬朗得很,扛得住。”

胡万仍不死心,再次劝道:

“京城现在到处都在传王爷的事,这好色的名声可不好听啊。”

朱允熥却满不在乎地轻笑一声:“随他们去说,又不会少块肉,怕什么?”

说罢,便甩袖离去。

胡万站在台阶上,无奈地摇了摇头,暗自感慨:

整个大明朝,敢如此公然与朱元璋对着干的,也就只有这宝安王了。

此事也让朱允熥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些成绩来才行。

思来想去,他径直朝沈巧云的房间走去。

上次的绑架事件,虽然让沈巧云受了些惊吓,但这几日她已逐渐恢复。

见到朱允熥进来,沈巧云行了一礼,轻声问道:

“夫君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朱允熥说道:“你帮我查一下,今年一年咱们能收到多少商税?”

沈巧云不愧是掌管账务的能手,她在一堆账本中翻找了一番,抽出一本,当即念道:

“若单算明面上的账,光是醉仙酿上缴给官府的税收就有十万两之多。”

“再加上往来客商不断,缴纳的商税比往年多出了三倍。”

朱允熥微微点头,接着问道:“要是把陈祖义那边的账也算进去,总共要上缴多少商税?”

沈巧云不假思索地回答:“按照夫君定下的规矩,十收其二,总计需上缴商税七十八万两。”

小半年就能有这样的税收成绩,也算是有了个交代。

朱允熥思索片刻后说道:“随后安排人把这七十八万两银子清点出来。”

“马上各地就要押解税银前往京城了,正好一并送过去。”

沈巧云轻轻点头,随后提醒道:“这大明的商税可没这么高,咱们这边是不是该按官府的规矩来?”

朱允熥摆了摆手,解释道:“放长线才能钓大鱼,要是没有些好处,你夫君我的位置可就坐不稳了。”

临近过年,朱元璋也正为各种事务忙得焦头烂额。

北边鞑靼不断侵扰边境,军饷支出如流水一般。

每年各地或多或少都会有灾情发生,修建水利设施、赈灾,再加上官员的俸禄,每一项都是巨额的开支。

户部呈上来的账目,让朱元璋看了频频皱眉。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郁新手捧奏本,走进殿来。

朱元璋看到他,眉头一挑,语气不善地问道:“又有什么事?”

郁新脸上却洋溢着喜色,躬身说道:

“启禀陛下,宝安县今年送来的税银文书已经到了,总计白银一百九十三万两!”

说完,他目光热切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揉了揉耳朵,难以置信地问道:

“你说多少?”

郁新清了清嗓子,再次说道:“白银一百九十三万两。”

朱元璋满脸惊讶,对郁新说:“把文书拿过来,让咱看看。”

朱元璋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文书,皱着眉头说道:

“当地的商税比以往多了好几倍,而且这小子这段时间居然上缴了七十八万两!”

见朱元璋陷入沉思,郁新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说道:

“陛下,微臣想问的是,这七十八万两银子是怎么来的?”

朱元璋一听,脸上顿时涌起怒意,说道:

“那是宝安王做那掉脑袋的买卖赚来的。”

大殿内瞬间一片寂静。

郁新一脸惊愕地看着朱元璋,过了好一会儿,才咽了口唾沫,问道:

“究竟是什么生意能有如此丰厚的利润,还请陛下明示。”

好家伙,这个户部尚书可真是钻进钱眼里去了,都不看朱元璋的脸色,居然还问出这样的问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