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理通外敌,养寇自重?(前期可能会更新的慢一点,因为前面要攒一点章节,等到上架之后就开始爆发,所以耐心一点)
朱元璋此刻怒不可遏,可这满腔的怒火却难以直白地宣泄出来。
他强忍着怒意,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此事你就别再打主意了,退下吧。”
户部尚书郁新满心的不情愿,作为掌管财政的官员,他心心念念的就是为朝廷增加收入。
如今大明的税收状况相较前些年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可北边的战事却绵延不绝,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这让郁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听到朱元璋的话,郁新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
“陛下,若能开辟一条新的财源,朝廷的财政压力便能得到缓解,如此一来,北边的战事推进也会更加顺利。”
他试图说服朱元璋改变主意。
朱元璋重重地一拍桌子,狠狠瞪了郁新一眼,厉声道:
“咱说的话你没听明白吗?退下!”
郁新无奈,只得低下头,行礼后退出了房间。
朱元璋长舒了一口气,想起朱允熥那小子,心中又气又无奈。
朱允熥这小子性格倔强,连自己都敢顶撞,锦衣卫传来的消息让他气愤不已。
但这次朱允熥送来的那一大笔钱财,又让朱元璋看到了海上贸易的巨大潜力。
如今朱允熥不过是在宝安县附近经营货物,若是将生意拓展到大明最为富庶的金陵地区,再打造一支庞大的商队出海!
那获得的利润简直难以想象,想到这里,朱元璋都不禁有些心动。
他回忆起当日与朱允熥的对话,自言自语道:
“这小子说的话倒有几分道理,只是在女色方面太过放纵,如此下去,怎能成就大业?”
“真是让咱头疼。”
而朱允熥这边,几天过去了,没有等到来自京城的口谕或圣旨,他心里明白,这次送银子的举动算是挠到了朱元璋的痒处,果然钱财的力量不容小觑。
此时的他,正满心期待着一个重要人物的到来。
这个人便是陈祖义手下的施进卿。
朱允熥之所以特意等待,就是想看看能否将此人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
没过多久,沈冰领着一个身着布衣的男子走了进来。
朱允熥面带微笑,起身相迎,上下打量了一番施进卿,说道:
“真没想到,海匪之中竟还有你这样的读书人。”
施进卿脸上露出一丝惭愧之色,说道:
“不瞒王爷,小人曾经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只是流落海外,被海盗掳去,无奈之下才成为他们的爪牙。”
“每每想起这些,小人实在是愧对祖先。”
朱允熥心中暗喜,看来此事有门。
他看向沈冰,就听沈冰说道:“王爷,施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只是时运不济,才落得如今委身海匪的下场。”
“这段时间我与施先生相交甚欢,对他的为人十分钦佩,所以才借此机会将他引荐给王爷。”
朱允熥赞许地看了沈冰一眼,随后与施进卿交谈起来。
这才得知,施进卿祖上本是沿海居民,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迁居海外,本想着中原安定后再返回故乡,却没想到这一去就再难回来。
张士诚的残部逃到海上后,与大明作对,大明因此颁布了禁海令。
施进卿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变得十分尴尬,若此时返回大明,很可能会被当作反贼。
后来,施进卿在一次行商途中被陈祖义抓住。
陈祖义的手下大多是些粗人,读书人少之又少,见施进卿能识文断字,便强行将他留下,负责账房事务。
但施进卿心中一直渴望恢复自己汉人的身份,所以此次前来,他也是孤注一掷,希望能赌上一把。
他心里清楚,若能选对方向,施家不仅能在大明立足,未来还会顺风顺水。
一番交谈后,朱允熥面露喜色。
然而,临别之际,施进卿犹豫再三,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
“王爷,小人家中有一女,如今已到婚嫁年龄。”
“若继续留在岛上,恐怕会遭遇不测。”
“还望王爷能想办法,将小女从那危险之地救出来。”
沈冰在一旁帮衬道:“那些海匪都是些粗鲁之人,根本不懂怜香惜玉。”
“若施姑娘落入他们手中,怕是凶多吉少。”
朱允熥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笑着说道:
“上次的事我还没找陈祖义算账,这次正好有了由头。”
“不过施先生这边也得想些办法,毕竟整个宝安县都知道本王喜好美色,可这事儿又不能做得太明显。”
施进卿满脸感激,说道:“王爷放心,小人回去后定会妥善安排此事。”
不久后,王府传出消息,宝安王又要大婚了。
上次朱允熥送银子的事让朱元璋心情稍有好转,可没想到,锦衣卫的密报又让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咬牙切齿地晃着手中的纸张,愤怒地说道:“他这是得寸进尺了?”
“这次竟然一下子娶了三个女人,还都是从陈祖义手里要过来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难不成是想勾结外敌,养寇自重?”
这话说得极为严重。
宋忠一听,心中暗叫不好,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
“陛下,王爷的计策才刚刚实施,下面的人回报一切顺利。”
“若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望陛下三思啊。”
宋忠的话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他上前一脚将宋忠踹倒在地,大声吼道:
“你是不是也站错队了?”
“还让咱三思?”
“他的后院都快成陈祖义的女人窝了,咱怎能放心?”
“照这样下去,还没等他动手,人家的刀就架到咱脖子上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