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理想
朱元璋满脸不耐地摆了摆手,从鼻腔中重重地哼出一声。
他这一生刚硬要强,从未向任何人低过头,帝王的威严早已深入骨髓。
短暂的沉默后,朱元璋缓缓开口:“那小子就爱瞎折腾,随他去吧。”
“先把他留在金陵,磨磨他那股子倔劲,日后他自会明白他爷爷的良苦用心。”
此时的朱元璋已到暮年,尽显无奈与悲哀。
若时间充裕,他定能将诸多棘手之事一一妥善处理,即便不能全部解决,也能提前做好防备。
可如今,时间恰恰是他最匮乏的东西。
朱允熥在他面前,态度强硬,毫不服软。一旦新君登基,两人若发生冲突,朱允熥的下场实在难以预料。
这也是朱元璋不断找借口打压他的根本原因。
起初,朱元璋并未把宝安县的事放在心上,毕竟身为一国之君,要操心的军国大事数不胜数,哪有精力去关注一个郡王的举动。
然而,当得知陈祖义中了朱允熥的计谋,几乎被一网打尽时,朱元璋立刻警觉起来。
他意识到,朱允熥绝非平庸之辈,若放任其在宝安县发展,将来必定会掀起不小的波澜。
于是,朱元璋态度急转,派锦衣卫将朱允熥押回京城,就是想让他低头,明白皇权至高无上,不容挑战。
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朱允熥竟如此倔强,在他面前竟敢毫不留情地反驳。
这样大胆的人,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不过,朱元璋心里清楚,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其独特之处。
如今,如何处置朱允熥,成了让他头疼不已的难题。
到现在朱元璋也没想过改立太孙,毕竟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能随便的更改。
而朱允熥回到府中,脸上瞬间换上了轻松的笑容。
赵敏儿赶忙迎上来,轻声问道:“夫君,陛下找你所为何事?”
朱允熥不想让大家担心,随口编了个理由:“没什么大事,不过是询问一下香精制作的事情罢了。”
赵敏儿微微皱眉,直觉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个皇帝,怎会为了这样的小事亲自召见?
随便派个下人来问就可以了。
一旁的孙若薇也若有所思,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点破。
直到用过晚饭,赵敏儿派人来请朱允熥。
众人散去后,朱允熥来到房间,见孙若薇也在,心中便明白了几分。
大大咧咧地坐下说道:“看来你们已经猜到了,我这次和皇爷爷闹得很不愉快。”
“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不好过了,咱们恐怕得在金陵城多待些时日了。”
孙若薇看了看赵敏儿,轻声说道:“王爷,您这样做恐怕会得不偿失啊。”
“陛下年事已高,王爷还是要为将来考虑。”
朱允熥长叹一声,缓缓摇头:“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如今的皇太孙是我二哥,但我们并非同母所生。”
“他日后能不能容得下我,还不好说。”
“而且,我从小和他一起长大,了解他的为人。”
“别看他在皇爷爷面前乖巧听话,一旦登基,肯定会露出真面目。”
“此人眼高手低,做事没有分寸,再好的事情交给他,也会办砸。”
两人听了这话,都愣住了。
赵敏儿惊讶地捂住嘴,声音颤抖地问:“夫君,您难道有争夺天下的志向?”
朱允熥轻轻摇头:“为了一个皇位争来斗去,我可没兴趣。”
“我宁愿多娶几个美娇娘,享受妻妾成群的生活。”
“我的愿望是儿孙满堂,有时间就带着你们游山玩水,看遍世间美景。”
“要是一辈子被困在京城,那日子我可受不了。”
孙若薇皱着眉头问:“那王爷为什么还要顶撞陛下呢?”
朱允熥叹了口气,认真地说:“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任人摆弄的玩物。”
“不能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跟提线木偶有什么区别?”
“我不想活得那么憋屈,所以我要让皇爷爷看到我的能力,我可以做事,但必须按照我的方式来。”
“否则,我宁愿做个无所事事的废物,也不愿任人摆布。”
这是朱允熥来到这个朝代后,最深的感悟。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下面的人都唯皇帝马首是瞻。
在他看来,这种现象很悲哀。
虽然他原本只是个普通人,但普通人也有自己简单的快乐。
穿越到这里,他可不想失去这份最纯真的东西。
如今,他衣食无忧,绝不可能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尊严。
而且,他有了退路,所以面对朱元璋的威压,他毫不畏惧。
两人听了朱允熥的话,相互对视,一时无言。
半个月后,皇太孙朱允炆上奏,称大明律的刑罚过于严苛。
古人云:“乱世重典,盛世恤刑。”
因此,他请求修改大明律。
朱元璋对此表示赞同,当场应允。
夜晚,在朱允熥被圈禁的宅院里,一个身披斗篷的人趁着夜色叩响了大门。
刘安见到此人,亲自引领他进入后院。
朱允熥得到消息赶来,发现竟是王景弘。
他心中疑惑,不知朱元璋的贴身太监此时来找自己有何贵干。
就听王景弘开口说道:“陛下口谕。”
朱允熥急忙躬身行礼。
王景弘并未回礼,而是严肃地说道:“陛下问你,若让你返回宝安县,多久能擒下陈祖义?”
朱允熥心中一动,暗自思忖:难道老朱改变主意了?
他心中一喜,立刻说道:“三月足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