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那小子洞悉了咱的想法?
沈冰听闻此言,赶忙表态:“王爷尽管放心,陛下多年来殚精竭虑、奋发图强,咱们都看在眼里,岂敢肆意妄为。”
说到这儿,他稍作迟疑。
朱允熥瞧见,挑了挑眉,“有话就直说,干嘛吞吞吐吐的?”
沈冰叹了口气,说道:“这段时间,为了购置土地、开展营造事务,我们不得不攀附不少关系,所以难免牵扯一些贿赂之事。”
朱允熥一听,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问道:“都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沈冰沉思片刻,回复道:“王爷一直告诫我们不可违法乱纪,所以行事时我们心里都有分寸。”
“出面的都是一些中小家族的人。”
“要是这事坐实了,恐怕会引发人心不稳。”
朱允熥听完,脸上浮现出一抹怪异的笑容。
他冷冷地瞥了沈冰一眼,毫不留情地说:“皇爷爷整治贪腐的手段,你们心里都清清楚楚。”
“怎么,现在想把本王也拖下水?”
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沈冰是想借助他的影响力把这事压下去。
朱允熥可不会在这事儿上犯迷糊。
况且,穿越前他只是个普通百姓,对贪腐之事,虽能理解其存在,却绝不能接受。
此次周新到广州府担任按察使,正好让他整顿一下这种不良风气,也算是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毕竟朱元璋还在位,有些事朱允熥不便亲自出面。
所以正好借这个机会,顺势而为。
沈冰一听,“扑通”一声跪下:“王爷,小人绝无此意。”
“只是如今宝安县形势一片大好,要是因为这事出了乱子,恐怕会影响王爷的大计啊。”
朱允熥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我的大事岂是你们能影响的。”
“马上把参与此事的实情整理出来,等周大人一到就呈报上去,就当是自首。”
“不然,要是广府上下因为你们垮了,那才是真的坏了本王的大事。”
沈冰瞬间明白了,心中不禁一颤。
看来这位王爷和他以往认知里的权贵截然不同,行事还是很讲规矩的。
于是他连忙点头称是。
然而,这却让刚上任广州按察使的周新满心疑惑。
他受朱元璋指示,准备到宝安县查一查朱允熥是否有不法行为。
作为百姓口中的“青天”,周新可不只是廉洁刚正那么简单。
他深知,即便朱元璋在位,贪腐之事也未能彻底杜绝。
而且在地方上,贪腐官员往往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想做一名清官,仅仅自己廉洁奉公远远不够,还得有准确的判断力,对官场局势有精准把握!
否则还没崭露头角,就会被打压下去,根本没机会施展抱负。
原本周新还在琢磨如何打开局面,没想到他人还没到宝安县,就有当地商人前来自首。
自首材料上详细记录了何时、何地、因何事贿赂当地官员。
同时还诚惶诚恐地诉说自己只是想安稳做生意,实在是当地官员贪得无厌,自己无法控制。
周新觉得此事蹊跷,没有立刻前往宝安县,而是把事情详细梳理一遍,派人快马送往京城。
身在金陵的朱元璋收到密信后,脸上也露出怪异的神情。
他把梅殷召来,将密信递给他,说道:“你看看,这是新任广州按察使周新送来的密信。”
“咱怎么感觉这事不对劲呢?”
“莫不是那小子猜到了咱的心思,所以打算来个丢卒保车?”
说到底,还是朱元璋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掌控朱允熥,心里多有猜忌。
梅殷看完密信,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在宝安县,行事虽常有出人意料之处,但向来守规矩,很少与当地官员往来。”
“所以依我看,这事和王爷是有关联的。”
“只是王爷心里究竟怎么打算,我就猜不透了。”
梅殷是个谦谦君子,没有证据,自然不会随意给人扣帽子。
朱元璋听后想了想,问道:“伯殷,你在宝安县待了许久,对当地情况颇为了解。”
“以你的眼光来看,那小子在宝安县到底想干什么?”
这其实也是朱元璋一直以来的疑惑。
说着,他又拿起锦衣卫的密报晃了晃。
“咱多次告诫那小子要戒色,可你瞧瞧,这是他第几次娶亲了?”
“而且这次他还想娶徐达的女儿,难道他想把手伸进金陵?”
这可是朱元璋最为敏感的底线,绝对不容触碰。
梅殷听后,心中暗自思量,然后说道:“陛下,此事我并不知晓内情。”
“不过就我了解的情况,王爷确实是个能做事又安于享乐的人。”
“如果王爷真有什么图谋,这个时候应该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可到现在为止,王爷一直和那些商人交往密切,心思似乎都放在市舶司的事务上。”
这番话讲得很巧妙,表面陈述的都是事实,实际上也是在为朱允熥说话。
朱元璋自然明白其中深意,捋着胡须沉思片刻,神色凝重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周新彻查到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