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
一到散班的时辰,
礼部府衙内,
林萧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疲惫的身躯,便打算往外走去。
这种和现代“牛马”般的生活,
他已经忍受了一个月。
礼科给事中这一职位,品阶虽然不高,
但手中权力却不小,
不仅肩负着稽查礼部事务的职责,还有审核、封驳奏章的权力,
相应地,
其需要处理的差事数量也非常庞大。
为了能够确保自己准时散班,
白天的时候,
林萧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没有任何偷懒的时间。
就在他走到班房门口的时候,
一位中等身材、满脸络腮胡的青袍官员迈步走进门来。
此人名叫杨彦,已经担任礼科右给事中多年,
也是林萧目前的直属上司。
“大家都还没走,这很好!”杨彦直接切入主题,说道,“本官刚刚收到宫里传来的消息,
明日恢复早朝,
据可靠消息,陛下明天还要商议重要事情,
希望诸位提起精神来,若有合适的谏言,该提就提,切勿丢了咱们的脸面。”
班房内,包括林萧在内的几位给事中听到消息后,纷纷拱手称是。
“没有其他事情了,
诸位忙完手头的事情,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哦对了,林大人,你过来一下。”杨彦招手将林萧叫到屋外的角落里,说道,“林大人,上头让我提醒你一声,让你收敛一些,
这阵子你提交的几份奏疏,言辞太过尖锐,恐怕会惹得陛下动怒,
上头爱惜你的耿直,已经帮你把奏疏拦下来了,
你初来乍到,不可太过鲁莽,要是断了前程,那还是小事,丢了性命可就不划算了。”
林萧:...
可我就是想让老朱把我处死啊!
难怪这个月我写了几封批评老朱政令的奏疏,一直都没有回音,
原来是你们这帮人在阻拦我通往“享福”的道路,
实在是太可恶了!
“杨大人,我……”
杨彦抬手打断了林萧的话,
“林大人,不用多说感激的话,
你只需好好办事,凭借当日劝阻陛下诛杀太医的英勇举动,你已然成为我们言官的榜样,日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好好干!”
说完,
杨彦满脸赞许地拍了拍林萧的肩膀,便径直离开了。
林萧抬头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心中暗想,
之前拼死保护太医,戏演得太过逼真,
以至于这帮言官们都认可了我,
通过上疏求死这条间接的路子看来是行不通了,
还是当面死谏老朱,来得更加干脆利落。
正好明天恢复早朝,
不管老朱在廷议时讨论什么内容,
我都要提出尖锐的谏言,激怒老朱,
让他赶紧把我处死。
第二天,
奉天殿内,
时隔一个月,早朝再次举行。
满朝文武列好队伍,行完三跪九叩之礼后,
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今日早朝先不讨论政事了,咱要考一考诸位爱卿,
假如,我是说假如,
我大明将来陷入天灾不断、外敌侵扰、流民四起、国库空虚等等内忧外患的局面,该如何摆脱困境?”
听到皇帝这突然抛出的话题,群臣都感到十分诧异,
陛下怎么会想到这个呢?
这种“不吉利”的事情,是能拿到朝堂上来公开讨论的吗?
而且稍有不慎,
惹得陛下龙颜大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是谨慎发言为好。
那些提前得知皇帝要廷议的风声,原本打算借此机会表现一番的言官们,更是低眉顺眼,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于是,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寂静。
站在后排队列中的林萧,也暗暗地撇了撇嘴,
人一旦生过病,就会有新的感悟!
尤其是像老朱这样先失去了自己的继承人,又身患重病的上位者,
身心遭受双重打击之后,
他会想到大明可能出现的这种极端情况,实在是正常不过,
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这时候已经开始步入“黑化”阶段了。
满朝文武都默不作声,
他们是担心一不小心,就引得老朱震怒,丢了性命,
可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好机会,
他们不敢说话,
那就让我来说!
就在林萧准备出列的时候,还是有人抢先了一步。
只见前排,一位中等身高、身材微胖的青袍官员出列跪拜道,
“臣翰林学士兼东宫署官黄子澄启奏,
臣认为陛下所说的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自大明立国以来,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安定,洪武盛世一片繁荣景象,
陛下还将一系列理政安民的经验,编订成《皇明祖训》,作为治国的根本,
只要后世朝廷一直秉承陛下的治国方法,
我大明必定能够长盛不衰,
请陛下不必忧虑。”
这时,又一位身材瘦长的中年青袍官员出列,
“臣兵部主事兼东宫署官齐泰启奏,
臣赞同黄大人的话,陛下制定的法度条例,是我大明不变的治国策略,
只要严格执行,必定不会出现内忧外患的局面,
即使出现了,也只是个别情况,内忧只需针对性地派出官员去安抚,
而外患,陛下的天威震慑四海,外夷没有不臣服的。
请陛下放心。”
齐泰的话音刚落,武将队列前端,一位身材魁梧、浓眉方脸的中年将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绯色官袍,出列跪拜道,
“臣左军都督府都督、曹国公李景隆启奏,
我大明的军队所向无敌,
想那北元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根本无法威胁到我大明,
就连远在西域的元人首领帖木儿、黑的儿火者都已经派人前来朝贡臣服,
而西南边的麓川人,更是被西平侯打得落花流水,
陛下如果不放心,
臣愿意再次领兵,去会一会他们。
另外,
早前陛下派人传旨,让臣去探查辽东女真人的情况,如今也已有了头绪,
他们现在只是区区几万人的渔猎部落,而且内部分裂松散,根本不足为惧。
请陛下放宽心。”
李景隆说完,又深深地拜了一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