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权力一旦下放,再想收回来就难如登天了

换源:

  江韦立时会意:陛下定是对蓝玉心生不满,否则上司断不会与这般强势的武勋为敌。

卑职明白!谨遵大人吩咐!

皇宫内廷

朱元璋仍为崇祯朝内忧外患的危局忧心不已。

退朝之后,他又召数位重臣至御书房,小规模商议良久,却未得出良策。

遣散众臣后,朱元璋翻出《元史》,细细研读元顺帝至正朝章节,惊觉小孙所言的崇祯朝,竟与至正朝有诸多相似之处。

大元最终为大明所取代,难道大明竟要在崇祯朝重蹈大元覆辙?

王朝崩塌,当真无法避免?难道真要如那大胆年轻人所言下放皇权另立朝廷?

朱元璋用力摇头,试图将林萧之言从脑中驱散: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定有其他法子。

若李善长、汪广洋、刘基等尚在,朕或许不至如此头疼,可他们皆被朕处置,致使朝廷如今人才匮乏,当真是令人烦忧!

懊悔痛失智囊的朱元璋,只得独自埋首,从华夏各代史书之中寻觅良策。

时光飞逝,不觉已至午后,朱元璋仍一筹莫展,只得前往太庙。

太庙偏殿

尔等在此值守,任何人不得靠近,亦不得惊扰朕!

朱元璋面色凝重,令大内侍卫退至远处,方推门独入偏殿。

与昨日不同,朱棣与朱由检已在此等候。见朱元璋到来,二人急忙跪地行礼:

儿臣叩见父皇!

臣孙拜见太祖爷!

朱元璋瞥了朱棣一眼,板着脸在主座落座,方道:起来吧。

谢父皇(太祖爷)!

二人谢恩后,恭谨立于两侧。

老四,昨日朕来此未见你,小孙言你去找大臣商议扭转危局之策,

如何?可有良策?朱元璋直奔主题,并未因久未与朱棣相见而多作寒暄。

朱棣长叹一声,摇头道:

儿臣惭愧!

那帮大臣商议许久,亦未提出更佳办法,

方才儿臣与由检,亦在为此事犯难。

闻朱棣亦无头绪,朱元璋苦笑着摇头。此刻他心中既头疼又宽慰:

头疼的是自己亦毫无办法,危局难解;宽慰的是洪武朝未想出的法子,儿子那边同样没辙,至少未失颜面。

却听朱由检急切问道:

太祖爷,太宗爷那边已无计可施,

如今只能仰仗您老人家了。

朱棣亦拱手道:

正是!父皇,儿臣这边暂议不出法子,

眼下唯有指望您了,

不知父皇可有良策?

朱元璋望着两位晚辈期盼的目光,无奈叹息:

唉,大厦将倾,上天欲亡我大明啊!

这法子,朕也没有……

话音未落,他脑海中浮现出林萧那大胆身影,喃喃道:

罢了!

既无更好的法子,便死马当活马医吧!

朱棣困惑望向父皇:父皇?您所言何意?何种办法需死马当活马医?

咳,朱元璋轻咳一声,沉声道:

朕是说,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欲挽救危局,必须下猛药。

小孙子,

你若想挽救危局,须做到两点——下放皇权,另立朝廷!

朱棣与朱由检.................

朕莫不是听错了?方才洪武皇帝究竟说了些什么?

朱元璋将林萧在早朝上所进谏的话语,向朱棣和朱由检二人慢慢讲述。

话刚说完,就被一声急切的反对声打断了。

这件事绝对不能这么做!朱棣的声音里满是惊慌。

作为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皇帝,他对权力的敏感程度远超一般人。

回想当年,他本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燕王,却被建文帝激进的削藩政策逼到了绝境,不得已装疯卖傻来保全自己,最终凭借一方之地与全国对抗,才夺得了这万里江山。

自从踏入皇宫坐上龙椅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

绝不能让别人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

所以,他不断削弱藩王和地方官府的权力,全力加强中央集权,以此来确保皇权稳固无忧。

此时,从父皇口中听到下放权力、另立朝廷的提议,朱棣只觉得荒谬到了极点。在他的认知里,父皇向来和自己一样,把皇权看作不容侵犯的禁地。

朱由检同样满脸震惊之色,若不是太宗皇帝反应如此强烈,他几乎都要怀疑自己听错了。

熟知史书的他清楚地记得,太祖皇帝为了集中皇权,甚至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

如今,这位老朱家集权统治的开创者,竟然提出下放权力的主张?

太祖爷爷请听臣孙一言,朱由检赶忙进言,臣孙之所以能勉强维持如今的局面,全靠朝廷的权力集中。

如果轻易放权,恐怕底下的官员会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违背命令,不听从调遣。

至于另立朝廷的说法,这不是要和臣孙的朝廷形成对峙局面吗?这个计策实在不可取啊!

朱元璋听了,眯起眼睛厉声训斥道:简直荒唐!身为皇帝,你的眼界怎么如此狭隘?

看看你崇祯朝的局势,都糜烂到什么地步了?简直和元顺帝的至正朝廷一样,从根本上就烂透了!

到现在还不明白破而后立的道理?我让你下放权力,正是吸取了元末朝廷的教训。

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他们才会积极剿匪平叛。

至于另立朝廷,如今这局面,和你朝堂上的这帮大臣脱不了干系。

他们能力不足,根本无法应对危局,必须另寻出路。

尽管朱元璋打心底里排斥林萧提出的放权主张,坚信这背后一定有主使之人,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但冷静下来后,他也不得不承认,暂时下放部分权力,确实是解决崇祯朝困局的权宜之计。

朱棣眉头紧皱,提出质疑:可是父皇,权力一旦下放,再想收回来就难如登天了。

刚刚被训斥过的朱由检也连忙附和道:太祖爷爷说得非常对,放权的口子一旦打开,再想收回来谈何容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