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在朝廷基业分崩离析之后,怎样才能力挽狂澜?

换源:

  听到朱棣说的这番话,朱由检父子二人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太祖皇帝当年从一方割据势力起步,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大事业,在他们心中,太祖肯定有能够扭转危局的好办法。

“臣孙恳请太祖爷赐予计策,挽救我朝如今面临的困局。”

“恳请太祖爷指点儿臣如何实现大明的中兴。”父子二人齐声向朱元璋跪拜求教。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刚才我没有开口,实际上已经在思考应对的策略了。

只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思路,需要给我一些时间仔细谋划。”

朱棣长叹一声,接过话说道:“既然是这样,儿臣这边也不能坐以待毙。

我打算回去之后和诸位大臣一起商议,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元璋眼中一亮,心里暗道这个计策非常好:我为何不找那林萧问问计策呢?

他之前提出了下放皇权、另立朝廷的策略,想必对于后续局面的应对也有自己的考量。

“老四说得很对,我们不能坐以待变。

我也需要回去召集有才能的大臣共同谋划良策,大家一起用心思考。

朱由检,你也需要回到宫中之后深刻反思朝政的得失。今天就先到这里散了吧。”

说完,朱元璋起身向殿外走去,朱棣紧紧跟随在后面离开了大殿。朱由检父子则在殿中多停留了一会儿,互相倾诉了一番心事。

在锦衣卫诏狱的内院西房监区,林萧正懒洋洋地躺在庭院的竹椅上,惬意地享受着阳光。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膳食供应精致多样,几乎每一顿的菜式都不重复。

虽然行动受到限制,无法踏出院落,但他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觉得清闲自在。

回想起刚穿越到这个时候,他曾经游历过京城的各个地方,唯独因为青楼消费太高而只能望而却步。

如今新鲜感已经褪去,再加上他深深感到古代的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现代便利,他更愿意安心地“宅”在诏狱之中,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

林萧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随手把茶杯放在身旁的桌案上,感慨地说道:“果然是上等的普洱!幸亏云南早就纳入了华夏版图,朝廷又用心治理经营,不然哪里能品尝到这么好的茶呢?”

就在这个时候,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身穿明黄色服饰的身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庭院。

林萧正惬意地品茶,背对着院门而坐,听到逐渐靠近的脚步声,以为是狱卒看守,便头也不回地吩咐道:“热水用完了,麻烦添一些来。”

却听到一个略显陌生的苍老声音传来:“嗯?赶紧去取一壶热水来。”

林萧听到这话眉头微微一皱,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穿明黄色服饰的老者站在院中,不禁脱口而出:“陛下!您……怎么苍老了许多?”

朱元璋:……

这小子,专门挑人痛处说!

“臣林萧拜见陛下。”林萧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轻咳一声掩饰尴尬,赶忙郑重地行礼。

他本来就有意激怒朱元璋以达到求死的目的,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屑于采用人身攻击或者粗言秽语等下作的手段。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强压下想要教训林萧的冲动,沉声说道:“起来吧。”

这时,随侍的太监已经捧来热水,先将紫砂壶注满,自己轻轻喝了一口检验没有毒之后,才重新斟满两杯茶,躬身退下。

朱元璋在竹椅上坐下,直奔主题:“今天朕来找你,是想再探讨一下挽救危局的策略。

如果我大明遭遇极端困局,按照你之前所说的下放皇权、另立朝廷的办法,虽然可能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但此后朝廷的权威必定会大幅衰减,恐怕会导致国家基业分崩离析。对此有没有应对的策略呢?”

林萧暗自撇嘴,心想这老朱竟然还在纠结这种问题,甚至不惜亲自到诏狱来询问。

他不是向来以“工作狂”著称、每天日理万机吗?为什么总是抓住假设性的议题不放呢?不过,这送上门来的“找死”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陛下,请容臣直言:世间的事情很难有两全其美的。

臣曾经说过,王朝末世只有破而后立才能获得重生。

陛下既然不满意颠覆旧制的方法,要求保全朝廷基业,臣才提出下放皇权、另立朝廷的权宜之计。

既然是权宜姑息的策略,自然会有后患无穷……”

在朱元璋听来,林萧这一番话完全就是“风凉话”,不禁面露怒色,双目圆睁打断道:“放肆!什么是‘两全其美’?

朕这是在探讨治国的难题!如果事事都没有难度,要你们这些臣子有什么用?朕就是要问,在朝廷基业分崩离析之后,怎样才能力挽狂澜?”

林萧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撇嘴说道:“陛下这可以说是‘既要保全基业,又要化解危局,还要长治久安’的三重苛求了。

臣所说的另立朝廷的策略,能够保住朝廷的空壳名号已经算不容易了。

一般来说,只要君主不肆意妄为,还可以让国祚延续一段时间:

短的就像汉末三国,维持几十年;长的就像唐朝中后期,延续一百多年。

或者如果国运未尽,能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强的像汉光武帝刘秀重建大汉基业,次的像东晋元帝衣冠南渡延续国脉,或者像南宋高宗偏安一隅维系政权。

可惜像唐宣宗这样险些复兴王朝却英年早逝的君主,终究让大唐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多数情况下,王朝覆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朱元璋的脸色不禁泛红——朱由检就是因为“肆意妄为”,把崇祯朝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彻底败坏了,连带拖累了朱慈烺的义兴朝,怎么能不让他痛心疾首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