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好气道:“你堂堂一个燕王,要查东西还要找我要人?”
朱棣指着朱元璋:“老六还是楚王呢,他怎么就可以调锦衣卫。”
朱元璋扬起脸:“你能跟老六比吗?”
朱棣自知,无论从哪方面,自己都没办法和朱桢相比,只好回头丧气地夹菜吃。
朱桢本来有冯子安的投靠,就算没有这令牌,也至少可以调集冯子安手下的一众锦衣卫。
只不过,从昭狱里放走郑九成的事情上,朱桢看出来,冯子安的权力还是十分有限的。
如今有了朱元璋给的这枚令牌,朱桢可以调动的可是全国的锦衣卫。
这种和之前调用冯子安那零零散散的锦衣卫,差距可就大得多了。
朱元璋给了自己这么大的便利,朱桢自然也投桃报李。
北元最近是有些不消停,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就去一趟北平。
“四哥,你倒是可得好好招待我啊。”
朱棣被cue到,自然很高兴:“六弟我俩的感情你还不知道嘛。”
“你来了北平,就是第二个燕王。”
“到时候,我也像父皇那样,给你弄一个令牌,让你在燕地可以横着走。”
朱桢心里笑道:【这锦衣卫令牌,可以复刻多枚】。
【难道燕王令牌,也能复刻】。
不过,表面上朱桢还是维持着和朱棣的手足情深:“好,四哥,我可记住你今天的话了。”
朱棣抓起一根击退,吃了起来:“放心吧。”
吕氏见前面两个问题,都已经解决,现在是时候讨论她最关心的问题了。
便拿起茶壶,借着给大家倒热茶的功夫,说出了她一直想问的问题。
“今天一家人在一起,难得这么高兴。”
“看到你们老朱小朱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我呀,打心眼里高兴。”
“这一桌上,只有我一个外姓。”
“所以有些丑话啊,还得我来说。”
“放到我们普通百姓家里,都得找一个人来当家。”
“现在自然是爹爹当家,可爹爹毕竟年纪大了,”
“以前啊,还有我家那口子帮衬着,爹爹能轻松不少。”
“可我家那口子不争气,一场怪病下来,竟然是让爹爹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们家允炆啊,虽说年纪是小了些。”
“可是从小便跟着黄子澄、齐泰这样的大儒学习治国之道。”
“他爹也时常跟他议论一些国事。”
“老四、老六,你们觉得允炆,可以和他父亲一样,帮助爹爹看一下奏折吗?”
吕氏十分聪明,他没有直接问皇位传给谁。
而是问朱允炆能不能像朱标一样,暂理国事?
朱桢心中冷笑,呵,看奏折?
你怎么不直接说立朱允炆为储君呢。
怪不得朱允炆能成功上位,有一个这么圆滑的老妈,花甲之年的老朱又十分疼爱这个孙子,不上位就怪了。
朱棣啊朱棣,我真替你感到悲哀。
朱棣也不傻,吕氏饶了半天,最终落到了想让朱允炆去看奏折上。
朱棣手上的鸡腿,瞬间不香了。
他右手撑在桌子上:“胡闹,他一个小屁孩,能看得懂什么奏折?”
吕氏埋着头,幽幽地道:“当年你们大哥,可是从小就开始看奏折的啊,”
朱棣把鸡腿往桌子上一摔,指着朱允炆:“大哥是什么身份,他是什么身份。”
鸡腿摔在桌上,散落的碎肉差点溅到朱元璋的脸上。
朱元璋冷冷说道:“老四,你在饭桌上,就这么跟你嫂子说话吗?”
朱棣再怎么狂妄,在朱元璋面前,还是畏手畏脚。
朱元璋一开口,朱棣立马乖巧了起来。
看着刚才暴虐的朱棣,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已然偏向了朱允炆这一边。
一方面是因为朱允炆乖巧懂事,很能讨得年近半百的朱元璋的欢心。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朱元璋放不下心中对朱标的亏欠。
朱标临死时,抓着朱元璋的手对朱元璋说过,请求他这个爷爷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孙子。
儿子不孝,先走一步,将来就由这个孙子来替儿子尽孝。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
你在一个人身上,付出得越多。
这个人对你来说就越为重要。
对标对于朱元璋,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朱元璋在朱标身上,投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因此,当这样一个他倾注毕生心血,扶持起来的太子就这样离开人世。
朱元璋整个人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一般。
爱屋及乌,连朱元璋自己也没有发现,他对于朱标的关爱,现在已经渐渐转移到了朱允炆的身上。
不然,朱元璋的子孙那么多,今天这么重要的家宴,怎么偏偏让朱允炆前来参加。
朱棣今晚的表现,已经让朱元璋彻底将他从皇储名单中移除。
毕竟,这么一个对权力极其渴望的皇子继位,将来未必会对朱家人仁慈。
相反,朱允炆则显得赤诚得多。
对朱元璋来说,大明重要,可是朱家子嗣的生命更加重要。
此刻,朱元璋已然有了立朱允炆为储的想法。
不过在此之前,朱元璋还是想再确认一下朱桢的想法。
毕竟所有的皇子皇孙,没有一个对老六不服气的。
以老六的才能,若是老六能继承皇位,那自然不但不用担心朱家会乱,甚至不用担心大明会乱。
朱桢此刻,确实仰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一大家子的明争暗斗。
然后,朱元璋还是将问题抛给了他:
“本来,有些话我不想今天说的。”
“但是,为了大明,为了我朱家人的和睦,我也只好拉下这个老脸。”
旋即,朱元璋盯着朱桢:“老六,这皇储之位,你要是不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