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树欲静而风不止

换源:

  应天府,大明皇宫。

朱元璋在收到朱桢的来信后,十分诧异。

随后立马叫来了蒋瓛。

“辽东的牢房里,有一个铁门牢房,你可知道。”

蒋瓛也是一脸懵逼:“属下不知。”

朱元璋眉头一皱:“这就奇了怪了,不是我做的,也不是锦衣卫做的。”

“那辽东大牢里的铁门牢房里,到底关着谁?”

随后,朱元璋对蒋瓛说道:“你快马加鞭,亲自去一趟辽东。”

“务必配合好六皇子调查清楚铁门牢房的秘密。”

蒋瓛抱拳低头:“属下这就前去。”

蒋瓛走后,朱元璋摸着胡须来回踱步。

心里默默分析着当前的局势:这件事,实在是蹊跷。

太子薨逝以来,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我本想立老六为太子,压死那些别有用心之徒。

奈何老六志不在此。

允炆虽乖巧听话,然而在对人对事上,还是太过稚嫩。

此事也算是一个契机,也许铁门牢房里关着的人,能让老六回心转意。

……

几天之后,蒋瓛赶到了辽东。

冯子安等人见到蒋瓛,如同见到了偶像一般。

“蒋,蒋大人好。”冯子安结结巴巴地向蒋瓛行礼。

蒋瓛点点头:“你就是冯子安?”

“听六皇子说起过你。”

“这段时间,你就跟着我办事吧。”

冯子安心中砰砰直跳:“好的,大人。”

蒋瓛可是锦衣卫中的天花板。

在大明,没有皇族血统的普通人当中,能坐到蒋瓛那个位置,基本上就是人生的顶级成就了。

不过,这一切在朱桢看来,是多么地可笑。

朱桢道:“老朱怎么把你给派来了。”

“那铁门牢房里关着的,到底是什么人?”

蒋瓛对朱桢行了一礼,道:“回禀殿下,陛下也不知道铁门牢房里关的究竟是何人。”

“只是专程差在下前来,配合六皇子进行调查。”

朱桢道:“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随即,带着蒋瓛和冯子安一行人,来到辽东大牢。

蒋瓛看着这么一座厚重的大门,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随即说道:“六皇子,要不,咱们把牢房给拆咯?”

朱桢无语至极,先不说拆牢房的可行性如何。

辽东的牢房一共也就这么大点,辽王朱植又是个爱乱抓人的主。

要是把这牢房给拆了,让辽东的犯人都去睡大街。

蒋瓛久处应天,不知道偏远地区的艰难。

辽东现在,还闹着灾情呢。

拆了他们的牢房,几时才能盖得起来。

朱桢也懒得和蒋瓛说这些道理。

淡淡地对身边说道:“退后。”

众人不明所以,但蒋瓛伸出双手,缓缓地推着大家往后退却。

和冯子安等几人不同,蒋瓛的功力并不低,因此能够明确感受到,朱桢身上迸发出了滔天的气息。

朱桢凝气于掌,掌心一股紫蓝色的气息开始飞速旋转。

随后抬起手掌,一掌拍在铁门之上,铁门“嘭”地一声,轰然倒塌。

在场的人,全都看呆了。

这可是上百斤重的大铁门。

朱桢只是一掌,便将其打烂了……

若是这一掌打到人身上,还不得被朱桢撕得粉碎。

铁门倒塌之后,一个长发长须的老者背对着众人,坐在墙角。

“树欲静,而风不止!”老者喃喃自语。

朱桢拱手:“前辈,打扰了。”

“无罪之人,不应该被关在监狱里。”

“现在,你自由了。”

老者站起身,缓缓地转过头来。

他在这座牢房里,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岁月。

朱桢等人看去,那老者似乎瞎了一般,连眼睛都睁不开。

冯子安吐槽道:“唉,居然是个瞎子。”

蒋瓛道:“我看这老者的状态,不太像是一个瞎子。”

“只不过,关在这暗无天日的死牢里太久了。”

“突然接触外界的光亮,一时适应不了而已。”

“等过几天,身体适应了外面的光亮,自然就能睁开眼了。”

朱桢听到蒋瓛的解释,心中想着,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

知道的,就是比普通锦衣卫多一点。

老者没瞎,朱桢打开牢房时,朱桢便已察觉。

和蒋瓛靠着多年经验判断不同,朱桢是直接感知到的。

系统的功法很是奇特,朱桢练到一定层级之后,便能看穿一个人健康与否。

因此,要是有人在朱桢面前装病,那是一定逃不过去的。

老头缓缓地来到牢门口,像老鼠一样,闭着眼嗅了一下外面的空气。

随后,又转过身,回到了刚才的角落。

“嘿,这老头,奇了怪了。”

“好不容易重获自由,却又躲到牢房里去了。”

说这话的,是冯子安。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向往自由的。

因此,犯事的人都害怕蹲大牢。

所以锦衣卫办案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制嫌疑人的自由。

但朱桢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向往自由的。

这老头不肯出来,一定是心底的结,没有解开。

几十年过去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朱桢心中也是不解。

“朱家人?”

正当众人疑惑之时,老者开口说话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