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牢房游戏

换源:

  蒋瓛一愣,这是可以说的吗?

朱桢拍了拍蒋瓛,对他说道:“这大明的秘密,始终都会被锦衣卫调查出来的。”

“你要是有兴趣,自己慢慢去查吧。”

朱桢将韩林儿安排进庆寿寺。

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来,韩山童于国家有功,他的儿子应该享受活下去的权利。

二来,长寿寺有道衍在,韩林儿翻不了什么跟头。

三来,将这老头送到北平,就是要让朱棣和道衍知道,他俩在干什么勾搭,我朱桢一清二楚。

至于要不要向朱元璋说说这事儿,以及自己这边的态度。

那就全看将来你朱棣怎么对我了。

送走韩林儿之后,朱桢对蒋瓛说道:“这几日,派锦衣卫对辽东大牢严加看守,禁止任何人出入。”

身为锦衣卫,就是要对皇权绝对忠诚。

蒋瓛:“属下这就去办。”

但是,心中的疑惑,又让蒋瓛不得不问清楚,自己为何要这样做。

“属下有一事不明。”

“这辽东大牢最大的秘密,都已经被六皇子放走了。”

“为何又要加派人手看守辽东大牢,并且还禁止任何人出入。”

朱桢嘴角一勾,对蒋瓛说道:“钓鱼执法,你懂不懂?”

“钓鱼执法?”蒋瓛复述着朱桢的话,但脑子里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你别再问了,照我说的去做就行!”

接下来的几天,蒋瓛把用来保护朱桢的百余名锦衣卫,以及冯子安带来的几名锦衣卫,全都安排在了辽东大牢。

一时间,辽东大牢成了整个辽地最安全的地方。

虽然朱植才是辽王。

朱植对于朱桢的做法,那是一百个支持。

毕竟,若是没有朱桢的帮忙,朱植甚至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饿疯了的灾民给生吞活剥了。

好在,朱桢的出现,帮助他解决了辽东的灾荒问题,辽东的局势逐渐稳固了下来。

作为辽王,朱植不得不参与到赈灾粮食的发放工作中。

这工作既杂乱又繁琐。

朱植根本不得一刻空闲。

辽东大牢那边,朱植只是听说了朱桢加派锦衣卫严加看守。

至于朱桢为什么这么做,没有任何人知道。

尽管朱植十分好奇,但他实在抽不开身。

一忙起来,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他甚至都忘了,自己这个大恩人哥哥,这段时间住在哪里?

当朱桢搬进那间铁门牢房时,所有的锦衣卫都是拒绝的。

毕竟,让当朝皇子住在这样一个地方,要是被皇上知道了,非得砍掉他们的脑袋不可。

但朱桢的命令,他们同样不敢违抗。

朱桢让他们把这间牢房好好打扫了一番。

至于铁门,就让它躺在地上吧。

旁边牢房里的犯人,都羡慕朱桢的生活。

朱桢住的牢房,没有被门关着,随时可以自由进出。

每顿饭,都有锦衣卫送上来大鱼大肉。

朱桢每日在牢房里,除了打坐休息,就是大吃大喝。

还随时可以从牢房里出来。

这让其他牢房里的犯人感觉十分羡慕。

不过,朱桢并没有大发善心地也赏给这些犯人一口吃的。

因为朱桢认为,这些人别看现在被关在笼子里,可怜兮兮。

他们在外面,可都是做过坏事的。

冤假错案自然会有,但不是所有的犯人都如同电视剧里那样,牢里关着的都是好人。

朱桢在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官府还是有一定信赖的。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政法体系。

但是在老朱的铁血政策下,明初的这些官员办事都还算靠谱。

老朱定下的规矩,官员贪污六十两以上,就可以被判死刑。

百姓若是被官员欺压,可以状告官员,若是查实,官员会被治重罪。

在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像明初的百姓这样,活得有尊严,不被官员欺压。

这也是朱桢,为什么愿意帮助老朱巩固大明统治的原因之一。

朱桢每日在牢房里,优哉游哉地过着小日子。

一旁的蒋瓛,可是急坏了。

老朱给他的任务,是协助朱桢彻查铁门牢房里关着的人的身份。

现在身份已经确认,是曾经的小明王,韩林儿。

事情已经办完,自己是时候回去复命了。

但朱桢这时候却拉着他玩起了牢房游戏。

一边是大明皇帝,一边是大明皇子。

蒋瓛被夹在中间,左右为男。

这天,朱桢正在牢房里优哉游哉地喝着小酒,吃着卤菜。

突然,“轰”地一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