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对面酒楼里,黄岩盯着楼下热闹,摇头叹气:“原来马浩打的是这主意啊。”
旁边杨姓商人撇嘴:“我当多大事儿呢,不就是找托儿买粮食吗?就马家这限购狠招,撑死赚个三五成利,太子爷能看得上这点小钱?”
有人嘀咕:“但马家这么搞,怕是要出乱子啊,老百姓饿急了可不好惹。”
杨姓商人翻白眼:“关咱啥事?咱就搬个小板凳看热闹,谁输谁赢跟咱有半毛钱关系?”
黄岩想了想,说:“别急,指挥同知不会让事情闹大的。马家再蹦跶,也得保住指挥同知这棵大树。”
杨姓商人冷笑:“那太子能斗得过马家?开玩笑!大族的根基,他一个毛头小子拿啥碰?我看杨林他们仨才是真傻,被太子灌了迷魂汤,这下可有苦头吃了!”
正唠着呢,就见马掌柜慢悠悠从粮铺晃出来,往门口一站,大声吆喝:“乡亲们听我说!要是觉得我讲得不对,今儿就把我这铺子砸了,我眼都不眨!”
老百姓立马安静了——当年灾荒年,要不是马家粮铺天天施粥,不少人早饿死了,这份情大家记着呢。
“马掌柜您说!”有人喊。
马掌柜提高嗓门:“咱们也不想限购啊!实在是有黑心商人囤粮,要把河州卫的粮食全拉去外地卖!你们说说,粮食都卖光了,咱们本地人咋活?”
这话一出口,底下立马骂声一片:
“我说呢!今早看见杨家的人在粮铺扎堆!”
“还有李家那胖儿子!买了五袋粮食!”
“王家最不是东西!去年还抢过我的锄头!”
对面酒楼里,黄岩等人听得直冒冷汗。
杨姓商人拍着胸脯后怕:“幸亏咱昨晚溜得快!不然这会儿得被老百姓追着泼粪!”说完又幸灾乐祸地笑,“杨林他们这下惨咯,估计祖坟都要被刨了!”
……
一连好些天,朱祐樘都领着小月宁在院子里鼓捣新玩具。
李小旺次日就找上门来:“公子,我跟你走!反正就我和闺女俩,在哪儿不是混口饭吃?”
朱祐樘点头应下,其他工匠却婉拒了邀约,不过听说要打造新式马车,一个个全凑过来了——毕竟朱祐樘画的图纸太稀奇,连皇帝的车架他们都觉得比不上。
李小旺举着朱尿泡和羊皮囊犯嘀咕:“公子,这俩玩意儿到底用哪个减震啊?用坏了可浪费钱呢。”
朱祐樘头也不抬地给木马涂色:“都试试呗!咱们这儿别的不多,就讲究个大胆折腾。失败了算我的,经验记你的,稳赚不亏!”
李小旺挠着头嘀咕“公子真壕气”,转身钻进了专属工房。
“哥!你涂歪啦!”月宁指着木马急得直晃小短腿。
朱祐樘故意逗她:“那咱不要了,让他们重做个正儿八经的?”
小姑娘连忙抱住木马:“就要这个!这是我和哥哥一起做的!”
朱祐樘笑着捏她脸:“好好好,不换不换!但你这雪狐披风要是蹭上颜料,可有你哭的。”
月宁忙不迭检查披风,奶声奶气地“哼”了一声。
与此同时,京城里头可热闹了。
商络家茶桌上,礼部侍郎丘濬一拍桌子:“马家也太能作妖了!拦太子车架算怎么回事?”
万安吹着茶沫子冷哼:“读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商络慢悠悠搅着茶碗:“先别急着骂,看看殿下怎么出招。正好借这机会秤秤他的斤两。”
几人正唠着,礼部侍郎丘濬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听说没?京城的皮毛全被抢空了!”
万安摆摆手:“商人嘛,无利不起早,指不定又倒腾啥赚钱买卖呢。”
商络点头:“让指挥同知盯着点就行,小事儿。”
哪知道这“小事儿”后来能掀翻大明半边天。
皇宫里,朱见深对着密报直皱眉:“这小子抽什么风?他要是开口,马家敢不放人?”
正琢磨着,总管来报:“陛下,太子这几天都在河州卫宅子里猫着,没出门。”
朱见深更纳闷了:“就靠几个商人折腾?这要连大族都搞不定,还去啥吐鲁番?”
突然想起宝贝闺女,赶紧问:“月宁咋样?那小子没欺负她吧?”
总管忙回道:“皇后娘娘说,太子夜里都抱着公主睡呢,宠得跟眼珠子似的。”
朱见深听了乐呵:“算这小子有点当哥的样儿。”又板起脸问:“靖江王府那事儿查清楚没?”
总管摇头:“暂时没牵连,还在深挖。”
朱见深敲着桌沿:“必须查明白!要是有人敢扯皇子下水……”
再说河州卫城杨家,三个老板正躲家里偷着乐。
杨林举着酒碗直晃:“来!敬咱们在家躲骂还能赚大钱!”
王朔成灌口酒砸吧嘴:“憋屈这么多年,总算能给马家点颜色看看!”
李谦却皱着眉:“先别高兴太早,等公子走了,咱咋跟马家斗?”
王朔成拍桌子:“怕啥?干就完了!”
李谦叹口气:“咱就是仨商人,拿啥跟大族硬刚?依我看……”他压低声音:“咱不如跟着公子开个商铺,有他在前面挡着,马家总得顾忌点吧?”
杨林瞪大眼:“你是说……抱大腿?”
李谦白他一眼:“啥抱大腿,这叫商业合作!就公子那脑子,咱不服不行啊!”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管他抱大腿还是合作,能赚钱、能出气,就是硬道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