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号角声撕裂了寂静,但宋瑛没有丝毫慌乱。他早已预料到瓦剌不会坐视不理,这支经过“岳家军”风格重塑的部队,正在逐渐成为大明北方防线的一把利刃。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准备迎敌!”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士兵们迅速列阵,训练多日的“鸳鸯阵”即将迎来实战检验。长枪兵在前,狼筅兵居中,短刀兵与火铳兵分列两翼,整个营地瞬间化为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
瓦剌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耳欲聋。也先亲自督战,意图以雷霆之势击溃这支新生的劲旅。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宋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放箭!”随着一声令下,火铳兵率先开火,密集的弹雨让最前排的瓦剌骑兵纷纷倒地。紧接着,长枪兵挺枪而上,精准地刺入混乱中的马腹,将整支冲锋队伍拦腰截断。
瓦剌军队顿时陷入混乱,但他们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游牧战士,很快组织起反击。骑兵分成数股,试图绕过正面,从侧翼包抄。
“狼筅兵顶上!火铳队换装!”宋瑛冷静指挥,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岳飞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你小子现在比我还像统帅。”
“那当然。”宋瑛嘴角一扬,手中长枪一挥,“兄弟们,杀!”
明军士气高涨,喊杀声震天。鸳鸯阵的优势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各兵种配合默契,进退有度,硬生生将瓦剌骑兵的冲击力化解于无形。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瓦剌军队伤亡惨重,却始终无法突破明军防线。反而在一次次冲锋中被消耗殆尽。
“撤!”也先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果断下令撤退。
宋瑛岂会给他机会?“追击!不留活口!”
明军趁胜追击,一路追至十里外,彻底打垮了瓦剌的夜袭主力。
---
战后清点战果,此役共歼敌八百余骑,俘虏二十余人,缴获战马三百余匹、兵器无数。而明军仅伤亡百余人,堪称大胜。
消息传回京城,刘禅听闻后龙颜大悦:“好个宋瑛!朕果然没看错人!”
于谦则在一旁点头微笑:“此人不仅善战,更懂练兵之道。若能长期统领边军,大明北疆可保十年无忧。”
王振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和不甘。
---
庆功宴设在军营中央,将士们围坐一圈,举杯畅饮,欢笑声此起彼伏。
“将军,这酒我敬您!”一名年轻士兵端着酒碗,满脸激动,“要不是您带我们训练,咱们哪打得赢这场仗啊!”
“就是就是!”旁边的士兵也跟着起哄,“我们可是岳家军的传人!”
宋瑛接过酒碗,豪爽地一口干了:“你们别高兴得太早,这一仗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只会更难。”
“怕啥?”老兵拍着胸脯,“只要有您在,我们就敢跟敌人死磕到底!”
众人齐声高呼:“誓死追随将军!”
岳飞在意识中轻叹一声:“当年我也听过这样的誓言……可惜,有些人变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宋瑛低声回应,“我们现在是大明的兵,守护的是这片土地。”
---
庆功宴结束后,宋瑛独自站在瞭望塔上,望着远方的星空。
“你觉得他们真的能守住吗?”他问。
“能。”岳飞语气坚定,“只要你不让他们失望。”
宋瑛点点头,转身准备回帐休息。就在这时,一名哨兵急匆匆跑来:“将军,东南方向发现敌军踪迹,人数不明!”
“又来了?”宋瑛眉头一皱,“这次又是哪路杂鱼?”
“不像瓦剌,更像是……朝廷内部的人。”
“什么意思?”宋瑛眼神一冷。
“有人穿着便服,在外围活动,疑似探子。”
宋瑛心头一紧:“加强巡逻,尤其注意东南方向。今晚开始,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岗,不能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是!”
哨兵领命而去,宋瑛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他知道,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
翌日清晨,一封密信送到了宋瑛手中。
信中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将军,小心身边之人。宫中已有异动,恐对你不利。”
落款无名,只有一枚暗红色的印章,隐约可见“忠”字轮廓。
宋瑛看完后,神色凝重地将信折起,放入怀中。
“看来,朝堂那边也不太平啊。”他喃喃道。
岳飞的声音再度响起:“你得想办法自保,否则就算打赢再多仗,也逃不过背后一刀。”
“我知道。”宋瑛目光坚定,“但我不能退缩。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既然肩负起了责任,那就必须走下去。”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一场密谋正在悄然酝酿。
王振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低声密谈。
“宋瑛太危险了。”王振咬牙切齿,“此番大胜之后,陛下对他愈发信任,若再让他继续练兵,恐怕将来连我们都难以控制。”
“那依公公之意,该如何应对?”一位老臣问道。
王振冷笑一声:“兵法有云:‘攻其必救’。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对付他,而是……切断他的根基。”
“你是说……”
“没错。”王振缓缓开口,“我要让他失去军权,甚至……身败名裂。”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点头应允。
一场针对宋瑛的阴谋,正悄然展开。
---
而在前线,宋瑛已经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军中开始流传关于他的谣言,有人说他是南宋残余势力的后裔,意图复辟;有人说他私通敌国,妄图自立为王……
“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宋瑛冷笑道。
“他们这是想动摇你的军心。”岳飞提醒道,“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军中局势。”
“我明白。”宋瑛目光如炬,“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
他随即召集众将,当众澄清谣言,并宣布将严查造谣者。
“谁要是胆敢动摇军心,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震慑全场。
将士们纷纷表态支持,谣言随之平息。
然而,宋瑛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
夜晚,风起云涌。
宋瑛站在营帐外,仰望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将军。”一名亲卫低声禀报,“京中有使者前来,说是奉旨而来。”
“这么晚了?”宋瑛微微皱眉,“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穿锦衣的官员走进营帐,手持圣旨,神情倨傲。
“宋将军,圣上有旨,命你即刻回京述职。”
宋瑛接过圣旨,扫了一眼,心中已有计较。
“臣遵旨。”
他抬起头,看着那位使者,淡淡一笑:“不知圣上召我回去,所为何事?”
使者沉默片刻,低声道:“听说……有御史弹劾你练兵逾制,意图拥兵自重。”
宋瑛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知道了。”
他回头对亲卫说道:“收拾行装,明日启程。”
---
就在使者离开后不久,一名黑衣人悄然潜入营帐。
“将军,属下已查明,此次召回并非出自陛下本意,而是王振等人操控的结果。”
宋瑛点头:“我猜也是。”
“那将军打算如何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宋瑛淡然一笑,“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黑衣人拱手告退。
宋瑛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下的军营,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这一去,注定不会太平。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
因为有些事情,只有面对,才能真正解决。
夜风拂过,吹动了他的披风。
他轻轻握紧拳头,眼神中透出一抹凌厉的光芒。
这场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