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布

换源:

  在古代,布是硬通货。

金银等贵重物品只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流通,其余地方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情况。

就比如明代派往朝鲜的使臣,大多是内宦。这些人索要金银,能把朝鲜国王逼得穷疯。

因为朝鲜偌大一个国家,基层的货币是布,不是白银。

青海盛产羊毛,但羊毛的利用率太低了。没有引进成熟的羊毛纺织业,手工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

以至于堆积如山的羊毛,都被扔在田野,任其腐烂。

杨道焕的意思很简单,你有羊毛,我有人,咱们合伙把羊毛织成布匹,再交换他需要的粮食和战马等等番族盛产的物品。

失剌多吉听罢,这才眼前一亮。

“如果羊毛可以卖出去,那么羊皮也可以吧。”老首领飞快的转动脑子,寻找赚钱的方法。

“当然。”杨道焕点头道,“我可以帮你把羊皮卖出去,也自己收购一部分,送到兰州、西安府等地换取物资。”

“那您要我们做什么?”失剌多吉问道。

“第一,你每年上贡的战马需要三百五十匹,其中三百匹是交给西宁兵备府,剩下五十匹给我。”

杨道焕这样说是有原因。

失剌多吉每年交给朝廷的战马是二百一十匹,杨道焕给他涨到了三百匹,这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

剩下的五十匹,免费充在骁骑营。

失剌多吉想了一下,与其他利润相比,纳马数量还能接受,便点了点头。

“第二,你们九大族的人马,要重新清点一下,给我一个确切的数字,然后编精兵一到二百人到我帐下听命。”

杨道焕不给他们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截了当的说道:“这些兵打仗的事不多,主要是护送货物到兰州等地。”

说罢,他往旁边一招手,就有陈黎端着早准备好的托盘上前,摆在每个头人的面前。

羊肉与木盘上的红布,都让他们着迷。

揭开红布,下面是摆放整齐的银子,三十两。

银子看着不多,但没人嫌弃。

失剌多吉嗅出了危险的味道,紧张地问道:“大人是要和角厮罗开战?”

“不,我只是想和他好好谈谈,大家一起发财。”杨道焕毫不迟疑的撒了谎。

角厮罗已经成了气候,消灭他是必然选项。

无论是为了终极目标——盐,还是为了在东科尔城建立西北的市场中心。

但这个话,不能告诉失剌多吉。

杨道焕笑道:“花不出去的东西是不值钱的,你知道这点,希望角厮罗也知道这点。回去以后,也可以告诉其他的番族,让他们一起发财。”

“卑下告辞了。”

失剌多吉起身,向杨道焕行了一礼。

他带着众头人离开了。

杨道焕送走失剌多吉等日月山下的番族,便从鬼头山,回到了东科尔城。

经过大半个月的辛苦,新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但他的兴趣,却在城外的这条巴燕河。

河水是好东西,可以滋养土地,满足人类饮水需求。

还能和蒸汽一样作为动力,为人类生产提供力量。

杨道焕指着巴燕河南岸,对众人道:“这里的土地围起来,不许任何人动它。”

“这么好的地方不种庄稼,可惜啦。”

当过底层军户的郝克勇,一听这话,当场急眼了。

杨道焕白了他一眼:“这里种了地,谁给我纺线织布,我又拿什么和人家换东西?”

“啊……是这样啊,是属下唐突了。”明明脑后不痒,郝克勇还是抓了抓。

其他人哈哈大笑。

杨道焕道:“你们别忘了,西宁城内还住着一大批老弱妇孺,不给他们一个安身之处,也不是办法。”

“确实如此。”管他们的郭沛,担心另一个问题,“那么多女人无依无靠,万一再出现有损名节的事,必死无疑。”

这番话很委婉,其实暗指的是不正常的男女之事。

都是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好。

“所以,这件事得抓紧。”杨道焕想了一下,说道:“你一个大老爷们,干这方面的确不合适。”

他需要一个会组织人,又有商业头脑的女性出面,把那些女人组织起来。

他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沈秋白的脸上。

沈秋白误会了:“我管着这摊事已经够复杂了,你别找我。”

“你想啥呢。”

杨道焕只批评了一句,立刻笑嘻嘻地望着他:“大舅哥,帮我个忙好吗。”

“你笑成这样,准没好事!”

沈秋白说罢,瞧他那个可怜样,只好道:“你说吧,我……我帮你就是了。”

“随我回西宁城,去请你妹妹出山,帮我管那些女人。”杨道焕笑着说道。

“不行!”沈秋白摇头道,“女人管家,男人管外面,怎么能让她管外面。”

还涉及到纺织作坊,沈秋白更加不乐意。

杨道焕无语了:“你家不是商贾世家,怎么还这么顽固,不许女人出来经营产业。”

“啊,对呀!”沈秋白梗着脖子,“我家是大商贾,怎么啦!”

杨道焕盯着他,冒出来一句:“你家该不会不是商贾吧?”

他记得杨家和扬州沈家有一门联姻,扬州沈家娶了宗家次房的姑祖母,也就是杨载坤的姑母。

扬州沈家相当了得,姑祖母的丈夫官至巡盐御史,家财万贯。

和他同一辈的沈家青年才俊之中,有个叫沈赐,是成化二十年的进士,在翰林院待着。

杨道焕在京师的时候,觉得自己和他的关系太远了,也就没有登门拜访。

“胡说八道,”沈秋白立刻否认,“我要是出身与你杨家联姻的扬州沈家,还能把妹妹嫁给你这种人。”

“我很差吗?”杨道焕脆弱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不算好。反正我是不会让我妹妹出面,你就死了这条心。”沈秋白气鼓鼓的说道。

杨道焕眼珠一转,开口道:“你没问过她,怎么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俗话说得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你要是不愿意的话,我自己去。”

“等等,我跟你一起去。”

“你改了主意。”

“错。我怕你在我妹妹面前胡说八道,让她信你的鬼话。”

当天下午,杨道焕便离开了东科尔,返回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