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苏家往事

换源:

  杨道焕进了屋,在桌旁坐下。

“杨兄这么晚来找在下,莫非是那件事有了结果?”

苏全毅一边在他对面坐下,一边问道。

杨道焕点头道:“苏兄既然问了,我也不瞒你。我本来想请御马监太监帮忙,他劝我不要管这事。”

听到这个回答,苏全毅似乎不感到意外:“杨兄的帮忙,在下感激于心。”

“苏兄,你是否方便告知发生在令兄身上的事,或许此事还有转圜余地。”

苏全毅选择了沉默。

杨道焕果断起身:“明日下午,我要到韦兴府上拜访,想最后争取一下。苏兄不肯告知实情,我便无能为力。”

他在赌,赌苏全毅舍不得抛下族兄的尸骨还乡。

苏全毅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在登门的时候,苏全毅刻意强调“兄妹”,隐隐利用他对苏凌霜有好感,给兄妹找到住处。

果不其然,苏全毅开口挽留:“杨兄,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告诉你。”

杨道焕回到座位。

苏全毅长叹一口气,说道:“此事还要从八年前说起,苏家是歙县的巨贾。全族以经营木材为生,在黄山拥有林场三千亩。

那一年,全族在祠堂议事。族叔苏养济与族长发生矛盾,最后抑郁而死。

苏养济的儿子,也是在下的族兄苏全嘉,后来金榜题名,举三甲一百三十名,外放到江南担任知县。

去年九月,东厂总管太监尚铭为重建天寿山四陵,派人到江南寻找。

苏全嘉借这个机会,行贿尚铭的人,诬陷族长霸占林地,盗卖木植,谋死亲弟及子嗣等罪状。

尚铭闻报,起了贪婪之心,将族长一家全部害死。因此激起了一场民变,导致歙县衙门被焚。

朝廷问责,族兄苏全仁出来一力承担,被押解进京受审。

后面发生的事,你都知道了。”

天寿山四陵,指的是太宗、仁宗、宣宗和英宗的陵墓,重建也是重建地表的建筑。

黄山的木材,举世闻名。

的确是重建所需木料的首选。

但是,苏全毅全程没提到尚铭贪走的金银财宝,以及三千亩林场的下落。

他不提,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还回来了但不属于他,要么是扣留的人身份太高。

杨道焕更倾向后者。

不然,韦晃不会那么忌惮。

至于是哪位大人物能让韦晃忌惮,已经呼之欲出。

“苏兄,我会尽一切努力,帮助您拿回令兄的遗骸。”

杨道焕说着,起身作揖。

“事情成与不成,杨兄的恩情,在下没齿不忘。”

苏全毅尽管嘴上说得轻松,眼中却透露出一丝的期望。

杨道焕刚回自己的房间,就见林清芷端着一盆洗脚水来了。

他自己脱了鞋子,泡在盆里,很是舒服。

脑子却还在琢磨着这件事。

“梁芳、尚铭怎么都热衷于修建筑?是了,有万贵妃在,献女人多有不便。”

“梁芳修永昌寺是为了讨好皇帝,那么,尚铭提出修四陵也是为了讨好皇帝。”

要知道,尚铭没出事之前是司礼监太监、署东厂事,不应该干这个事。

干这个事的要么是内官监,要么是工部。

“什么事逼得尚铭靠修天寿山四陵讨好皇帝?”

思考的时候,杨道焕下意识的摸着下巴。

他忽然眼前一亮,“对了,汪直!自汪直被贬,尚铭彻底掌握东厂,但他也嗅到一丝危险。”

整个思路一下理顺了。

尚铭在汪直出事后,不是没有警觉。他为了保住地位,就把主意打在年久失修的四陵上头,打算用来自黄山的上等松木作材料重修四陵。

他手下人拿了苏全嘉的好处,把这件事摊到苏家头上,不仅掠夺资财用于重修四陵,还霸占了三千亩林场。

直接引发了民变,导致县衙被毁。

尚铭怕自己干的事被皇帝知道,只拿了苏全仁一个人。

但是,尚铭在正月被驱逐。有个人顺势接手,并且找了个机会让皇帝勾红,将苏全仁处死。

现在只剩下两个问题,一是这个人是谁!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尚铭在讨好了皇帝的情况下,还是被皇帝赶到南京充了净军。

想着想着,杨道焕忽然听到一句:“少爷,快把脚拿出来。”

吓得他把脚一提,水花四溅。

林清芷呵呵地笑了起来。

“你这丫头,明知道我在思考问题,还故意吓我。”

杨道焕抚了抚心口,伸手拿过林清芷递来的毛巾擦脚。

林清芷振振有词:“少爷洗脚都不专心,还怪奴婢。你整天想着想那,小心老的快!”

“呵,你小不了我几岁。我老的时候,你也老了。”

杨道焕一边学老人颤巍巍走路,一边道:“你到时候这样给我端水,然后说‘老……老爷,咳咳……洗脚。’。”

“略略!”

林清芷做了个鬼脸。

杨道焕哈哈大笑,一扫心中的沉闷。

当床帘放下,林清芷吹灭油灯,整个房间陷入黑暗。

躺在床上的杨道焕,再度陷入了思考。

推翻尚铭,属于打倒“汪直集团”的最后一步棋。

这背后一定有一股力量推动着,让尚铭办的这件事非但没有赢得圣心,反而成了催命符。

而能办成事的人,除非是皇帝近臣或信任的宦官,其他人都不可能。

说句难听的,一般外臣连奏本都到不了皇帝面前。

八月二十九日,下午。

杨道焕出现在韦兴的府邸。

韦兴看上去心情很好,正亲自给笼子里的金丝雀喂水。

“娃娃,你的法子很好,圣上已经恩准了,由袁瑄的侄子袁辂承袭广平侯爵位。”

韦兴一边喂鸟一边说,“这下有了现成的地基和木材,进度大大加快。我已传令给工部营缮司,一个月内完工。”

“一个月!”杨道焕大吃一惊。

完成一座佛寺的建设,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

这么长的工期,韦兴显然不满意。

“他们太拖沓了,不给点手段是不行的。我已经请东厂出面监督此事,谁敢拖延就打他板子。”

不管多么残酷的事,韦兴说出来都那么的不在乎。

轻飘飘的,每一个字连重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