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不在

换源:

  他看着丫鬟那副惊恐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知道,在这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下人们对皇帝充满了敬畏,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那个丫鬟听到朱洵的话,如蒙大赦,她连忙磕头谢恩,然后慌慌张张地退了下去。

只留下了管家站在那里,朱洵微微抬眼,王承恩在旁边疑惑地询问道:

“你们家大人呢?不是说生病了吗?既然生病了,怎么不在家中好好地休养?如今陛下亲临,却不见陆大人的身影,这是为何?”

王承恩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不解。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管家,等待着管家的回答。

此时大堂中的气氛有些微妙,众人都在等待着管家的回应,想知道陆从俭究竟身在何处。

这其实也是朱洵好奇的点,如果不是真的生病,一般情况下谁会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往外跑呢?

王承恩的话虽然表面上是关心,但在管家听来,却如同惊雷一般,把他吓得不轻。

管家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们家大人……我们家大人带着病在巡视呢!”

稍微停顿了一下,像是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他又赶紧补充道:

“是的,是我们家大人在卫所里面巡视去了,他还是带着病去的。小的现在就去把我们家大人请回来。”

管家支支吾吾了半天,实在找不出其他合适的借口,只好硬着头皮称陆从俭是出去巡视了。

这个谎言其实是漏洞百出的,可管家一时间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托词了。

正常来说,谁会在生病的时候还去巡视呢?

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让自己遭罪吗?

王承恩和朱洵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有着一种心照不宣。

他们当然明白这个管家在想什么,管家不过是在试图掩盖陆从俭的真实行踪罢了。

然而,朱洵并没有打算现在就戳穿他们的小把戏。

因为如果现在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那他不辞辛劳地来到江南这一趟可就没什么有价值的收获了。

朱洵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暗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他想要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下去,看看陆从俭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王承恩站在一旁,静静地等着朱洵的指示,大气都不敢出。

“去吧,可别让皇上等太久了。”王承恩在领会了皇上的意图之后,面无表情地对管家吩咐道。

那管家听到王承恩的话,身体猛地一震,就像是一个被赦免的罪人一般,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了地。

他忙不迭地应了一声,然后微微弯着腰,低着头,脚步匆匆地赶紧往门外走。

在经过门槛的时候,他的脚步还有些慌乱,差点被绊了一下,但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只想快点离开这个让他倍感压力的地方。

看到管家已经快步走了出去,身影消失在门口后,朱洵这才缓缓地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旁边的王承恩,郑重地吩咐道:

“安排几个锦衣卫暗中跟着这些陆府的下人出去,朕一定要弄清楚,这陆从俭到底在哪里。”

朱洵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朕是不可能相信,这陆从俭会在卫所里面巡视的,其中肯定有猫腻。”

王承恩和朱洵共事多年,仅仅一个眼神的交汇,他便心领神会了。

他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刻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有条不紊地按照朱洵的吩咐去安排锦衣卫跟踪事宜了。

那几个被挑选出来的锦衣卫训练有素,得到命令后,不动声色地融入环境中,悄悄地跟在了陆府下人的后面。

几个锦衣卫行动极为敏捷,悄无声息地就跟了出去,整个过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而朱洵呢,他在陆府里面显得十分悠然,慢悠悠地端起茶杯。

轻轻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然后抿了一小口茶,那姿态好不闲适自在,仿佛是在自己的宫殿中享受悠闲时光一般。

过了好一段时间,锦衣卫终于从外面回来了。

他们深知事情的重要性,一回来就第一时间找到了王承恩,详细地汇报了自己所看到的情况。

朱洵呢,他坐在那里,神态自若,一点都不着急。

在他心里,他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认定陆从俭绝对不会在卫所,因为之前管家的慌乱和那破绽百出的借口,已经让他心中有了清晰的判断。

“怎么样?”朱洵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那茶杯与桌面接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沉稳地望向锦衣卫,语气平静地问了一句。

“回陛下,果然如您所料。陆大人根本不在卫所,而是在城外打猎游玩。我们一路跟着,看得清清楚楚。”锦衣卫低着头,毕恭毕敬地汇报着情况。

听到这个结果,王承恩也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朱洵的先见之明更是佩服不已。

朱洵坐在椅子上,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对陆从俭的这种行为有些不满。

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陆从俭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作为臣子,居然在谎称生病的情况下出城打猎游玩,这实在是对他这个皇帝的不尊重。

而就在这个时候,正在城外尽情享受打猎游玩之乐的陆从俭刚刚得到了皇帝驾临的消息。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皱着眉头大声说道:“怎么回事?皇帝怎么现在就来了!”

他在原地来回踱步,心中满是烦躁与懊恼。

过了一会儿,他无奈地摆了摆手,嘟囔着:“算了算了,还是先回去吧,可不能让皇帝久等了。”

尽管陆从俭心里非常不情愿就这样回去,毕竟打猎游玩的兴致正浓,但他也明白,让皇帝一直等着是不合适的,也是对皇帝的不尊重。

于是,他只能不情不愿地让人收拾起打猎的器具,带着满心的不情愿踏上了回城的路。

陆从俭恰好在锦衣卫回来之后不久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