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开始在街头巷尾传颂着皇帝的仁德,这些话语就像春风一样,吹进了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更多百姓的心中。
不过,朱洵也没有继续在城外逗留,而是率领着大部队迅速进入了城内。
那些在城外迎接的官员们,到了南京这边为朱洵准备的行宫之后,一个个变得更加谨小慎微。
他们深知朱洵如此爱护百姓,自己在对待皇帝之事上自然也不能落后。
他们害怕稍有不慎就会触怒朱洵,使得皇帝不悦,进而影响自己的仕途。
他们清楚皇帝的喜怒哀乐可能会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官场之中,一步走错就可能满盘皆输。
所以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他们走路的姿势都变得小心翼翼,说话的声音也不敢过高或过低,时刻观察着皇帝的表情,以便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微臣礼部尚书黄忠国,恭请陛下圣安。”
只见一位身着朝服的男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来,而后缓缓屈膝下跪,恭敬地说道。
他的朝服上精致的纹路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起伏,那是代表礼部尚书身份的独特服饰,彰显着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
“微臣兵部尚书于南河,拜见陛下。”紧接着,又有一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的男子走上前来。
他的步伐中透着军人的干练,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力量,下跪之时脊背依旧挺直,眼神中透着对皇帝的敬重与忠诚。
“微臣户部尚书陈斌杰,叩见陛下。”
这位户部尚书看起来十分精明干练,他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透着一种善于理财的睿智。
他快步上前,双手交叠,整整齐齐地放在身前,然后庄重地跪下,低头行礼。
“微臣刑部尚书蒋经国,参见陛下。”刑部尚书一脸严肃,他的面容冷峻,不苟言笑。
在走向皇帝的过程中,他的神情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影响到他。
下跪的时候,动作干脆利落,如同他平日处理刑部事务一般果断。
“微臣吏部尚书何宇文,参见陛下。”
吏部尚书何宇文走上前来,他的举止优雅从容,身上散发着一种文人的儒雅气质。
他的眼神中带着谦逊,下跪行礼时动作轻柔却不失敬重。
“微臣工部尚书唐宏达,参见陛下。”最后,工部尚书唐宏达也走了上来。
他看起来憨厚老实,身材魁梧壮实,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他脚步踏实,走到皇帝跟前,稳稳地跪下,声音洪亮地说道。
一个接着一个的男子依序走上前来,清晰地报上自己的名号。
六部的尚书们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每个人都身姿端正,表情庄重,依次报着自己的名字向朱洵参拜,那场面甚是庄重肃穆。
朱洵其实在刚刚就已经见过这六位官员了,只是当时的情形比较仓促,并没有来得及仔细地相互介绍。
来到行宫之后,朱洵便开始仔细地打量起这几个人来。
毕竟这几个人在南京的官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日后他要在南京展开各项工作,很多事务都需要通过这六个人来推动。
朱洵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此时的目光犹如审视珍宝一般,从每一个人的面容,到他们的举止神态,都不放过。
就目前来看,朱洵还没有从这六个人身上发现任何不妥之处。
这六位官员看起来都颇为老实憨厚的样子,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对皇帝的敬重,站在那里规规矩矩的,没有丝毫的轻佻浮躁之举。
然而,朱洵也清楚,人不可貌相,现在的表象并不足以完全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
这六人未来的表现究竟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地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力,是否能够始终如一地忠诚于自己,现在还都是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朱洵还是将这六个人的容貌、神态以及他们各自的职位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知道,自己在南京的施政之路,首先就要从这六个人身上开始着手布局了。
“朕已经知晓了。日后在南京这边的诸多事务,就要劳烦几位爱卿费心了。”
朱洵端坐在行宫的座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面前的六位大臣,眼神中带着期许与郑重。
“你们诸位爱卿,于朕而言,就如同朕的左膀右臂一般重要。”
“如今朕初到南京,诸多事宜还需细细筹划,你们也舟车劳顿,先行回去好好歇息吧。但要时刻做好准备,朕随时会传唤你们前来商议要事。”
朱洵的声音沉稳而平和,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显示出帝王的威严与气度。
朱洵就这样,一个一个仔细地将这六位大臣认清、记牢。
他认真地端详着他们的面容,将每个人的特征都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他们各自的能力与责任。
直到确认无误之后,才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朱洵深知,自己要想在南京顺利地开展工作,这行宫的环境必须先安排妥当。
毕竟这里将会是他在南京处理政务、起居生活的重要场所。
所以在这接下来的几日里,他要好好地打理收拾这边的行宫。
他需要查看行宫的布局是否合理,各项设施是否齐全且完好,居住的地方是否舒适安全,办公的区域是否宽敞明亮便于处理政务。
只有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了,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开展南京这边的各项工作,包括视察民情、整顿吏治、发展经济等等一系列复杂而重要的事务。
“启禀陛下,礼部为恭迎陛下驾临南京,特打算筹备一场接风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待其余五部的官员都退下之后,礼部尚书黄忠国留了下来。
只见他一脸兴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带着满腔的热忱向朱洵提及此事。
为了能让朱洵在南京城中有宾至如归之感,礼部这次可是做足了准备,卯足了劲儿想要大操大办一场隆重的接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