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编造谎言

换源:

  但当他真正站在朱洵面前时,不知为何,他的眼神逐渐坚定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他明白,此刻已没有退路,必须勇敢地面对皇帝的质问。

反正这件事情朱洵只是要一个结果罢了。

刑部尚书在心中暗暗思忖着,或许现在给他编一个结果出来倒也行。

毕竟,在这紧迫的时间里,要想真正查明事情的真相并非易事。

而且,他也担心如果不能给皇帝一个满意的交代,自己的性命可能会不保。

于是,他的心中开始盘算着如何编造一个看似合理的结果,既能让皇帝暂时满意,又能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以便后续继续调查。

“三日时间已到,说说吧,这烟花究竟是为何会无缘无故地炸掉?”

朱洵微微扬起下巴,神色平静,仿佛自己真的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一般,好奇地询问着刑部尚书。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仿佛在期待着刑部尚书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虽然朱洵之前做事果断、手段凌厉的消息曾经传出来过,但是这些官员们却并没有亲眼见到。

所以,他们也不太相信朱洵真的什么都知道。

在他们的心中,都抱着一丝丝的侥幸心理。

就像这刑部尚书一样,他的眼睛微微一转,心中便有了主意。

刑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直接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经过这三日的仔细调查,臣已经查明了事情的缘由。乃是一只野猫所为。”

“那野猫在烟花存放之处附近游荡,不小心打翻了烛台。这才使得火苗落到了烟花的导火索处,从而导致烟花炸掉。”

刑部尚书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双眼一眨不眨,目光极为专注,脸上的表情沉稳而镇定,丝毫看不出有说谎的样子。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对这个调查结果的笃定。

他的声音平稳,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晰有力,让人难以怀疑其真实性。

若不是朱洵早就已经察觉到他的不对劲,并且派人进行了深入调查,换做一般人,估计真的会被他这副模样所迷惑,从而轻易地相信了他的说辞。

朱洵静静地看着刑部尚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洞察一切的睿智。

朱洵心中清楚,刑部尚书此刻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部分真相,他肯定还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继续欺骗自己。

不过,朱洵并没有着急拆穿刑部尚书。

他深知,此刻若贸然拆穿,可能会让刑部尚书陷入惊慌之中,从而更加难以查明事情的真相。

朱洵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刑部尚书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举动。

朱洵反倒装作一副极为好奇的模样,微微扬起眉毛,开口说道:

“这烟花数量如此之多,库房里面的硝烟味想必应该是很重的吧。那味道如此浓烈,一般人都很难忍受,野猫又怎么可能会被吸引进去呢?”

朱洵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刑部尚书,眼神中流露出疑惑之色。

“还是说,刑部尚书你准备的这个烟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能够吸引野猫进入库房呢?”朱洵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之意,然而,他的眼神却愈发锐利。

朱洵的反问,无疑证明了刚刚刑部尚书所说的理由一听就是借口。

这个理由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度。

朱洵没有直接拆穿刑部尚书,反而以调笑般的方式反问,实际上是在给刑部尚书一个台阶下。

他希望刑部尚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坦白事情的真相。

疑问已然抛出,若刑部尚书不能够将这个疑问妥善解决,那便无疑证明他存在嫌疑。

朱洵内心最好是希望刑部尚书能够坦白从宽,如实把理由说出来。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查明真相,解决此次事件带来的诸多问题。

就在朱洵发问的时候,刑部尚书的额头上面已然冒出了细细的冷汗。

他的心中一阵慌乱,紧张的情绪瞬间弥漫开来。

主要也是因为刑部尚书着实没有想到朱洵会如此发问。

他原本以为自己编造的理由能够蒙混过关,却未曾料到朱洵的思维如此敏锐,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破绽。

然而,等到刑部尚书再抬头看向朱洵的眼神之后,却发现朱洵的脸上根本没有一丝生气的情绪。

朱洵的眼神平静如水,仿佛只是在随意地询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又给了刑部尚书一点底气,他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朱洵估计是真的在说笑罢了,并没有真正地怀疑他。

于是,刑部尚书更是壮着胆子,直接咬死了就是因为野猫所致。

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更加坚定,试图让朱洵相信他的说辞。

“启禀陛下,臣确实不知为何会吸引野猫。然而,在爆炸的现场,臣等确实发现了野猫的尸体。”

“且不止一只,那些野猫的尸体横陈在废墟之中,皮毛焦黑,形态凄惨。臣等经过仔细勘查与推断,的确认为此次烟花爆炸极有可能是野猫所为。”

刑部尚书微微扬起下巴,目光直视着朱洵,仿佛在向朱洵表明自己对这个结论的笃定。

朱洵着实没有想到刑部尚书竟如此油盐不进,明明已经给了台阶,他却全然不知顺势而下。

看来这件事情背后的情况完全没有朱洵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许这里面隐藏着一笔巨大的交易。

想到此处,朱洵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朱洵听了刑部尚书的话后,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他的目光如寒冰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周围的气压仿佛也在这一刻低了好几个度,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一时间,朱洵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自然感受到了周围气压的骤然变低。

那股压抑的氛围如同沉重的乌云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冷汗再一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湿透了他的额头和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