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皇帝的流言蜚语

换源:

  锦衣卫首领嗫嚅着说道,声音越来越小,他的头也随着话语逐渐低垂下去,眼神中满是惶恐,根本不敢与朱洵对视。

每说出一个字,他都感觉像是在触碰一道禁忌的红线,心跳也随之加速,额头上不知不觉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还说……还说您只会欺负这些弱女子,不敢对外宣战,是个无能的君王。”他艰难地继续说着,声音微微颤抖。

这些话语从他口中说出,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深知这些话的严重性,一旦传入皇帝耳中,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然而,朱洵执意要听,他也不敢隐瞒。

如果不是朱洵硬要听的话,锦衣卫怕是无论如何也讲不出来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这些个文人墨客还真敢写,虽说用词相对委婉了些,但其中的讥讽和指责之意却如针尖般刺痛人心。

其他负责打探的锦衣卫把这些诗词送到他手里面的时候,他刚一接过,手都不由自主地抖了两下。

那纸张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感到异常沉重。

此刻,他拿着这些诗词,就感觉像是捧着烫手的山芋一般,恨不得立刻将其丢弃。

他心中暗自叫苦,这场由江南才子引发的风波,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担心皇帝会因此动怒,又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棘手的诗词。

整个氛围变得异常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洵的反应,心中充满了不安和忐忑。

“哈哈哈……果然是些空有学识却无头脑之辈,也只能说出这些浅薄之语了。”

朱洵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殿内回荡,他的脸上并未显现出丝毫的愤怒之色,反而带着一种从容与淡定。

随后,他饶有兴致地说道:“把那些诗词拿下来让朕看一看。”

此刻的朱洵,心中似乎另有一番盘算。

他深知,这些文人墨客不过是被背后隐藏的势力巧妙地操控了而已。

他们本就生活在江南这文风浓郁之地,自恃才情颇高,内心或多或少有着一些虚荣心。

在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为了满足自己想象中成为英雄、拯救弱者的虚荣幻想,便盲目地做出了这般愚蠢的行为。

他们并未真正去探究事情的真相,只是凭借着一时的冲动和片面的认知,便轻易地被人当枪使。

而朱洵却敏锐地察觉到,这看似混乱的局面,实则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朱洵仔细端详着纸上的诗文,发现这些文人墨客倒也并非全然莽撞无知。

纸上的用词虽说大胆犀利,但终究还是采用了一些较为委婉的表述方式,并且并未直接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攻击。

这也足以证明,这些人内心深处还是存有一丝理智的,他们并不想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这么快就丢掉自己的脑袋。

毕竟,他们也清楚冒犯皇帝的严重后果,即便在被人煽动的情况下,也还是下意识地为自己留了一些余地。

朱洵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先退下。

此时的他,神色平静如水,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这些被呈上来的诗词才真正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

早朝之上,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百官们个个神色拘谨,都不敢大声说话。

经过这几日与朱洵的相处,他们对朱洵的性格和行事风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今的他们,深知朱洵的威严不可侵犯,行事果断且雷厉风行。

现在他们都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再去招惹朱洵,只盼着朱洵别来找自己的麻烦,别因为一些无端之事而惩罚他们,他们便觉得是千恩万谢了。

整个朝堂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众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朱洵开口,不知道今天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心中充满了不安和忐忑。

“朕今日偶然间得了一些诗文,朕观之,倒觉得甚是有趣,想来也应让各位爱卿一同品鉴品鉴。”

朱洵面带微笑,神色轻松,仿佛真的是发现了什么新奇有趣的事物一般。

他轻轻扬了扬手,接着说道:“传下去。”

说罢,朱洵将手中那几张纸递给了身旁的太监。

太监恭敬地接过,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朝堂的台阶,依次将纸张传向底下的大臣们。

朱洵的目光始终跟随着纸张的传递,眼中闪烁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他看似心情愉悦,然而内心却在暗暗观察着大臣们的反应。

整个朝堂上的气氛因为朱洵的这一举动而变得有些微妙起来,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不知道皇帝此举究竟何意。

但又不敢违抗旨意,只能纷纷伸手接过纸张,准备仔细查看其中的内容。

底下的大臣们起初并未察觉出异样,当纸条依次传下来,他们拿到手中看到内容时,顿时脸色巨变。

他们的神情瞬间变得紧张而惶恐,眼神中透露出惊讶与不安。

这些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自然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他们仔细研读着诗文中的每一个字,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这诗分明不是什么好事,字里行间虽未直接点名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内容皆是在指责皇帝昏庸无能之类。

一时间,朝堂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大臣们一个个被吓得战战兢兢。

他们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皇帝一下子变脸,又像之前那样对他们做出革职查办等严厉的举措。

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众人皆在心中默默祈祷,不要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

然而,过了片刻,有一些胆子稍大的大臣站了出来。

一位身着紫色官袍的大臣率先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此等言论简直是危言耸听,绝无可能是事实。”

“依臣之见,这定是有人在背后蓄意搅弄风云,妄图以此威胁陛下您的民心,这显然是恶意散布的谣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