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臣在朱洵的安排下,纷纷住进了为他们准备的住处和府邸。
而后宫的所有嫔妃和美人,一开始虽然并未现身,但现在看到了朱洵之后,个个都如同狗皮膏药一般贴了上来。
那一张张娇艳的面容上满是期盼与渴望,眼神中闪烁着勾人的光芒。
周皇后看着这些嫔妃们的举动,心中虽有不悦,但她也明白自己不能让这些个嫔妃们都退下。
毕竟,她自己也非常思念朱洵。
所以,到了行宫里面之后,各位嫔妃便各自找了住处住了下来。
然而,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精心打扮自己,或娇柔婉转,或妩媚动人,想尽办法吸引朱洵的注意,都盼望着朱洵第一晚就到自己这里来留宿。
“快去告诉陛下,臣妾今日特意准备了一只新舞,恳请陛下前来赏赏。”
柔妃便是第一个想要朱洵留宿的嫔妃。
她那娇柔的声音中满是期盼,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精心打扮,身着华丽的服饰,身姿婀娜,仿佛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等待着朱洵的欣赏。
“陛下,臣妾炖了汤,不知陛下喝不喝?陛下,身体最为重要,陛下还是多少喝些吧!”
陈贵人也不甘示弱,直接在御书房外面便开始了讨好。
她手捧着自己亲手炖的汤,静静地在外面等着,神情中充满了期待。
只为了朱洵出御书房的第一眼便能注意到她。
朱洵坐在那略显昏暗的房间里,烛光摇曳,映照在他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上。
他手持朱笔,眉头紧锁,专注地批改着奏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只觉脑袋愈发沉重,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压着。
曾经,在未与这些人相见之时,心中确实对他们怀有几分思念之情。
可如今,他们都到了身边,这宫中却瞬间变得吵吵嚷嚷。
那一声声娇柔的呼唤,一句句刻意的讨好,在他耳边交织回荡,让他不禁心生烦闷。
他本就喜静,此刻更是觉得自己一人独处时的宁静时光是那般美好。
只是,如今人已至此,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些人毕竟都是自己后宫的佳丽,他身为帝王,断不能随意将她们打发走。
他无奈地轻叹一声,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隐隐的胀痛。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未批改完的奏折,心中涌起一丝疲惫,但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只能强打起精神,继续应对这纷繁复杂的局面。
朱洵随后继续将自己埋在书房之中,全神贯注地批改着奏折。
那书房里弥漫着一股静谧而又严肃的气息,只有朱洵偶尔翻动奏折的沙沙声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细微声响。
然而,书房外的情形却逐渐变得喧闹起来。
起初,仅有一位嫔妃仪态端庄地站在外面,手中稳稳地捧着一碗精心烹制的汤羹,眼神中透着期待与急切,静静地等待着朱洵的出现。
她时不时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服饰,确保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皇帝面前。
可没过多久,局面就越发不可收拾。
接二连三地有嫔妃们纷纷赶来,有的手中端着精致的点心,那点心的外形小巧玲珑,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美味。
有的则端着热气腾腾的宵夜,餐盘上的佳肴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看便是用了心思准备的。
这些嫔妃们在书房外聚集,彼此之间虽未言语,但眼神交汇时却隐隐透露出竞争之意。
众多嫔妃们全都齐聚在书房外面,一个个规规矩矩地蹲着,眼神中却透露出倔强与不服输的神色,只为了朱洵出来时能够第一眼看到自己。
她们精心打扮,妆容精致,服饰华丽,各有各的韵味。
每个人都保持着最好的姿态,尽管蹲着,却依然努力展现出自己的优雅与魅力。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书房外的嘈杂声也愈发响亮。
各种轻声的交谈声、衣物的摩擦声以及偶尔压抑不住的轻咳声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安静的氛围变得喧闹不堪。
朱洵在书房内,只觉得那声音如同一群嗡嗡乱飞的苍蝇,扰得他心烦意乱。
他实在忍受不了这吵闹的环境,无奈之下,只好放下手中的奏折。
他紧皱眉头,用手揉了揉被吵得隐隐作痛的脑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厌烦。
随后,他朝着门口喊道:“来人呐,传王承恩!”
王承恩听到召唤,急忙小跑进书房,躬身行礼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洵一脸无奈地说道:“赶紧去召见周皇后,朕要见她,快去快去!”
他的语气中带着急切,仿佛此刻只有周皇后能让他摆脱这混乱的局面。
王承恩领命后,迅速转身去安排召见周皇后的事宜。
朱洵心里清楚,他着实不好明晃晃地让这些个嫔妃都回去,那样定会寒了她们的心。
毕竟她们才刚刚历经波折来到这里,此前又传出扬州城内那诸多令人不安的事情,想必这次嫔妃们的内心也是备受煎熬,估计都挺伤心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若是再说些重话,指不定真会有人一时想不开闹自杀。
这后宫之事,向来复杂敏感,他身为皇帝,也需谨慎处理。
然而,她们这般聚集在这里吵吵嚷嚷的,也着实不是个办法。
这喧闹声不仅扰乱了他处理政务的思绪,也让整个宫廷氛围变得浮躁不安。
思来想去,朱洵只好请周皇后来帮忙解围。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王承恩说道:“你且快去,朕实在是被这吵嚷之声搅得头疼。朕深知皇后稳重聪慧,定能妥善处理此事。”
王承恩连忙应道:“是是是!陛下再忍耐忍耐,奴才现在就去。”
说罢,便匆匆转身,快步向周皇后的住处走去。
朱洵坐在书房内,听着外面的嘈杂声,眉头紧锁,心中期盼着周皇后能尽快到来,让这混乱的局面得以平息。
别说朱洵被那阵阵吵嚷声搅得头疼欲裂,王承恩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