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是寒窗苦读了十几载啊!历经了无数个日夜的勤奋攻读,饱读诗书,难道我们还比不上他们吗?”
“我们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和努力,难道就因为这一新规,我们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吗?”
在这热闹的茶馆之中,其他几位文人墨客也纷纷附和,全然不顾周围的环境,直接将心中的愤懑宣泄而出。
“是啊,我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钻研经典,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们情何以堪?那些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百姓,他们又凭什么能与我们一同竞争?”
另一位文人皱着眉头,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疑惑。
他们此刻已然忘却了平日里的谨慎与克制,这些话若是放在平时,或许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的杀头大罪。
但此刻,他们内心的不满和焦虑已让他们无法再压抑自己的情绪。
“是啊!这些人究竟凭什么能够与我们平起平坐,直接参与这选拔考试呢?”
一位年轻的文人墨客涨红了脸,挥舞着手中的折扇,情绪激动地说道。
“他们从未像我们这般沉浸于经史子集的研读,从未感受过日夜苦读的艰辛,怎能就这样轻易地与我们站在同一竞争平台上?这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你若是这般安排,那我这多年研读的书籍又有何意义?”
“我还如此刻苦努力地学习做什么呀!还不如维持原来的科举制度呢,仅让我们这些文人参加,至少竞争压力不会如此巨大。”
另一位略显年长的文人也忍不住抱怨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落和无奈。
周围的一些文人墨客们纷纷在旁边附和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愈发喧闹。
毕竟他们都拥有着相同的文人身份,此刻又面临着同样的利益冲突,早已将之前彼此间的针锋相对抛诸脑后。
在他们看来,自己多年的学识积累理应成为进入官场的优势,而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革,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努力似乎被轻视了。
“依我之见,我们不妨直接去游街!以此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坚定决心,怎能如此这般欺负我们这些文人呢?”
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文人慷慨激昂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与不甘。
“我们多年来一心扑在科举之上,为的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自己的抱负,光宗耀祖。”
“如今却突然取消科考,还让那些普通百姓都参与到选拔中来,这对我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们寒窗苦读十余载,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难道就这般轻易地被忽视了吗?”
“是啊,确实如此!我们一直将科举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为之不懈奋斗。”
“现在这样的变动,让我们多年的坚持仿佛变得一文不值。我们必须要让陛下知晓我们的不满和诉求。”
另一位面容沉稳的文人也点头附和道,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愤懑。
其他文人墨客们听了这些话,纷纷表示赞同。
“对,我们就去游街,让朝廷看到我们的决心!”
“不能让他们这样随意改变规则,损害我们的利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愈发激动。
很快,大批的文人墨客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他们个个神色凝重,整装待发。
手中皆举着精心制作的牌子,上面写满了对恢复科考的诉求。
随后,他们集体上街游行,并且齐声大声喊着口号。
“举办科考,举办科考!”那声音洪亮而整齐,带着他们内心的急切与渴望,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中回荡。
他们走过一条又一条街,每到一处,那激昂的口号声便响彻云霄,仿佛要让整个南京城都知晓他们的心声。
几乎南京的每一条街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呼喊声,引得众多百姓纷纷侧目,街头巷尾一时议论纷纷。
然而,还有一部分更为激进的文人墨客认为在街上游行尚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于是他们直接来到宫门前静坐抗议。
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情直接闹到皇帝面前,让皇帝无法逃避,不得不正视他们的诉求。
所以,这些文人墨客们一到达宫门口,便不再言语,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但他们这种看似无声的做法,实则蕴含着强烈的抗议意味。
朱洵在听闻王承恩的汇报之后,不禁无奈地抬手扶了扶额头,脸上露出几分失望之色。
他着实未曾料到,这些文人墨客竟是如此的固执己见、冥顽不灵,思想迂腐而又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
他们一心只知埋首于书卷之中,一个劲儿地死读书,却对官场的实际情况毫无深入的了解。
他们所追求的,似乎仅仅是进入官场,为自己谋取利益,全然不顾及自身是否真正具备为官从政的全面素养和能力。
在朱洵看来,这些文人墨客仅仅执着于书本知识,却不懂得将所学灵活运用到实际事务中,不了解官场的复杂多变以及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他们这种狭隘的读书目的和僵化的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即便大量进入官场,也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
朱洵现在要做的是那种能够在农业商业军事方面起到作用的人。
无论这些人是何种身份,只要能够起到作用,对于朱洵来说就是人才。
但是朱洵虽然不在意这些文人墨客的做法,但终归是要解决的。
在次日的朝堂之上,朱洵刻意摆出一副极为严肃的神态。
他目光冷峻,面色沉凝,周身仿佛散发着一种让人不敢轻易冒犯的威严气息。
底下的这些官员们,经过与朱洵长时间的共事、磨合以及不断的相处,对朱洵的为人处事风格已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此刻,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朱洵今日的情绪非同寻常,一看朱洵这般模样,便知晓他此时正处于盛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