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竟沉迷女色

换源:

  此时的他,已然完全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喝得酩酊大醉、烂醉如泥,整个人瘫倒在桌旁,不省人事。

他那迷离的双眼勉强睁开一条缝,只模糊地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强行拖拽着自己的身躯,往外走去。

他的意识混沌不清,根本不清楚自己即将被带回京师三大营,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锦衣卫们望着眼前这好不容易才寻到的把总,心中满是无奈。

他们历经了如此漫长的寻找过程,却仅仅只找到了这一个把总,而其他的人更是毫无踪迹可寻。

面对这般情形,他们着实无计可施,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暂且先把这个烂醉如泥的把总带回去复命。

锦衣卫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千辛万苦。

那把总就像一滩烂泥,瘫软在地,死活不肯配合。

锦衣卫们只能又拉又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好不容易才把这沉重的身躯连拖带拽地给带到了京师三大营。

“陛下,臣等在那纸醉金迷的醉花坊中发现了京师三大营的把总。此人醉态百出,厉害非常,神志早已混乱不清,嘴里胡言乱语,根本无法从其口中知晓他究竟是何时去的那里。”

他们战战兢兢地在朱洵面前回完话,随即将那人重重地摔到了朱洵的面前,然后便如释重负般迅速退了下去。

那几个锦衣卫低垂着头,眼神躲闪,生怕与朱洵那冰冷如霜的眼神对视上。

朱洵目光冰冷地看着摔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只见他醉意熏熏,东倒西歪,哪里有半分当兵之人应有的模样。

他那绵软无力的身躯,涣散无神的目光,让人丝毫感受不到军人该有的精气神。

这副模样,别说是上阵杀敌了,恐怕就连寻常在街上随便拉一个正在辛勤劳动的青年,都要比这所谓的士兵更有力量和活力。

“你便是这里的把总?身为一军之将领,身负训练士兵、保家卫国之重任,为何在应当训练士兵之时,不坚守岗位,反倒跑去那醉花房沉迷女色,荒废职责?”

“还有,那些本应在此操练的士兵都在何处?他们难道也同你一般,肆意放纵,无视军纪?”

“你究竟又是何时去的那里?在那醉花房里逍遥了多久?到底是何缘由让你如此肆意妄为,弃军规于不顾?”

朱洵此刻面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虽然并未大声呵斥,但那冰冷至极的语气,仿佛携带着无尽的寒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心生惧意。

他那紧蹙的眉头、凌厉的眼神,无一不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压抑着的熊熊怒火。

唯有这个醉得昏天黑地的把总,全然没有留意到朱洵那黑如锅底的脸色。

被人重重地摔到地上之后,他嘴里还骂骂咧咧地挣扎着站了起来。

刚一站稳,抬眼瞧见朱洵,便立刻破口大骂起来。

“你是何人?找本把总有何事?你可知本把总是谁?别人要见本把总,那都得客客气气、好声好气的。”

“哼,你信不信,本把总下一秒就能调遣官兵来抓你,你还在这跟本把总神气?”他一边叫嚷着,一边摇晃着身子,眼神迷离,满脸的蛮横与骄纵。

那双眼的眼底尽是高傲的神情,仿佛自己是这世间最为尊贵之人。

他这副有恃无恐、上面有人罩着的嚣张样子,把在场的众人都看得心中一惊。

毕竟这个把总官职低微了一些,平日里根本没有机会面见圣上,自然也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面色阴沉之人便是当今皇帝。

朱洵原本就已是怒火中烧,此刻再听到这人如此不知死活的回答,心中更是对这京师三大营的混乱状况有了清晰的认知。

朱洵朝着旁边递去一个凌厉的眼神,旁边的锦衣卫当即心领神会,立刻迈步走上前来。

只见那锦衣卫毫不犹豫地抬脚猛地朝那个男人身上踹去,那力道之大,竟使得男人的身体瞬间失去平衡,直接向后倒去足足三尺之远。

“啊!”

一声凄厉的惨叫骤然传出,那人当即口吐鲜血,在场众人皆能看出,这一脚力道之重绝非寻常。

“你是谁!……竟然敢这么……这么对我!”

那把总满脸一副震惊至极的神情,然而他被打得实在太过严重,口吐鲜血之后,竟然就当场命丧黄泉。

他的双眼圆睁,似是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竟会遭遇这般对待。

在场的众人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多说一句。朱洵心里也清楚,今日之事已无法再多做管理。

这训练场上尽是些老弱妇孺,而其他该在的人根本无处可寻。

无奈之下,朱洵只得先返回宫中,准备即刻下旨。

他一开始只知晓朝堂之上局势混乱,直到今日亲眼所见,方才明白为何打仗时总是连连失利、备受欺凌。

原来,就连这京师三营这等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地,都如此懈怠散漫、毫无纪律。

“下旨,将京师三大营一脉的所有官员统统彻查到底,务必查清这些人究竟在搞些什么名堂!”

“情节严重的,直接革职抄家,朕毫不介意再为国库增添一笔银子。”

从朱洵的表情和语气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此时已是愤怒到了极点。

显然,这支军队必须要进行一番彻底的整治了。

京师三大营无论哪一脉的官员,都绝非无辜之辈。

否则,也不可能在今日这般关键之时,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

如此散漫无序、毫无作为,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正军纪、振军威!

“是,陛下。”

别说朱洵本人了,就连跟在一旁的王承恩,今日都被眼前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状况着实给狠狠吓了一大跳。

毫无疑问,这显然就是下面的人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官官相护、同气连枝,明目张胆地欺骗皇帝。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况必然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连一个职位低微的小把总,都能如此目中无人、肆无忌惮、耀武扬威?

这背后定然有着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腐败勾结之风。